胡钰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蔡晴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主要是射线辐射导致照射部位皮肤细胞受损以及产生炎症,而反复的射线辐射使细胞没有时间修复损伤。
放射性皮炎的症状轻重不一,重症的放射性皮炎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外用软膏和敷料,以及全身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对于严重的放射性皮炎患者,在放疗结束后数年仍有可能发生病情反复。
大约 95% 的接受放疗的患者都会发生放射性皮炎,尤其是乳腺癌、头颈部癌、肺癌或肉瘤患者,更容易发生放射性皮炎,因为这些患者在放疗时皮肤接受的辐射剂量较高。
放射性皮炎一般分为急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灼伤、放疗回忆反应、慢性放射性皮炎这几种类型。
根据放射性皮炎类型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分别为:
急性放射性皮炎:皮肤发红、水肿、颜色改变、毛发脱落、皮肤脱屑。根据其严重程度又可以分为:
轻度皮炎:表现为轻度的红斑,按压红斑可变白,有干性皮肤脱屑,往往伴随着瘙痒和毛发脱落。轻度皮炎通常在开始放疗后数日到数周内出现,症状可能在 1 个月内消退。
中度皮炎:表现为疼痛,皮肤发紧,红斑和水肿,表皮局部脱失,湿性皮肤脱屑(常局限于皮肤皱褶处),大疱,大疱可能会破裂或感染。中度皮炎常在放疗结束后 1~2 周最为严重。
重度皮炎:在除皮肤皱褶外的部位出现融合性湿性皮肤脱屑,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皮肤全层坏死和溃疡,有发生感染的风险,常伴严重疼痛。
放射性灼伤:放射性灼伤可在接受辐射后数周 ~ 数年发生,它往往是随着射线剂量的增多而更易发生和更严重,可引起剧烈疼痛。
放疗回忆反应:是一种局限于既往辐射部位的急性炎症,常由化疗药物或其他药物引发,主要表现为轻微皮疹、干性皮肤脱屑、瘙痒、肿胀、溃疡等,通常在停药后的 1~2 周内消失。
慢性放射性皮炎:通常在辐射后数月 ~ 数年才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真皮纤维化、皮肤色素改变、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
放射性皮炎常局限于被辐射区域,且与正常皮肤界线清晰。
皮肤全层坏死和溃疡。
继发感染、败血症,甚至导致死亡。
严重疼痛。
纤维化。纤维化不只发生在皮肤,还可出现在肺、胃肠道、泌尿道、生殖器官、肌肉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病因是电离辐射。最常见于放疗病人。
以下身体部位更容易发生放射性皮炎:
颈前区、四肢、胸部、腹部及面部的皮肤。
乳房重塑和植入术后,乳房部位的皮肤也更容易发生重度放射性皮炎,因为乳房重塑后皮肤无法散热,更容易在放疗中受损。
以下人群更容易发生放射性皮炎:
有结缔组织病的患者。
接受过蒽环类药物、紫杉烷类药物、EGFR 抑制剂(如,厄洛替尼)等抗癌药物的患者。
年龄较大的患者。
女性患者。
肥胖患者。
日光暴露多的患者。
吸烟的患者。
不会。
不会。
医生在诊断放射性皮炎时主要依靠病史和皮肤改变:近期有放疗史的患者出现皮肤改变,局限于被辐射区域,界线清晰,从红斑和干性皮肤脱屑,到湿性皮肤脱屑和皮肤坏死。
一般不再需要做其他检查。
不需要。
放射性皮炎容易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混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能是化妆品、粘性绷带或放射模拟过程中的标记所引起的。
放射性皮炎还容易和皮肤癣菌病混淆,皮肤癣菌病很少发生在放射部位,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环形红斑,有界限清楚的鳞屑性边缘。
放射性皮炎还容易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混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通常是由药物引起的严重皮肤反应。
皮肤科或普通内科。
轻度皮炎如只有轻微发红或者红斑或者干性皮肤脱屑,即使不治疗也会自己好转,可能在 1 个月内好转。
根据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相同:
轻度皮炎:一般无需特定治疗,只需注意皮肤护理。如果有皮肤脱屑,可以选用亲水性润肤剂(如,甘油)外涂;还可以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0.1% 的糠酸莫米松、1% 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瘙痒或刺激感。
中度皮炎:对于湿性皮肤脱屑,医生可能会在皮肤脱落部位使用敷料。若继发感染,医生会采用抗生素(外用或口服)抗感染治疗。
重度皮炎:病情发展到出现全层皮肤坏死和溃疡,可能需要中止放疗,并进行外科清创术、皮肤移植术等。
要看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对于严重的患者,在辐射暴露后数年都可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病情反复。
要营养均衡,多食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B 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谷物),这有益于减轻放射反应。
穿柔软、宽大的棉质内衣,尤其是颈部、肩部和腋下不能过紧,以避免摩擦。
放疗部位的皮肤要避免冷热刺激、阳光直射,外出时注意遮挡。
放疗部位的皮肤不要接触洗涤用品、酒精、碘伏以及含锌、铝的乳膏。
皮肤皱褶处不要使用玉米淀粉或婴儿爽身粉。
避免挠抓,不可贴胶布,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接受放疗的病人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每次放疗前不要使用保湿剂、凝胶、乳剂或敷料,这会使皮肤接收的辐射量增加,而更容易发生放射性皮炎。可以用清水把皮肤洗干净并擦干。
每次放疗后,可以在接受辐射的皮肤区域外涂皮质类固醇激素,如 0.1% 的糠酸莫米松或 1 %的氢化可的松乳膏。
不进行放疗时,要注意皮肤护理。选用温和的护肤品,比如以芦荟为基础的凝胶。避免接触化学刺激物,比如香水和含酒精的护肤品。
避免风吹、日晒。
不要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