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童时宇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2月25日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一些非感染因素(免疫功能失调、盆底肌功能失调、心理创伤)的作用下引发的炎症[1]。主要表现为排尿无力、尿分叉、尿等待、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排便时尿道有白色分泌物、性功能障碍等症状[2],是一种引发男性烦恼的常见疾病。
前列腺炎可分为多个类型,不同类型治疗方法有差别,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习惯调整、药物治疗、精神心理干预、物理治疗等[1]。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位于膀胱下方,形状如栗子,尿道从其中间穿过。
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保障精子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此外,前列腺还具有内分泌功能、控制排尿功能和运输功能。
前列腺炎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2]:
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前列腺炎的高发年龄为 31~40 岁,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为 8.4%,可以简单理解为每 100 个人中约有 8 位是前列腺炎患者[1]。
泌尿外科、男科。
前列腺炎包括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每种具体前列腺炎的症状有所不同:
1.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1)全身症状:突然发热、寒战、乏力、虚弱、厌食、恶心、呕吐等。
(2)局部症状:会阴或耻骨上区域重压感,且向腰部、下腹部、背部、大腿等处延伸,使患者坐立不安。
(3)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滴沥和脓性尿道分泌物,膀胱颈部水肿可致排尿不畅,尿线变细或中断,严重时有尿潴留。
(4)直肠症状:直肠胀满、便急或排便不通、大便时尿道滴白。
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1)全身症状:不明显,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发生急性前列腺炎时可有发热的症状。
(2)骨盆疼痛症状:骨盆区域疼痛不适,为位置广泛、定位不明确的胀痛及隐痛,如会阴部、耻骨上、肛周、阴囊、大腿根部内侧、阴茎等部位。
(3)下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烧感、尿等待和尿不尽等。
(4)生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5)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经常性的头晕、记忆力减退、多疑、失眠、抑郁等。患者还常会对身体的不适和疼痛过度敏感 。
研究表明,前列腺炎人群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较高,但这并不能证明前列腺炎会导致前列腺癌,因为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使得他们更容易去看医生,从而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前列腺癌。
总体而言,导致前列腺炎的因素如下:
1. 感染:
细菌感染是前列腺炎的主要原因,常由个人卫生不佳或不良性行为引起。不洁性行为、频繁更换性伴侣、忽视私处卫生均可导致细菌侵入前列腺。长期憋尿或尿液反流也易使细菌在前列腺滋生,引发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还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滴虫、病毒等[1]。
2. 精神心理因素:抑郁、焦虑、心理创伤及药物依赖和滥用是前列腺炎患者常见的精神问题。
调查显示,精神因素在前列腺炎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减弱,增加前列腺感染风险。
3. 免疫因素:
前列腺炎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患者前列腺液、精浆、血液中可出现某些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从而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
4. 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可能导致前列腺部位血液循环不畅,增加炎症的风险。饮食不规律、过度食用辛辣食物等也可能对前列腺产生刺激,引发炎症。此外,频繁手淫或性交也可能导致前列腺过度充血,进而引发炎症。
具体到前列腺炎的不同类型,如急性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比较明确,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无症状前列腺炎的病因十分复杂,也存在广泛争议,可能与各种病原体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尿液反流、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精神心理因素和生活习惯在前列腺炎中的作用也逐渐被发现和重视起来。
前列腺炎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成年男性,50 岁以下发病率较高。
前列腺炎的发生与性传播疾病有一定关系, 往往发生在那些性生活没有节制的人群中,纵欲过度和手淫过频的人患前列腺炎的概率较高。
此外,从事某些特殊职业者(如汽车司机)、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酗酒、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久坐者),及低收入、失业和低教育程度的人群,发生前列腺炎的风险比较高。
性传播疾病,是导致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常由衣原体、淋球菌、滴虫、解脲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
拥有多个性伴侣的男性,发生性传播疾病的风险较高,因此也易患前列腺炎。肛交时不规范使用安全套的男性,同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
与性传播疾病相关的急性前列腺炎,通常发生于年龄在 35 岁以下的男性。
尚未研究清楚,暂无定论。
有生育要求的人还需要查精液常规,50 岁以后的患者需要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排除前列腺癌。
不可以。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一部分,不能同时化验。检测前列腺液前应禁止性生活,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如前列腺按摩收集不到前列腺液,不宜多次重复按摩,可留取前列腺按摩后的初始段尿液进行分析。
不可以。
前列腺炎急性期禁忌做前列腺按摩,因为按摩可能会致感染蔓延进而引起精囊炎、附睾炎、菌血症或脓毒血症等。
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而且也会见于其他疾病,所以鉴别诊断很重要。
由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都会出现尿频、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的症状,故容易混淆。需要通过直肠指检、MRI 检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鉴别。
还需区分鉴别的疾病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睾丸附睾和精索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性传播疾病、原位癌等膀胱肿瘤、前列腺癌、泌尿生殖系结核、肛门直肠疾病、腰椎疾病、中枢和外周神经病变等。
经过规范治疗,多可以治愈。
前列腺炎各类型详解,请点击此处查看。
前列腺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药物治疗:
前列腺按摩治疗: 定期对前列腺进行按摩,能帮助前列腺液排空,有助于减轻前列腺溢液,促进药物的穿透,缓解患者症状。
热疗: 短期虽有一定缓解症状作用,但尚缺乏长期随访资料。对于未婚及未生育者不推荐使用。
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可能有助于部分患者缓解症状。
其他方法: 留置细尿管等。
抗感染治疗: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或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窄谱抗菌药,杀灭致病菌。
对症支持治疗:如果因为前列腺炎导致膀胱内充满尿液却不能正常排出,可进行留置细尿管导尿或采用膀胱穿刺造瘘,以协助排尿;有脓肿形成,可进行穿刺引流或切开脓肿引流,以促进脓液排出。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 /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比较复杂,治疗要因人而异,适宜选择综合治疗,同时要关注患者的饮食、生活方式和精神心理。
IV 型前列腺炎,通常没有不适等,一般无需治疗。
前列腺炎通常会影响生育。
前列腺炎可致精液液化时间延长或不液化,还可影响精液酸碱度等,使得影响精子活动力下降而影响生育。
适度运动对前列腺炎康复是有益的,如慢跑等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宜的。
宜食用鸡蛋、鸡肉、瘦肉、橘子、柠檬、猕猴桃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提升机体免疫力。
戒烟限酒和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病情。
如果有性传播疾病,在治愈前都应该绝对地避免性生活。
如果所得的前列腺炎与性传播疾病无关,那么性生活通常都是比较安全的。
总的来说,规律且安全的性生活对于前列腺和前列腺炎都是有益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期间,通常建议每周射精 2 ~ 3 次。
前列腺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的。
通常复查项目包括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前列腺液检查和泌尿系超声(包括残余尿量测定)等。
采取一些措施,对前列腺炎预防有帮助,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