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邢延清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2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比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
发病较快,表现为易疲劳、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以黄疸(表现为皮肤、眼睛巩膜(眼白部分)变黄、小便变黄等)为主,也有患者感染以后没有任何感觉。
在大多数健康人中,戊型肝炎多数可自愈,一般进行对症治疗(比如适当休息、加强营养等)就能恢复,不会进展为慢性肝炎。但也有少数人可以进展为肝衰竭。在有免疫缺陷的患者中,也有可能进展为慢性肝炎,或者发生肝硬化。
各地区都有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患者。
主要是散在发生,男性比女性多见,主要见于 15~49 岁青壮年。
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大多数人为隐性感染(感染病毒后没有任何表现)。显性感染(感染病毒后出现明显症状)主要发生在成人。
临床表现和甲型病毒性肝炎类似,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佳、恶心、乏力、黄疸(表现为皮肤、眼睛巩膜(眼白部分)变黄、小便变黄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也有患者感染以后没有任何感觉。主要是急性发作,很少发展成为慢性。
具体表现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急性肝炎:
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在感染病毒后 15~75 天左右,没有明显症状,称为潜伏期。此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畏寒、发烧,一般发烧 3 天左右,还会表现出全身乏力、食欲不佳、厌油、恶心、呕吐、上腹胀或轻微腹泻,小便颜色逐渐加深,称为黄疸前期。接下来患者退烧后会出现皮肤、巩膜颜色变黄,皮肤瘙痒,肝脏有疼痛感,查肝功能会出现异常,称为黄疸期。最后 2 周~4 月左右的时间,患者黄疸会慢慢消退,症状也好转至痊愈,也称为恢复期。
无黄疸型肝炎:比黄疸型少见。通常发病比较慢,症状表现比较轻微,有的患者仅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痛和腹胀等。肝功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一般在 3 个月内恢复。
瘀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和全身皮肤瘙痒。和急性黄疸型肝炎类似,但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佳、厌油腻等)较轻。持续时间较长,会持续 2~4 个月。
重型肝炎:这一型肝炎起病很快,可表现为发烧、食欲不振、恶心、频繁呕吐、极度乏力等明显症状;黄疸逐渐加深,有出血的倾向,也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表现 (指患者因为肝病引起性格、行为改变和意识障碍),直至出现昏迷、抽搐。病程一般 3 周左右。给予治疗,症状好转后,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以后,一般不需要再治疗。
亚临床型肝炎:指患者没有明显的表现,但检查可以发现肝功能轻度不正常。
一般情况下,戊型病毒性肝炎不会转变为肝硬化。但在有免疫缺陷的人群中,比如艾滋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有进展为慢性肝炎的可能,也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戊型肝炎病毒,为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毒,能引起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疾病。
戊型肝炎病毒能耐受碱性环境,对高热、含氯消毒剂敏感,因此可以通过将食物加热煮沸至少 20 分钟或用含氯消毒剂消毒餐具都可以杀灭病毒。普通洗涤剂可清除部分病毒,但不能杀灭病毒。
会传染。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潜伏期患者(感染病毒后至出现明显症状前,这段时间内的患者,大概 6 周,)和急性早期患者(指感染病毒后早期出现症状的患者)。这些患者排出带有病毒的粪便,污染水和食物等。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就是患者通过排泄带有病毒的粪便,污染水、食物等,健康人食用被污染的水或者食物(水产品如贝类等,容易携带病毒)就会被传播。普通接触如握手不会传播疾病。性接触也不会传播疾病。
普通人群都可以被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目前已有戊肝疫苗,可预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曾经被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短期内不会在被感染,但当抗体消失后,有可能会被再次感染。
不会遗传。
最重要的是抽血检查,需要进行戊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主要有戊肝 IgG、IgM 抗体以及 HEV RNA(戊肝病毒),用来明确是否有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一般还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等,主要是检测血液是否有病毒感染的特性,尿液是否能提示有黄疸,肝脏损伤的程度以及黄疸的程度。
其他还包括肝脏的 B 超等,主要看肝脏的形态结构有没有变化。
做检查最好是早上空腹,特别是抽血检测肝功能和做肝脏 B 超的时候,检查前一天不要进食油腻的食物,要休息好。
戊型病毒性肝炎容易与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相混淆,特别是甲型病毒性肝炎,急性感染期都可有类似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易疲劳、食欲下降以及黄疸(表现为皮肤、眼睛巩膜变黄、小便变黄等)。
但各类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不一样,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患者自己要注意周围是否有类似的病人,是否吃过不干净的水或食物(特别是水产品等),近期有没有食欲不振、容易疲劳等不舒服,自己的皮肤和眼睛巩膜(眼白部分)有没有变黄,小便有没有变黄。
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周围有没有类似患者,近期饮食情况,近期出现的不舒服症状。
一般看感染科或者消化科、普通内科。
一般不需要住院。
得了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可以自愈,不用治疗或者只需要门诊治疗就可以。
当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比如极度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表现为皮肤、眼睛巩膜变黄、小便变黄等)或者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指患者因为肝病引起性格、行为改变和意识障碍) 等时,或者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时,要及时住院治疗。
需要进行消化道隔离,就是指给患者单独准备房间、生活用品以及独自的碗筷和便器,患者的呕吐物、剩余食物以及排泄物都要消毒后再排放。
症状比较严重的可能需要。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是可以自愈的,注意休息,监测肝脏功能指标,戒酒,注意避免伤肝药物即可。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或者慢性戊型病毒性肝炎,需要使用利巴韦林来进行抗病毒治疗。
大部分患者不治疗,自己也可以恢复,但要注意休息、避免损害肝脏的药物,戒酒。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症状,比如极度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表现为皮肤、眼睛巩膜变黄、小便变黄等)等,医院检查肝功能(指抽血检测肝脏功能的各种指标)异常的情况,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会引起肝脏的严重损伤,会有出血的可能性,或者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指患者因为肝病引起性格、行为改变和意识障碍),甚至引起死亡。
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
患者在家中治疗,需要进行消化道隔离(患者单独使用房间、生活用品以及碗筷和便器,患者的呕吐物、剩余食物以及排泄物消毒后再排放)的同时,也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等,评估治疗效果。具体间隔的时间,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来判定。
患者治疗以后,如果各种症状都已经消失,而且肝功能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再进行复查。
如果家人患戊型病毒性肝炎,吃饭的时候最好分开就餐,或者使用公筷。使用过的碗筷要分开煮沸消毒。
患者家属可以通过检查戊肝抗体 IgG 和 IGM,来判断自己是否被感染。
要适当补充热量,可以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粥等),以及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同时要适当补充蛋白质(鸡蛋白、鱼肉等)。
避免饮酒,避免油腻的食物(如肥肉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等)以及冷饮(雪糕等)。
得了戊型病毒性肝炎之后,患者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病情好转后,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要避免大强度的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和家人隔离,如常接触不会传染,主要是消化道的隔离(患者单独使用房间、生活用品以及碗筷和便器),避免传染家人。
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饮酒、油腻的食物。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