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易反复发作。
皮损特征为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或斑块,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鳞状皮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四肢伸侧、肘、膝、头皮和腰背部,严重时可累及全身,并可出现高烧、脓疱、红皮病样改变以及全身大小关节的不适。
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儿童少于成人,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
银屑病根据其皮损的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寻常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和脓疱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其临床特点主要是红色丘疹或斑块,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轻轻骚抓即可脱落。
寻常型银屑病好发部位为头皮、膝前、肘后及背部,发病年龄以 30~39 岁居多,本病顽固难愈,极易复发,若适当处理可得到良好的缓解,甚至如常,如处理不当常可转化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泛发型银屑病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约 20% 患者不治疗也可以缓解,但易复发。
我国皮肤病患病率约为 1.23%,约 1 600 万患病人群。其中,银屑病患病率为 0.23%,约占整体皮肤病患病人群的 19%,全国患者人群约为 300 万,其中寻常型银屑病约占银屑病患病人群的 90%。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寻常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比较轻微的类型。
该病有特征性的皮损:
由于银屑病不易根治,容易复发,部分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若发展为红皮型银屑病或泛发型银屑病,则可累及全身,危及生命。
反向银屑病,也叫「屈侧银屑病」「间擦部位银屑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寻常型银屑病。它一般发生在间擦部位,包括腹股沟、会阴、生殖器、臀沟、腋窝、乳房下等「沟壑」处。
之所以叫「反向」银屑病,是因为它与寻常型银屑病容易发生在肢体伸侧相反,也没有脱屑的典型表现。
反向银屑病的皮疹表现为有光泽的红斑,无鳞屑或鳞屑极少。由于间擦部位容易出汗、摩擦频繁,所以皮疹处容易发生浸渍、皲裂,甚至有渗液、糜烂和黄色油腻性痂皮,还容易继发真菌感染。
由于表现不同于一般的寻常型银屑病,且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反向银屑病很容易被误诊为真菌感染(癣)或细菌感染。
不传染。
寻常型银屑病不会传染,完全可以正常恋爱、结婚。通过口服、涂抹药物,可以缓解病情、控制病情进展。
寻常型银屑病应结合典型皮损、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活检来确诊。
寻常型银屑病应与梅毒、毛发红糠疹、类银屑病、头癣等疾病鉴别。
虽然反向银屑病表现不像一般的寻常型银屑病典型,但它仍有边界清楚的红斑边缘,这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不同。
同时,反向银屑病患者往往能在寻常型银屑病常见的发疹部位(如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发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鳞屑性红色丘疹或斑块,这也有助于诊断反向银屑病。
皮肤科。
外用药:
内用药:
物理疗法治疗银屑病主要包括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疗法(PUVA)、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光疗(宽谱 UVB 和窄谱 UVB)、准分子激光、浴疗等,可以与甲氨蝶呤、维甲酸、某些外用药和生物制剂联合使用。
窄谱 UVB 与宽谱 UVB 及 PUVA 相比,安全性和有效性更高。
目前使用的生物制剂主要有以下三种:
由于生物制剂的靶效应,对银屑病的疗效较好。但同时部分生物制剂较广的靶目标或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引发免疫抑制和感染,故对病情较轻的银屑病患者不推荐使用。
反向型银屑病发生在皮肤的间擦部位,在这些部位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萎缩的风险很高,所以应采用 Ⅵ 类和 Ⅶ 类低效价的糖皮质激素。
不过,当身体其他部位需要高效价外用糖皮质激素时,也不是不可以在间擦部位短暂使用高效价的糖皮质激素,这有助于简化治疗方案。
此外,治疗反向银屑病,还可以外用卡泊三醇或骨化三醇,以及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这些药物可单用或联合外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缩短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减轻期副作用。
不能。
由于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遗传性皮肤病,因此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用药多为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如果有生育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停服这些药物一段时间再考虑怀孕。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损害症状突出,因此在皮肤护理方面应格外谨慎:一定要避免皮肤晒伤、擦伤和刮伤,经常涂抹皮肤保湿剂,勤换衣被,勤剪指甲,内衣要宽松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