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就诊科室:感染科 传染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邢延清

邢延清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26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音译过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艾滋」。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HIV 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乃至缺陷,最终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通常不会引发感染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起的感染)和肿瘤,主要经性接触、血液以及母婴传播,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1]

艾滋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消瘦、淋巴结肿大,还可能有头痛、痴呆、癫痫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因免疫系统被破坏,各器官容易遭受各种机会性感染,也容易长出各种肿瘤[1]

目前艾滋病是无法治愈的,怀疑被感染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在我国,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是免费的,一定要积极治疗,药物治疗可尽量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寿命[1]

感染 HIV 就是艾滋病吗?

「艾滋病」是 HIV 感染的末期,此阶段免疫系统的功能最薄弱。

从感染 HIV 到发展为艾滋病,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 3 个阶段[1,2]

  • 急性期:此阶段是 HIV 刚刚感染人体的阶段,期间症状通常发生在接触 HIV 后 2~4 周,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一个月内自行缓解。
  • 无症状期:这个阶段一般持续 6~8 年,感染者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时间长短与机体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
  • 艾滋病期:为感染 HIV 后的终末期,免疫系统严重破坏,出现明显的 HIV 感染症状,以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image

艾滋病常见吗?

不常见,但艾滋病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威胁。自 2016 年以来,我国每年检查发现感染 HIV 的患者数量均超过了 10 万人[3],截止 2018 年 9 月底,我国感染者已达到 85 万人[4],根据推算,我国现感染人数已经超过 100 万。

症状

艾滋病患者从感染 HIV 开始会出现哪些症状?

感染后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具体如下[1,2]

  1. 急性期:通常出现在感染 HIV 后的 2~4 周内,有发热、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肉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通常症状较轻,持续 1~3 周后缓解。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相关症状要及时去检测,不能用症状来推测是否感染。

  2. 无症状期:这个阶段通常持续 6~8 年,感染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但也有潜伏期短,数月至一年就发病,甚至死亡的。

  3. 艾滋病期:表现为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腹泻等症状以及肿瘤和各种机会性感染(通常不会引发感染的病原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引起的感染)。

  4. 肿瘤:常见的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卡波西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HIV 感染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增加了 50~200 倍,患者常表现为脖颈处、腋窝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压迫症状,若压迫气管可能会干咳,压迫腹部可能会引起腹痛,此外还有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 卡波西肉瘤:常见于四肢远端,如足部,多呈红、紫色斑块,逐渐出现结节和溃疡。
  5. 常见机会性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菌、结核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弓形虫、真菌感染等,可累及多个部位及系统。

    • 皮肤:皮肤瘙痒,出现红斑、溃疡、水疱、脓肿等症状。
    • 口腔:可表现为口腔溃疡、白斑、牙齿肿痛、牙龈出血、口臭等。
    • 眼部:可能有眼底絮状白斑、眼睑肿痛、视力障碍等表现。
    • 呼吸系统: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热、干咳、胸闷,严重时还会发生呼吸窘迫。
    • 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有头痛、意识模糊、偏瘫、失语、癫痫等症状。
    • 消化系统:通常有吞咽疼痛、呕吐、腹泻、腹部疼痛或胀痛等表现。
    • 泌尿系统:可能出现尿频(白天排尿超过 6~8 次、晚上排尿超过两次)、尿痛等症状。
病因

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的疾病[1]

HIV 感染人体后攻击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 CD4+ T 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主要使 CD4+ T 淋巴细胞不断减少,导致机体监测体内癌变和抵抗外界感染的能力受损甚至缺失,从而使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或癌症。

艾滋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都可以传播艾滋病。HIV 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2]

目前已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眼泪、乳汁、唾液、汗液中分离到 HIV,但是眼泪、唾液、汗液中病毒含量极低,不会造成感染。

艾滋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目前认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 性传播:主要是因为性交时因摩擦导致黏膜细微的损伤,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伤口进入人体。
  • 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入感染者的血液或使用受污染的血液制品、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等。
  • 母婴垂直传播:患病的母亲体内的 HIV 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是产后血性分泌物、哺乳等传给婴儿。

