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胥伶杰急诊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0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心肺复苏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尽快拨打 120 或将患者送往附近医院。
心肺复苏,是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措施。
心肺复苏的主要措施包括: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以挽救更多生命,另外,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对患者的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现场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支持(BLS),指施救者在发病现场没有专业仪器设备和药物的情况下,使用心肺复苏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的抢救。主要措施包括:
更全面的心肺复苏不仅包括上述基础生命支持(BLS),还有高级生命支持(ACLS),指急救车和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患者从发病现场转入医院,由医务人员接手后进行的急救措施,包括气道管理、使用急救药物、排查心脏骤停病因、复苏后的治疗等。
除颤仪是指利用电击来治疗致死性心律失常(如室颤)的一类医疗仪器。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一种小巧轻便、简单易操作的除颤仪,能自动分析患者心电图波形,给出是否电击的指示,自动或手动实施除颤(电击)的医疗设备。普通人经过简单培训或者在120的电话指导下,也可以使用 AED 进行抢救。
对于没有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不需要。
早在 2010 年,美国心脏协会的指南就做了修订,不再强调普通人救治的时候判断被救人员是否存在脉搏,只需要判断有无呼吸及意识即可。主要原因是检查脉搏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专业人员也都可能一时间难以判断,反而耽误了胸外按压的时间。
因此,当发现一个人倒地不起,没有呼吸或没有正常呼吸(只有喘息样呼吸),且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应当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无反应、无呼吸或只有濒死样喘息。
多种原因均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最常见的病因被归纳为 5H 5T。
5H 指:
而 5T 指的是:
在实施心肺复苏前要迅速地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心跳骤停,花费的时间不应该超过 10 秒。
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的帮助,同时拨打 120。有多人在场时,应同时心肺复苏和呼救。电话呼救时,可以由医务人员在电话里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心肺复苏。
将患者置于平卧位。
对于抢救前不是平躺的病人,注意翻转时需头、颈、躯干保持相对固定,整体、同时翻转,避免脖子、身体扭动,损伤脊柱,造成二次损伤。一般要几个人同时保护、用力。
对颈部受伤者要特别注意,头颈、身体和下肢在一个平面轴线翻身。
对于小于 1 岁的婴儿,有两种按压方法:
研究发现,如果施救者能进行持续、适当的按压,双手环抱法比双手指按压法的施救效果更好。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需达到婴儿胸廓前后径的 1/3,或达到 4 cm 左右。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两个人同时施救时可以 15:2,单人施救时为 30:2。
对于大于 1 岁的幼儿和儿童:施救者可以用单侧手掌根部在胸部的下半部分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频率和成人一致,按压深度需达到儿童胸廓前后径的 1/3,或大约 5 cm。
心源性心跳骤停通常没有气道异物,不需要刻意去清理气道异物。
如果确定口腔内有异物,应尽可能用手指清除口腔内的血块、痰痂等固体异物(包括脱落的牙齿),但是发生溺水时并不需要做所谓的「控水」——把病人肺中的水倒出来,这是不必要的。
若有活动义齿,应该取除,但固定良好的义齿(种植牙)没必要也不可能去除。
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舌根等软组织松弛后坠,导致呼吸道阻塞。通过仰头、抬下颌的方法,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气道有 2 种基本手法:仰头抬颏法和双手托颌法。
口对口(或口对防护装置)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是:
婴幼儿人工呼吸与成人大体相似,但要注意:
无法进行人工呼吸时,只做心脏按压也会对病人有帮助,尤其是成人患者。心脏按压是最重要的。有条件时应该同步进行人工呼吸。
AED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当只有一个施救者,且可以立即取得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时,应先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果有两个或者多个施救者,在获取和准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时间里,应先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而在设备可以使用时尽可能快地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除颤。
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肋骨骨折和胸骨骨折,并可导致内脏损伤,引起内脏的穿孔、破裂及出血等,尤以心、肺、肝脾最易受到损伤。
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且胸廓弹性差,更易发生肋骨骨折。针对婴幼儿的心肺复苏措施也有可能会造成心肺破裂等并发症。
即便如此,我们不应该担心发生并发症就不救了,而是应该明白和懂得尽可能规避并发症,积极主动施救。
脑死亡和植物人:
心肺复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操作较多,往往一个人难以完成或者单人完成质量有限。
在多人施救中,要有领导者指挥心肺复苏的整个过程,其他成员听从指挥者的指令进行操作。否则人多容易混乱无序、效率不高。
专业人员还没赶到时是可以的。判断一个人心跳骤停后,要及时呼救,并开始持续心脏按压(即使不做人工呼吸)能够增加病人获救的机会。
最好是大家尽可能地接受心肺复苏的训练。未接受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应节约时间快速、科学地呼叫和求助(拨打 120 或者助手呼救、不能丢下患者只顾呼救)。
一般而言,缺乏训练的心肺复苏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抢救会有一定帮助,但心肺复苏由专业医护人员和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进行,能保证复苏质量,患者被救活的可能性更大。
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将子宫向左侧移位,这样可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和减轻子宫对主动脉、下腔静脉压力。
如果孕妇受到了致命性创伤或者无脉搏时间过长难以挽回,可以考虑尽快(心跳突然停止即刻或者行心肺复苏 4 分钟后)实施濒死剖宫产手术,当然,这比较复杂,需要专业人士和团队协作。
理论上讲,拳头捶打胸口,对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有可能使心脏复跳。但不建议常规使用,因为效果不确定,还有可能加重对患者的损伤。
不要用家中电线电击,造成的危险更大,还有可能对施救者造成损害。
一旦发现需要心肺复苏者,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才是最重要的措施,药物有误吸入进入气道的风险,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
这种因为掐人中、按脚心之类促醒的患者往往都是晕厥,而不是真正的心跳呼吸骤停。所以,抢救真正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还是要做正规的心肺复苏。
心跳骤停随时随地会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但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发生心跳骤停的概率更高。这些人应该尽早就医,按照医生的提示和建议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