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皮肤科主治医师
周勐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5月21日
丘疹性荨麻疹也称为虫咬皮炎、急性单纯性痒疹和荨麻疹样苔藓,是一种按照皮疹特点命名的常见皮肤病,反复出现时,呈慢性的瘙痒性丘疹[1]。
本病主要见于婴幼儿和儿童(一般为 2~10 岁),但成人亦可患此病[2]。
典型特点就是红色大小不一的风团样疹(鼓起来的大红包、红疙瘩),顶部可有小疱,皮损直径在 0.5~1 cm,随着时间推移,皮损可持续存在并呈结节状[2]。多是由臭虫、跳蚤、螨、蚊等昆虫叮咬后引起的一种急性过敏反应[1]。
皮疹大多在 1~2 周以内就消退,可能会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持续两周左右)[3]。本病可以按需要外用激素(例如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口服抗组胺药(例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缓解病情[2]。
图片来源:《皮肤性病诊断图谱》
特别提醒: 图片仅为个案展示,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如果怀疑得了疾病,还请尽早在线问诊或去线下医院寻求诊疗帮助。可以在本 App 里搜索「丘疹性荨麻疹」或者「皮肤科」咨询相关的医生。
皮肤科。
本病一般出现在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先感觉痒,之后起红色突起的疙瘩,好发于躯干、四肢伸侧(大腿、小腿的前侧,手肘外侧)。皮损为花生米大小的鲜红色风团样丘疹,呈纺锤形,顶端常有小水疱,疙瘩和水疱也可能会继续变大[3]。
患者通常伴有剧烈瘙痒,夜间加重,可能会影响睡眠,新的皮疹和旧的皮疹可以同时存在,有的消退后可以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持续两周左右)[1,3]。
全身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暴露在外的部位更容易发生,比如躯干、四肢、头面部等[1,2]。
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丘疹性荨麻疹引起的剧烈瘙痒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搔抓后可引起皮肤感染。后期部分患者会留下色素沉着斑(持续两周左右),消退比较慢[3]。
1. 昆虫叮咬:本病主要与昆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狗疥虫、米恙虫、鸡刺皮螨、蠓虫等,叮咬后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继而引发本病[1]。昆虫的种类随地区而异,且个人体质不同,对昆虫叮咬反应也不同,所以病情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4]。
当昆虫叮咬人时,将口器刺入皮肤,同时还会将唾液沾染到皮肤上。这些物质对于人体来说是外来物,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可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局部水肿、发红、起水泡、瘙痒等,如此就形成了丘疹性荨麻疹[4]。
2. 精神因素:当患者处于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当中时,生理与心理可出现应激反应,从而引发神经内分泌紊乱,继而容易诱发丘疹性荨麻疹[4]。
怀疑这个病一般不需要做化验检查,在昆虫比较多的季节,皮肤突然起包,并且有水疱、瘙痒等情况,多是丘疹性荨麻疹。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可以直接判断。
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诊断本病时比较容易,但有时候也需要与荨麻疹、Hebra 痒疹、水痘等疾病区别。
较轻微的皮疹或者皮疹数量较少的时候可以不治疗,皮疹会慢慢自行消退[2]。
注意不要抓挠,以免弄破皮肤,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高,很少出现副作用。长期使用(连续使用数月)的话可能出现皮肤萎缩、红血丝、局部多毛等副作用[1]。
如果选择抗组胺药物(例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有时候会有嗜睡、头晕等副作用,不过整体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一般 1~2 周内就能痊愈,但要注意蚊虫防护,以免复发[1]。
不会留疤。
但是有的人皮疹消退后会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持续两周左右),可能会被误以为是留疤[3]。色素沉着消退缓慢,注意不要抓挠,避免皮肤破损。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消灭臭虫、蚤、虱、螨及其它昆虫。应尽量避免昆虫叮咬,包括避免去阴暗潮湿、草木茂盛、灰尘多的地方,蚊虫多的地方可以优先考虑穿上长衣长裤。
过敏体质者应在饮食上忌辛辣刺激性和容易致敏的食物,如火锅、炸串、鱼 、虾 、蟹等,以免加重病情[5]。
其它无需特别忌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青菜、菠菜、苹果、香蕉等),提高自身抵抗力,促进身体的恢复。
可以洗澡,只是不要过度擦洗皮疹,以免皮肤破损和感染。如果皮肤已破损或被抓伤,注意清洁、消毒,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即可。
基本可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