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急性咽喉炎是指发生于咽喉黏膜及周围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属于常见病。本病主要的由病毒、细菌感染或粉尘、烟雾等物质刺激引发。患者可表现为咳嗽、咳痰、咽痛、咽痒、声音嘶哑、食欲不振、发热等。
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进行治疗。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一般患者均可治愈。若未得到规范治疗,可能会延长病程导致慢性咽喉炎,或者累及其他临近部位导致中耳炎、鼻窦炎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急性咽喉炎常见[1],但尚无权威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主要是由于咽喉部受到病原菌感染而引发的一种炎症反应,具体如下:
病毒因素: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细菌因素:常见细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还可能是梭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厌氧菌等引起[2]。
环境因素:生活中的有害气体、烟雾,或因工作需要经常接触生产性粉尘等,这些物质会刺激咽喉黏膜,从而导致本病。
免疫因素:老幼体弱者、过度疲劳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抵抗病毒的能力较弱,故容易诱发本病[1]。
老年人群:老年人群的免疫力较其他人群低,故容易被病原菌攻击而患本病。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些儿童卫生意识不完善,故会增加与病原菌接触的机会,所以更易患本病。
过度劳累的人群:机体在过度劳累且得不到充分休息时,机体的免疫力会下降,故抵抗病原菌的能力会降低,更容易患本病。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人群,机体免疫力低下,较健康人群更易患本病。
生活和工作环境差的人群:这些人群在不良物质(如烟雾、粉尘等)的刺激下,可导致咽喉黏膜的屏障受损,在病原体侵害下更易患本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的咽喉炎,可以传染给别人,一般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或)接触传播[2]。
耳鼻咽喉科、儿科。
优先就诊于耳鼻咽喉科;
儿童患者可到儿科就诊。
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有泼尼松(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口服)等。用于缓解患者咽喉黏膜充血、肿胀等临床症状。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在停药后消失。
抗生素:常见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等。适用于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咽喉炎,服用青霉素后可能出现皮疹、哮喘发作等过敏反应,因此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服用头孢曲松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红斑、瘙痒等不良反应,此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抗病毒药物:常见药物有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适用于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咽喉炎,用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失眠、贫血、乏力等不良反应。对该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备孕期妇女禁用;
退热药物:患者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时,需采取需常用药物降温,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3]。服用布洛芬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此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禁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不良反应,此类药物过敏者、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禁用。
一般可以治愈。
饮食上除忌辛辣、烟酒、过烫食物之外,并无特殊要求。当然,从有益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可以按下面的原则吃东西:
烹饪时注意少放盐,少放油,少用含盐高的调料,少吃腌制菜、肉等;
主食不要只吃精米白面,可以用粗粮、杂豆、薯类、南瓜等替代部分主食;
荤素合理搭配,肉类首选鸡、鸭、鱼等白肉,少吃肥肉,鸡蛋、牛奶是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如果是素食主义者,可以多吃豆类和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多吃水果、蔬菜,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
患病期间,避免用力讲话,减轻咽喉部的负担。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引发不良后果。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
吸烟人群戒烟,同时避免吸二手烟,以免对咽喉黏膜产生进一步刺激,影响身体恢复。
可以预防,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
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劳累,以免机体免疫力下降。
平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建议每周 3~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雾霾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或不通风处,养成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的习惯。
工作环境较差人群佩戴工业防护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
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