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一种什么疾病?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 、体液和母婴传播,易感人群为体内无乙肝表面抗原者[1]
乙肝活动期的主要症状为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脏肿大、肝区疼痛,有时可见尿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1]
主要治疗方式为抗病毒治疗,但目前尚无根治慢性乙肝的药物。患者应做好定期复查及随访[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哪些类型?
1. 急性乙型肝炎: 既往未感染过乙肝病毒,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乙肝病毒 DNA 阳性六个月内
成人急性乙肝一般为自限行疾病(依靠机体自身调节能控制疾病发展,使其逐渐恢复和痊愈),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多可自愈[1]
2.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即被乙肝病毒感染,但是肝脏没有出现损害的患者[1]
乙肝病毒携带者通常无需治疗,但需定期随访、检查,当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治疗。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1)慢性 HBV 携带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 DNA 阳性,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或乙型肝炎 e 抗体(抗-HBe)阳性,一年内连续随访三次,每次至少间隔三个月,均显示转氨酶在正常范围,乙肝病毒 DNA 通常处于高水平,肝组织学检查无病变或病变轻微。
(2)低复制 HBsAg 携带者:血清 HBsAg 阳性,HBeAg 阴性,抗-HBe 阳性或阴性,乙肝病毒 DNA 低于检测下限,一年内连续随访三次以上,每次至少间隔三个月,谷草和谷丙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
(3)慢性乙型肝炎[1]:HBsAg和乙肝 DNA 阳性,同时伴有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改变,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需积极抗病毒治疗。
(4)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1]:HBsAg 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乙肝病毒 DNA 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表现(乏力、厌油、右上腹不适等症状及体征)。也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否则易对肝脏造成损伤。
乙型肝炎在我国常见吗?
常见。调查显示,2016 年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流行率估计为 6.1%,即每 1000 人约有 61 人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推算我国目前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为 8600 万人[2]
乙型肝炎应该在哪个科就诊?
肝病科、传染病科、感染科、消化内科。
image
更多

乙型肝炎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
乙型肝炎病人常见的表现有身体乏力、容易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尿黄,或有轻度发热。病情较重时可以有皮肤、巩膜黄染。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隐痛、压痛。

乙型肝炎的病因是什么?

病因就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乙型肝炎会传染吗?
会传染,传染源乙肝患者和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传染性主要取决于患者血液中病毒含量,含量越高,传染性越高[1]
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 血液、体液传播[1]: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及其他体液中。病毒可通过输血、使用消毒不充分的医疗器具、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途径进入人体继而发生感染。
  • 母婴传播[1]:可分为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分娩后感染。围生期是指自怀孕第 28 周到出生后一周这段时期,包括分娩过程,病毒在此阶段由母亲的血液、羊水或阴道分泌物从胎儿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造成围生期感染,为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病毒也可因胎盘剥离在宫内传染给胎儿,或出生后母婴亲密接触传播。
  • 性接触传播[1]: 乙肝病毒广泛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所以与患者进行性行为时有可能感染乙肝,当口腔和肛门存在破损伤口或溃疡时也可能通过口交和肛交传播。

  • 乙型肝炎哪些人容易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人群有以下一些[2,3]
  • 无乙肝表面抗体的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
  • 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 免疫力功能低下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
  • 有同性性伴侣者、有多个性伴侣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 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共同进餐、工作会不会被传染?
    不会[2,3]
    因为乙肝病毒不会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使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
    乙型肝炎会不会通过蚊虫叮咬等传播?
    暂无证据表明乙型肝炎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2]
    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乙肝病毒能经吸血昆虫(蚊子和臭虫等)传播的情况,因此可以说乙肝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乙型肝炎会遗传吗?
    乙肝不会遗传[4]
    男性乙肝患者不遗传给孩子,女性乙肝患者的孩子出生时可能有乙肝,那是 HBV 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传染给孩子的,不属于遗传。
    因此当女性有乙肝时,在生育时应做好必要的措施,避免新生儿发生感染。
    查看乙型肝炎相关内容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体检发现两个指标异常,如下图

    就医及用药情况:无

    需要解答的问题:请问是否要吃药

    3人看过

    患者问:

    胃息肉切除,病理尚未出,肠黏膜下隆起考虑脂肪瘤,暂时不用处理。23日住院时抽了13管血,有一些指标异常,但看不太懂,还请您帮我看一看。
    需要解答的问题:
    今年六月份体检还做了胸部DR,未显示异常。腹部增强CT显示肝微小囊肿可能。不知道肿瘤标记物里的指标异常意味着什么?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3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本人现在42岁,8岁左右查出乙肝病毒,22岁起到现在一直是大三阳。

    就医及用药情况:现在丹麦工作,身体健康,每半年定期验血,肝功能、肝弹性和B超测试正常,所以从未有抗病毒或其他药物治疗。但由于近两年DNA病毒数比较高(附件有近两年DNA数值图),这边的医生建议我可以开始抗病毒治疗。她说如果我一且开始吃抗病毒药物,之后就需要终身每天服用。她推荐的抗病毒药说有可能对肾有一定的副作用。这种药物也有很好的抗病毒效果,反弹率很低,即使对HIV艾滋病一病毒也很好,但具体药物名我没记住。由于我一个月后有宝宝出生,虽然宝宝可以出生一个月内打疫苗,我还是想自己是否也该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传染性。

    需要解答的问题:陈医生建议我也进行抗病毒治疗吗?如果治疗的话推荐什么药物和疗程。后面有需要可以进一步语音或视频诊疗。谢谢。

    2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