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邢延清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0月12日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音译过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艾滋」。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HIV 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通常不会引发感染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起的感染)和肿瘤,主要经性接触、血液以及母婴传播,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1]。
艾滋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消瘦、淋巴结肿大,还可能有头痛、痴呆、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因免疫系统被破坏,各器官容易遭受各种机会性感染,也容易长出各种肿瘤[1]。
目前艾滋病是无法治愈的,怀疑被感染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在我国,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是免费的,一定要积极治疗,药物治疗可尽量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寿命[1]。
「艾滋病」是 HIV 感染的末期,此阶段免疫系统的功能最薄弱。
从感染 HIV 到发展为艾滋病,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 3 个阶段[1,2]:
不常见,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威胁。自 2016 年以来,我国每年检查发现感染 HIV 的患者数量均超过了 10 万人[3],截止 2018 年 9 月底,我国感染者已达到 85 万人[4],根据推算,我国现感染人数已经超过 100 万。
医院的感染科、传染科、皮肤性病科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感染后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具体如下[1,2]:
1. 急性期:
通常出现在感染 HIV 后的 2~4 周内,有发热、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肉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通常症状较轻,持续 1~3 周后缓解。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相关症状要及时去检测,不能用症状来推测是否感染。
2. 无症状期:
这个阶段通常持续 6~8 年,感染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也有潜伏期短,数月至一年就发病,甚至死亡的。
3. 艾滋病期:
表现为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腹泻等症状以及肿瘤和各种机会性感染(通常不会引发感染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起的感染)。
二、其他相关症状例如:
4. 肿瘤:
常见的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卡波西肉瘤。
5. 常见机会性感染:
包括卡氏肺孢子菌、结核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弓形虫、真菌感染等,可累及多个部位及系统。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的疾病[1]。
HIV 感染人体后攻击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 CD4+ T 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主要使 CD4+ T 淋巴细胞不断减少,导致机体监测体内癌变和抵抗外界感染的能力受损甚至缺失,从而使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或癌症。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都可以传播艾滋病。HIV 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2]。
目前已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眼泪、乳汁、唾液、汗液中分离到 HIV,但是眼泪、唾液、汗液中病毒含量极低,不会造成感染。
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主要高危人群为[2]:
相对于其他的性行为(肛交、阴茎阴道性交),口交传播艾滋病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仍然有传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可能,主要见于多性伴侣和性从业人员。如果希望绝对的安全,建议在进行口交时也使用安全套。
HIV 在体外的生存力很差,对热敏感,一般 56 ℃、30 分钟就可以使其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 HIV;100 ℃、20 分钟可使其完全失活;医用酒精、碘酊、双氧水、漂白粉(次氯酸钠)也可使其失活[2]。
艾滋病不会遗传,但是艾滋病可以通过母亲感染给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母婴传播,约有 11%~60% 的 HIV 阳性孕妇会发生母婴传播,也就是说差不多十个感染的孕妇中有 1~6 人会传染给孩子[1]。
首先要确定自己为什么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有过危险的性行为?是否吸毒?是否有共用注射器?是否输过没有保障的血液制品?配偶是否有艾滋病?是否共用剃须刀、纹身器具等?
确定有以上接触史,或者就是想确定自己是否患艾滋病,可以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如疾控中心、县级以上医院去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千万不要前往未授权的机构或小诊所去检测。一般正规医院的门诊或者皮肤性病科即可检测。
主要是做抽血检查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若确诊 HIV 感染还需进行其他检测[2]:
此外,若确诊为艾滋病,往往还需要进行 X 线、组织活检、细菌培养、丙肝抗体、乙肝两对半、结核相关等检查,以确诊恶性肿瘤或各种机会性感染[1]。
被确诊为艾滋病时,任何人都会感到难以接受。此刻家人朋友一定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陪伴,和他们一起应对,做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科普,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尽快投入到治疗当中。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是诊断艾滋病的金标准,但是 HIV 抗体是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这数周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窗口期」,即血清病毒核酸(HIV RNA)阳性,但是抗体阴性。
所以刚刚感染时可能抗体还是阴性,所以如果是怀疑自己有 HIV 接触史,可能要不同时间多次检查。
艾滋病应该与原发性或继发性 CD4+ T 淋巴细胞减少症相鉴别。
这两种病都是因为 CD4+ T 淋巴细胞减少而容易出现与艾滋病类似的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但是均无 HIV 接触史,可通过 HIV 抗体检测来鉴别,CD4+ T 淋巴细胞减少症抗体检测呈阴性,而艾滋病的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
就目前来说,艾滋病无法治愈。
但接受持续终生的「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俗称鸡尾酒疗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病毒复制,保存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期望寿命和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风险并预防母婴传播。
在这种理想情况下,艾滋病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成为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因此,艾滋病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
HIV 本身对患者并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它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不治疗,当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对于一般人比较轻微的感染,对于艾滋病患者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例如一个感冒都可能导致死亡。
正常情况下,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细胞会被激发与病毒斗争,正常免疫的人群最终经过抗争,打败病毒后情况好转,但是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已被破坏,病原菌一旦进入患者体内就没有限制在体内肆虐,如果没有有效药物或及时治疗,艾滋病患者可能就会死亡。
主要利用药物以抑制病毒复制,目前国内共有 5 大类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分别为[2]:
此外,还有一些复合制剂,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发热、潜伏感染的出现或加重等[2],应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治疗艾滋病引起的各种肿瘤和机会性感染,若有妇女备孕或怀孕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为了预防艾滋病的流行,我国对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但是免费治疗患者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具体标准可参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我国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提供诊断初筛检测、免费为经济困难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疗、免费实施母婴阻断、免费为艾滋病遗孤提供义务教育、将经济困难的病患和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5]。
由于艾滋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所以对药物副作用及病毒数目的监测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一旦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坚持终生治疗、定期复查监测,随意停药很容易导致病毒耐药,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定期检查,具体时间应遵循医嘱。主要进行抽血检查以了解基本身体状况,且还需要根据病情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如果男方没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感染及艾滋病,女方可以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且病毒载量已经控制的情况下,选择排卵期自然受孕或者体外授精的方式受孕[2]:
如果女方没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感染及艾滋病[2]: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以有性生活,但务必做到正确使用避孕套:
最好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且病毒载量已经控制后,再有性生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性伴侣感染 HIV 的风险。
艾滋病是威胁公众健康的传染病,所以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预防。
具体措施如下: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疫苗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卫生保健人员或警察等人员在职业工作中,建议进行以下行为预防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
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包括[2]:
非 HIV 职业暴露后(比如与 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也可以按照上述措施进行暴露后预防,以及 HIV 抗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