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丽过敏反应科主治医师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4月26日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表现为全身散在或成片的红色风团,伴有明显瘙痒。病因复杂,既有常见的过敏性因素,多为食物、药物、吸入物、感染、物理因素等引起的一种全身性过敏反应,也有部分患者为非过敏因素所致。
本病的特点是起病急,皮疹突然出现,单个皮疹持续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多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此起彼伏,反复消退后再发,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病情进展迅速,病程短(小于 6 周),一般症状相对较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荨麻疹每天发作并持续 6 周以上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主要累及成年人,女性为男性的 2 倍。
急性荨麻疹非常常见,约 15%~25% 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年多见。
荨麻疹不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而荨麻疹是因过敏物质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性疾病,没有传染性。
皮肤科、过敏反应科或者急诊科,有的患者可能因为腹痛会就诊消化科或者普外科。
急性荨麻疹最常见的症状有(特殊类型的荨麻疹不在此论述):
突然出现风团,风团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扁平疙瘩,周边多伴有反应性红斑,常有瘙痒,偶伴烧灼感,风团为一过性,风团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自然消退,皮肤恢复至正常;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咽喉部梗塞感、声音嘶哑、关节疼痛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窒息、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表现,并可危及生命。
全身 24 小时内风团个数小于 20 个,有轻度瘙痒,但不引起烦躁或麻烦。
全身 24 小时内风团个数在 20~50 个,有瘙痒,有麻烦,但不影响正常生活或睡眠。
全身 24 小时内风团大于 50 个或有大片融合,有严重瘙痒,明显影响正常生活或睡眠。
全身皮肤都容易发生。
严重急性荨麻疹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等重症,表现为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甚至昏迷等,并可危及生命。
急性荨麻疹可累及喉头,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可有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窒息、甚至死亡。
严重急性荨麻疹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如抢救不及时则有生命危险,故急性荨麻疹患者一旦出现咽喉部梗塞感、胸闷、气促、头晕、乏力等症状需立即前往附近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急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大部分患者找不到病因。常见的病因有:
药物很多药物通过过敏反应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头孢、血清制剂及各种疫苗等,有些药物通过非过敏反应诱发;
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如奶、蛋鱼、虾、海鲜等食物及各种食品添加剂;
吸入物各种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真菌、气雾剂及刺激性易挥发的化学品等吸入物;
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引起的感染;
昆虫叮咬、昆虫毒素等;
物理因素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物理因素;
精神及内分泌因素紧张、恐惧、内分泌改变(妊娠或月经期)等;
全身性疾病肿瘤、甲亢、糖尿病、肝病、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内科疾病。
遗传因素。
急性荨麻疹长见于青年。
急性荨麻疹不会传染,急性荨麻疹是否发病与患者的体质有关,没有传染性。
急性荨麻疹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是过敏体质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而过敏体质者更容易患急性荨麻疹。
根据迅速发生及消退的风团,详细的病史、仔细查体,不难诊断患急性荨麻疹。
一般不需要进行检查,也可以做血常规、过敏原检测。
检查血常规:主要了解是否有感染性疾病。
检查过敏原:通过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主要了解引起急性荨麻疹的过敏因素。
检测过敏原的方法有很多,如皮内试验、斑贴试验、血清 IgE 检测等。但急性荨麻疹患者不适宜使用皮肤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因为急性荨麻疹的风团影响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的结果判断,且可能诱发荨麻疹加重。
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适合急性荨麻疹,不受皮疹影响,不用停药,抽血当天也无需空腹。但检测的过敏原种类有限,没有检测出的物质仍有导致患者发生荨麻疹的可能。
急性荨麻疹治疗首选抗组胺药物,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葡萄糖酸钙、维生素 C 也有一定辅助缓解作用;
严重情况需要按医生处方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非常危急的情况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治疗;
急性荨麻疹多为致敏物进入体内引发的过敏反应,如果能避免接触过敏原之后,可以加快自愈;但如再次接触致敏物质将再次发病,且病情可能较前次明显加重。
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等重症,可有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四肢冰冷、面色苍白、甚至昏迷等,并可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急性荨麻疹的抗组胺药物常见副作用是嗜睡的副作用,使用以后避免开车、高空作业。
一般急性荨麻疹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时间较短,短期使用激素副作用较少,但因个体差异存在,有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低钾低钙血症、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增加致病微生物感染机会、精神障碍等。
部分急性荨麻疹可以治愈。如果为致敏物进入体内引发的急性荨麻疹,如再次接触致敏物质将再次发病,且病情可能较前次明显加重。
因患者体质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人过敏的食物不完全相同,但有些食物导致过敏引起急性荨麻疹的几率较高,如海鲜、虾、螃蟹、蚕蛹、牛羊肉、各种珍禽野味,芒果、菠萝、柠檬等水果,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等。
另外,急性荨麻疹患者应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酒类可加重急性荨麻疹反应,应尽量避免食用。
急性荨麻疹患者在患病期间需要注意清淡饮食,食物搭配尽量简单,以减少过敏原进入体内的机会,并大量饮水,以促进过敏原的排泄。
同时注意环境温度不要太高,避免用热水洗烫皮肤,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洁肤用品,尽量减少搔抓,皮疹局部冷湿敷可以减轻瘙痒。
急性荨麻疹患者在病情严重时需要使用激素控制病情,但不规范使用激素可能增加复发率,所以一旦使用激素治疗急性荨麻疹,就应该按照医生的规定时间复查,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用,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加重。
急性荨麻疹不影响生育。
如果是过敏引起的急性荨麻疹,可以预防。
预防急性荨麻疹再发,寻找过敏原是关键,但过敏原检测技术有限,部分患者不一定能找到过敏原,最好的办法是养成记患者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的食物、药物、接触过的物质,以及周围的环境变化。
一旦发生急性荨麻疹,就可以根据记录查找可能的过敏原,如果两次接触同一种物质后都有发病,则高度怀疑该物质过敏,避免再次接触可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