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是什么?

黄热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因人感染黄热病毒而引起。
黄热病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后通过奴隶贸易传播到南美洲,由于发病时典型症状为高热、皮肤双目黄染而得名。
由于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黄热病的治疗主要为支持治疗。
黄热病多见吗?
黄热病是南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种地方性流行病,在 18 和 19 世纪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至今仍流行于非洲及南美,但黄热病本土病例从未在亚洲、澳洲被报道,我国偶有少量输入性病例。

黄热病严重吗?

黄热病症状在不同患者中轻重不一。
  • 轻者仅为亚临床感染,不出现任何不适症状;
  • 有症状者可以表现为顿挫型非特异性发热性疾病,无黄疸;
  • 严重者除了发热、黄疸,还可以出现肾衰竭、出血,威胁生命。

  • 黄热病可以影响所有年龄的人,但是老年人病情最重、病死率最高。
    黄热病患者有哪些症状?
    被带有黄热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约 3~6 日(中位 4.3 日)后突然发病,即潜伏期约 3~6 日。症状典型的患者会经历 3 个疾病期: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具体表现如下:
    感染期:是病毒在血液中大量复制的阶段,持续 3~4 日。
  • 患者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畏光、腰骶疼痛、下肢疼痛、肌痛、厌食、恶心、呕吐、躁动、易激惹和头晕。在这一阶段,几乎不可能将黄热病与其他急性感染相鉴别。
  • 医生在给患者做体格检查时,会发现患者为急性病样,皮肤潮红,结膜和牙龈发红,上腹部压痛。可有肝脏肿大和触痛。
  • 舌的典型表现为舌尖和舌缘鲜红,舌中央有白色舌苔。
  • 相对于发热的程度脉率较缓(Faget 征)。体温通常在 39 ℃ 上下,但可能高达 41 ℃。
  • 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包括血白细胞减少(1 500/µL~2 500/µL)伴相对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病后白细胞减少迅速发生。发病后 48~72 小时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开始上升,在黄疸发生前出现。这个阶段肝酶异常的程度可能预测疾病较晚期肝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 缓解期:感染期后可以出现持续长达 48 小时的缓解期,特征为患者的发热和症状减轻。
  • 顿挫型感染者在这期恢复,约 15% 的黄热病毒感染患者进入第 3 期——中毒期。

  • 中毒期:感染发生后第 3~6 日开始进入中毒期,再度出现发热、衰竭、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黄疸、少尿、出血素质。病毒血症在这期终止,血液中出现抗体。本期的特征是多器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
  • 肝功能障碍:黄热病患者肝功能障碍不同于其他病毒性肝炎,表现为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超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这可能是由于本病伴随的心肌和骨骼肌病毒性损伤。AST 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
  • 肾功能障碍:肾损害的特征是少尿、氮质血症及尿液中蛋白水平极高。血清肌酐水平为正常值的 3~8 倍。某些肝功能障碍期的存活患者,肾衰竭占主导地位。死亡之前几乎完全无尿。
  • 出血:出血是本病第 3 期的突出表现,包括咖啡渣样呕血、黑便、血尿、不规则子宫出血、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渗血和针穿刺部位出血。胃肠道出血可能导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包括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的整体减少。一些患者存在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结果,包括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 Ⅷ 水平下降及存在纤维蛋白裂解产物。
  • 心肌损伤:对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知之甚少,在临床研究中其临床意义可能被低估。在一些病例中,发现感染过程中有急性心脏扩大的现象。心电图可能显示窦性心动过缓而没有传导功能障碍,ST-T 异常(特别是 T 波抬高),以及早搏。在严重的病例中,心动过缓和心肌炎可能导致低血压、灌注减少及代谢性酸中毒。研究表明恢复期罕有报道的晚发死亡可能是心律失常导致。
  •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患者表现出各种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障碍,包括谵妄、激越、惊厥、昏睡和昏迷。严重患者脑脊液压力增加,蛋白含量增高,但没有细胞。病理变化包括显微镜下血管周围出血和水肿。由于没有提示病毒神经侵犯和脑炎的炎症性改变,CNS 改变可能是由代谢性脑病导致。真正的黄热病病毒性脑炎极其罕见。

  • 黄热病可导致死亡吗?治愈后的患者是否会遗留后遗症?
    少数黄热病患者病情反复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治愈的患者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黄热病的病因是什么?

    黄热病的病因很明确,就是由黄热病毒感染所致。
    黄热病病毒为黄病毒科病毒原型成员,直径 40~60 nm,有包膜,属单股正链 RNA 病毒,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黄热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保守,因此黄热病疫苗具有对抗所有病毒株的保护作用。
    根据核苷酸序列,病毒可能被分为 7 个主要基因型,代表西非(两个基因型)、中-东非和安哥拉(三个基因型)、以及南美洲(两个基因型)。人类极易受到感染并发病。大多数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容易受到感染,一些非人类灵长类出现临床表现。
    黄热病如何传播?会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吗?
    黄热病是一种虫媒性疾病,埃及伊蚊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埃及伊蚊从感染黄热病毒的人或动物体内吸食带病毒的血液后,病毒在蚊子唾液腺内蓄积,再次叮咬人类时将病毒传播。
    与患者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黄热病毒。但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有被感染的风险。
    黄热病容易感染哪些人群?
    没有患过黄热病、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普遍易感。
    查看黄热病相关内容

    患者问:

    您好,医生,我将于本月月底前往刚果金工作,今天去大连检验检疫中心接种霍乱与黄热病疫苗,目前有以下几个问题:
    1,医生给我注射完疫苗后给我三颗名为可唯适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肠溶胶囊),要我分别于注射后的0,7,28天口服,一次一颗,该药物外包装写着要求2-8℃干燥保存,我今天去完检疫局后和同学在外面玩了一天,该药物在我书包里面呆了一天,书包内高温,不知道药物现在是否有效。我目前住宿,没有条件冷藏药物,也不知道是否能常温放置药物。
    2,接种霍乱与黄热病疫苗时候,医生只是拿针刺了我的手臂一下,感觉没有注射,不知道是否接种成功(我发誓她真的只是刺了一下就拿出来了,药物有一小瓶,我手臂没有注射的感觉)
    3,请问图片里说的疟疾导致肝硬化是否是真的,临床上是否常见?听说去非洲工作得疟疾很容易。谢谢医生。我现在很害怕。

    5582人看过

    患者问:

    赵医生您好。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关于疫苗注射有个问题想咨询您。我带我家老大打疫苗时看到社区卫生院的注射室有一副科普宣传画,明确写明了“某疫苗为肌肉注射”、“某疫苗为皮下注射”、“某疫苗为表皮注射”,且解释了这三种注射方式的区别。但是,社区卫生院的医生在给孩子打疫苗的时候全部都采取肌肉注射(针头与胳膊垂直扎进去)的方式,根本没有按照宣传画上的方式加以区别。现在到了老二要去那里接种疫苗了,我很担心医生们这样不符合规范的操作会使疫苗起不到应该的保护作用,甚至存在一定的风险。请问我的担心是正确的还是杞人忧天了呢?如果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那么那张科普宣传画上的内容是错误的吗?谢谢!

    3747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