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罗贯虹

罗贯虹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龙振昼

龙振昼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副伤寒是什么病?

副伤寒顾名思义,与伤寒关系密切。它与伤寒一样,是一种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副伤寒分为甲乙丙三型,分别是由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乙杆菌、副伤寒丙杆菌感染所致。

副伤寒的发病率不高,男女老幼均可发病,成年人中以副伤寒甲为多,儿童更易感染副伤寒乙,也因地区、年龄而不同。

副伤寒甲、乙两型的表现与伤寒类似,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和发热为典型表现;副伤寒丙症状较复杂。

副伤寒的早期诊断和隔离很重要,其并发症较伤寒发生率低,及时给予抗生素足疗程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够痊愈,但需要警惕副伤寒的复发与再燃,尤其是副伤寒甲。

副伤寒和伤寒有什么不同?

伤寒和副伤寒都属于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但它们的病原体不同,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副伤寒是副伤寒杆菌导致的,副伤寒杆菌又分为甲乙丙三种。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副伤寒甲和副伤寒乙表现与伤寒类似,不过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往往先出现且更显著,发热后出现且持续时间较伤寒短。副伤寒丙的症状较为复杂和特殊,又可分为伤寒型、急性胃肠炎型和脓毒血症型。

副伤寒的诊断、治疗策略、预防,与伤寒大致相同。

副伤寒常见吗?

全球范围内,副伤寒发病率低于伤寒,并不常见。近年来副伤寒发病率有明显升高,文献报道,我国每年每 10 万人中约 150 人患病。

副伤寒有地区发病不均衡性,2003 年香港和深圳,以及 2006~2007 年泉州都曾出现过副伤寒病例超过伤寒病例的情况,提示当时在上述地区出现了副伤寒流行。

季节上副伤寒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期(8~10 月份)。

症状

副伤寒会导致哪些症状?

副伤寒患者中,副伤寒甲和副伤寒乙型的患者:

  • 在病程开始时可能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
  • 2~3 天后胃肠道症状减轻,随之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发热常常在 3~4 天达到高峰,波动较大,持续时间 1~2 周左右;
  • 比伤寒病人发热持续时间短,症状也相对较轻,但胃肠道症状更明显。
  • 玫瑰疹出现较早,且数量多,直径大。
  • 肠道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比较少见。
  • 副伤寒甲型常出现复发和再燃。

副伤寒丙型的患者则表现更为复杂一些,常见如下 3 种类型:

  • 伤寒型:这一型的患者表现与副伤寒甲、乙型相似,但更容易出现肝功能的异常。
  • 胃肠炎型:此型患者以胃肠炎表现为主,患者多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好在病程较短;
  • 脓毒血症型:是相对严重和难治的一型,常见于体弱儿童,以及健康状况较差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多起病急且有寒战、高热,发热不规则且可持续 1~3 周,常伴有皮疹、肝脏和脾脏肿大,还可出现皮肤黏膜黄染。这一型患者中,超过一半以上的病人可出现肠道外其他脏器的局限性化脓性病灶,使治疗难度增大。

副伤寒会引起哪些严重的后果?

副伤寒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伤寒患者低。

主要是副伤寒丙型患者中,超过半数以上的病人可能出现胸膜炎、脓胸、关节脓肿、脑膜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等肠道外远处脏器的局限性化脓性病灶。正是这些化脓性病灶的顽固存在,使这一类型的患者治疗难度相对更大,病程也会更长。

1%~10% 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出血肠道穿孔。肠道出血量大的患者会出现便血、柏油样大便,量少的患者可能表现为大便发黑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肠道穿孔的患者会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烈且持续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心慌、脉搏弱且快,很快会出现体温迅速升高,以及腹肌紧张且按压疼痛明显加重。不论是肠道出血还是肠穿孔的患者,严重时都可能出现面色苍白、烦躁、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的表现,甚至威胁生命,导致死亡。

病因

副伤寒的病原体有哪些?

引起副伤寒的病原体有 3 种,分别是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乙杆菌、副伤寒丙杆菌。

副伤寒传染吗?是怎么传染的?

副伤寒杆菌自然条件下通常只感染人类,偶尔感染动物。

病菌随着患者或者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或者经由患者和带菌者的手、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和食物而传播。

由于副伤寒杆菌可以在食物中存在较长时间,食物传播较为常见。水源污染则可能酿成地区流行。

副伤寒哪些人容易得?

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一般以儿童居多。成年人中以副伤寒甲为多,儿童更易感染副伤寒乙。

诊断

副伤寒怎么诊断?

对于出现了不明原因持续发热,尤其是伴有明显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医生会考虑伤寒和副伤寒的可能。

确诊副伤寒,需要分离和培养出病原菌。由于各种副伤寒杆菌均存在「O」抗原和「H」抗原,可以用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来作为参考。

副伤寒需要做哪些检查来诊断?