艾滋病不会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 一般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办公用具、学习用具、餐具不会发生传染。
  • 仅与艾滋病感染者处在同一个空间也不会传染。
  • 一般的生活接触,如共同吃饭、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不会发生感染。
  • 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不会感染。
  • 暂无证据表明可经食物、水、昆虫或生活接触传播[1]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艾滋病的主要高危人群为[2]

  • 男男同性性行为者;
  • 吸毒人群;
  • 与 HIV / AIDS 患者有性接触人群;
  • 多性伴侣人群;
  • 其他性病感染人群。

艾滋病会通过口交传染吗?

相对于其他的性行为(肛交、阴茎阴道性交),口交传播艾滋病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仍然有传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可能,主要见于多性伴侣和性从业人员。如果希望绝对的安全,建议在进行口交时也使用安全套。

怎么将艾滋病的原发因子人免疫缺陷病毒完全灭活?

HIV 在体外的生存力很差,对热敏感,一般 56 ℃、30 分钟就可以使其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 HIV;100 ℃、20 分钟可使其完全失活;医用酒精、碘酊、双氧水、漂白粉(次氯酸钠)也可使其失活[2]

艾滋病会遗传吗?

艾滋病不会遗传,但是艾滋病可以通过母亲感染给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母婴传播,约有 11%~60% 的 HIV 阳性孕妇会发生母婴传播,也就是说差不多十个感染的孕妇中有 1~6 人会传染给孩子[1]

诊断

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该怎么办?

首先要确定自己为什么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有过危险的性行为?是否吸毒?是否有共用注射器?是否输过没有保障的血液制品?配偶是否有艾滋病?是否共用剃须刀、纹身器具等?

确定有以上接触史,或者就是想确定自己是否患艾滋病,可以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如疾控中心、县级以上医院去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千万不要前往未授权的机构或小诊所去检测。一般正规医院的门诊或者皮肤性病科即可检测。

艾滋病或者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需要做哪些检查?

主要是做抽血检查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若确诊 HIV 感染还需进行其他检测[2]

  • HIV 抗体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和补充试验。如筛查试验阴性,说明未被 HIV 感染,或被 HIV 感染但还处于窗口期(通常为 HIV 感染后 2~6 周左右,和检测的方法及敏感度有关);如筛查试验阳性,需进行重复检测,并送疾控中心做确证试验确诊,甚至补充试验。
  • HIV 核酸检测:感染 HIV 后,病毒在体内快速复制,血浆中可定量检测出病毒 RNA 的量。
  • CD4+ T 淋巴细胞检测:人体感染 HIV 后,CD4+ T 淋巴细胞越来越少,CD4+/CD8+ T 淋巴细胞比值倒置,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 HIV 耐药检测:一般在抗病毒治疗不理想,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时进行,有条件也可在治疗前检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1]

此外,若确诊为艾滋病,往往还需要进行 X 线、组织活检、细菌培养、丙肝抗体、乙肝两对半、结核相关等检查,以确诊恶性肿瘤或各种机会性感染[1]

被确诊为艾滋病时,任何人都会感到难以接受。此刻家人朋友一定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陪伴,和他们一起应对,做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科普,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尽快投入到治疗当中。

艾滋病做检查时的「窗口期」是什么?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是诊断艾滋病的金标准,但是 HIV 抗体是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这数周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窗口期」,即血清病毒核酸(HIV RNA)阳性,但是抗体阴性。

所以刚刚感染时可能抗体还是阴性,所以如果是怀疑自己有 HIV 接触史,可能要不同时间多次检查。

艾滋病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艾滋病应该与原发性或继发性 CD4+ T 淋巴细胞减少症相鉴别。

这两种病都是因为 CD4+ T 淋巴细胞减少而容易出现与艾滋病类似的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但是均无 HIV 接触史,可通过 HIV 抗体检测来鉴别,CD4+ T 淋巴细胞减少症抗体检测呈阴性,而艾滋病的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

治疗

艾滋病去哪里就诊?

