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属内所有虫种感染引起的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因生食或者半生食含有旋毛虫感染性幼虫的肉类及其制品所致 [1]。
常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下降。
旋毛虫的生存能力强、宿主范围广,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 [2]。据调查,我国约有 4000 多万人面临旋毛虫感染的风险 [3]。
目前,旋毛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南(四川、云南、西藏等)、中原(湖北、湖南、河南等)和东北地区(吉林、辽宁、黑龙江等),且以西南地区流行最为严重,其中云南省的旋毛虫发病率为西南地区之最 [4,5]。
1964~2011 年间我国旋毛虫病暴发或流行与散在发病超过 600 次,患病人数达到 38797 人,其中死亡病例为 336 人 [6]。
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全国 10 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人群旋毛虫血清阳性率(血清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旋毛虫)为 3.31%,其中云南省最高 (8.26%),其次是内蒙古 (6.25%),辽宁省最低 (0.26%),西部地区旋毛虫感染率比东部地区的高 69.44% [7]。
近年来,我国报道的人感染旋毛虫病例数虽有所下降,但我国旋毛虫病流行情况可能被低估,因为旋毛虫病在我国不属于法定报告疾病,其病例报告并非必须,而是自愿、非强制性报告 [8]。
人感染旋毛虫病在临床上分为 4 期:潜伏期、肠道期、急性期、恢复期 [9]:
另外,还可出现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及肺部并发症(并发症常在急性期出现),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积液、脑炎和支气管肺炎等。
人感染旋毛虫病,主要是食用了含有旋毛虫感染性幼虫的肉类及其制品所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一是生食或食用了没有彻底加工的被感染的猪肉以及猪肉制品(最主要的风险来源),或者食用了其他被感染动物(牛、羊、马等)的肉及其制品;
二是有些食物比如涮肉、宫爆肉、炒肉丝等对嫩度、鲜度比较讲究,以至于不能彻底杀死其中的旋毛虫,这是导致食用熟食感染的主要方式;
三是案板、刀、手被含有旋毛虫的肉制品污染,导致其他食物在加工时也被污染,因此可能导致人体没有吃猪肉或其他动物肉却发生了旋毛虫感染。
怀疑有旋毛虫病感染应该及时去医院感染科就诊。
我国于 2012 年出台了旋毛虫病诊断国家卫生标准,即旋毛虫病诊断应基于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9],医生会通过以下内容进行诊断:
流行病学史:有吃生或半生动物肉类(猪肉、野猪肉、狗肉、羊肉等)及其制品或食入混有生肉屑的食物史。
临床表现:发热、以眼睑或面部最为多见的水肿、肌肉疼痛、皮疹、眼结膜下出血、指或趾甲下线状或半月形出血、腹痛、腹泻、乏力等,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积液、脑炎及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患旋毛虫病的肉尸横纹肌看着湿度较大,水分含量高,色泽像在水中浸涝过,呈浅红色或灰白色,背部毛囊可见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
有上述情况的话,再取一点肉样,撕去肌膜,在充足自然光下仔细检查表面有无半透明或灰白色针尖大小的点,那可能是发生肌化或钙化的虫体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