当患者有明显腹痛表现时,医生通常会进行腹部触诊协助判断是否发生了肠道穿孔以及继发的腹膜炎。

医生会给疑诊伤寒或副伤寒的患者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和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

副伤寒患者的上述检查结果与伤寒患者类似:

  • 血常规可有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 尿常规可能有尿蛋白轻度异常;
  • 粪便常规在肠道出血时可以看到红细胞或潜血阳性,严重时可以看到脓细胞和红细胞都显著异常。
  • 肥达反应阳性提示可能是伤寒或副伤寒,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血培养,必要时做粪便培养,当培养出副伤寒杆菌时可以确诊。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还可以选择乳胶凝集试验或 SPA 凝集试验,检测尿中伤寒抗原或血中的 IgM 特异性抗体,协助早期诊断。

副伤寒和伤寒如何区分?

病原菌培养的结果是区分伤寒和副伤寒的金标准。

治疗

副伤寒应该看什么科?

当出现腹痛、呕吐、腹泻,伴有持续发热和皮疹,怀疑可能是伤寒及副伤寒时,应该去看发热门诊、肠道门诊、传染科门诊、感染科门诊或者消化内科门诊。病情紧急时应该及时去看急诊。

副伤寒能自己好吗?

副伤寒应该及时就医,不宜拖延。

首先它是一种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因此应该积极治疗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其次它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副伤寒好治疗吗?能彻底治好吗?

大多数副伤寒均可以经过积极和足够疗程的针对性抗菌治疗彻底治愈。

副伤寒丙患者中的脓毒血症型病人常有关节、软骨、胸膜、心包等处局限性化脓性病灶,这种情况下治疗难度会增加,治疗时间会比较长。

出现严重肠道出血或肠道穿孔的患者,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副伤寒需要住院治疗吗?

副伤寒患者中,如果持续高热,或出现严重的腹泻、腹痛,出现便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或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时,需要住院治疗,具体在就医时医生会进行评估。

副伤寒如何治疗?

副伤寒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改善症状:高热患者可以适当应用退热药物及物理降温辅助退热,当出现便秘时,可轻柔使用开塞露或生理盐水低压灌肠,而不能使用泻药。腹泻的患者可以使用蒙脱石散等收敛剂。
  • 病原体治疗:推荐的抗菌药物主要是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西等,体温正常后继续服用 10~14 天)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疗程约 2 周左右)。
  • 并发症治疗:当出现肠道出血或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应住院积极治疗,必要时果断手术干预。而对于出现了化脓性病灶的患者,可以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脓肿,并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

副伤寒如果没出现特殊情况(并发症),多久可以痊愈?

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副伤寒患者治疗 2~3 周可以痊愈。但是解除隔离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副伤寒死亡风险高吗?

副伤寒的病情严重程度较伤寒轻,病死率也明显低于伤寒,初步估计低于千分之一。

普通人群如及时就医,规范诊治后,死亡风险低。

体弱儿童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通常病情更重,易发展为脓胸、心内膜炎、脑膜炎等,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

image

生活

副伤寒治疗期间,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饮食上可以吃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渣饮食,即使在退热以后,食欲有所恢复时,仍应该继续吃一段时间的无渣软质饮食,以减少肠出血和肠穿孔发生风险。

副伤寒治疗期间,生活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注意皮肤和口腔粘膜的护理,注意观察体温、皮疹、大便的情况。

副伤寒患者需要隔离吗?

必须进行消化道隔离,单独房间和单独卫生间。不能与家人共用餐具、牙刷、口杯、毛巾等个人物品。患者排泄物及衣物等应该彻底消毒。

隔离直到临床症状消失、体温回复正常后至少 15 天。有条件者,最好在连续 2 次粪便培养阴性后,再解除隔离。

对恢复期患者应继续做定期检查,以排查无症状带菌者,他们也具有传染性,且很隐蔽不易被发现。

预防

副伤寒如何预防?

  • 有预防副伤寒甲和副伤寒乙型的疫苗。目前我国应用的伤寒、副伤寒甲和副伤寒乙三联疫苗是灭活疫苗。通常皮下注射 2 次,间隔 7~10 天,大部分人可以获得为期 3~4 年的保护。副伤寒丙尚无疫苗。
  • 落实「三管一灭」——粪便管理、水源管理、饮食卫生管理和灭蚊蝇。提高民众卫生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认真落实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饮用生水,食物洗净再入口。
  • 在发现副伤寒病例后,应该积极管理患者,尽早隔离,其排泄物及衣物等应该彻底消毒。无症状带菌者须严格登记,彻底治疗。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检疫筛查,发热可疑者尽早隔离观察。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