医院的感染科、传染科、皮肤性病科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艾滋病能够完全治好吗?

就目前来说,艾滋病是无法治愈的。

但接受持续终生的「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俗称鸡尾酒疗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病毒复制,保存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期望寿命和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风险并预防母婴传播。

在这种理想情况下,艾滋病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成为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因此,艾滋病患者一定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

艾滋病如果不治疗,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HIV 本身对患者并不是致命的,致命的是它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不治疗,当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对于一般人比较轻微的感染,对于艾滋病患者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例如一个感冒都可能导致死亡。

正常情况下,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细胞会被激发与病毒斗争,正常免疫的人群最终经过抗争,打败病毒后情况好转,但是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已被破坏,病原菌一旦进入患者体内就没有限制在体内肆虐,如果没有有效药物或及时治疗,艾滋病患者可能就会死亡。

艾滋病和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如何治疗?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主要利用药物以抑制病毒复制,目前国内共有 5 大类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分别为[2]

  •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包括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阿巴卡韦(ABC)、阿兹夫定、替诺福韦(TDF)、齐多夫定/拉米夫定(AZT/3TC)、恩曲他滨/替诺福韦(FTC/TDF)、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FTC/TAF)、拉米夫定/替诺福韦(3TC/TDF)。可能会有骨髓抑制、严重的贫血、粒细胞减少症、恶心、呕吐、头痛、发热、过敏、肝肾损害、乳酸中毒、肝脂肪变性等副作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粒细胞减少症、严重贫血患者及过敏者等人群禁用。
  •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包括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利匹韦林(RPV)、艾诺韦林、多拉韦林。服用后可能出现皮疹、肝损害、头晕、失眠、抑郁、高脂血症等不良反应,过敏者禁用。
  • 蛋白酶抑制剂(PIs):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达芦那韦/考比司他(DRV/c)。可能会出现腹泻、恶心、皮疹、血脂异常、头痛等症状,过敏者和肝功不全者禁用。
  • 整合酶抑制剂(INSTIs):拉替拉韦(RAL)、多替拉韦(DTG)。有腹泻、恶心、头痛、发热、失眠、精神异常、皮疹、乏力、肝肾损伤等副作用,过敏者禁用。
  • 融合酶抑制剂(FIs):艾博韦泰(ABT)。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炎、发热、头晕、腹泻等症状,过敏者禁用。

此外,还有一些复合制剂,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发热、潜伏感染的出现或加重等[2],应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治疗艾滋病引起的各种肿瘤和机会性感染,若有妇女备孕或怀孕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艾滋病患者在我国实行免费治疗吗?

为了预防艾滋病的流行,我国对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但是免费治疗患者有严格的入选标准(具体标准可参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我国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提供诊断初筛检测、免费为经济困难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疗、免费实施母婴阻断、免费为艾滋病遗孤提供义务教育、将经济困难的病患和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5]

艾滋病在治疗用药过程要留意什么情况?

由于艾滋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所以对药物副作用及病毒数目的监测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

  • 监测副作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头痛、恶心、骨髓抑制、肝肾损伤,所以要定期去医院监测肝肾功能等。
  • 监测疗效:需定期监测病毒数量,以便将病毒控制在低水平状态。如发现疗效不佳,需评估是否有病毒变异、耐药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旦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坚持终生治疗、定期复查监测,随意停药很容易导致病毒耐药,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危及生命。

image

生活

艾滋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 认识到艾滋病虽不能治愈,但可以控制,应积极接受治疗。
  • 克服心理障碍,主动寻求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面对。
  • 维护自己的权利: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不得歧视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享有结婚、就业、就医的权利;同时要履行自己的义务:要接受国家相关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告知与自己有性关系的人,就医时告知医生,不要恶意传播艾滋病。
  •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坚持终身治疗并定期复查。
  •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注意饮食卫生。

艾滋病要复查吗?

需要定期检查,具体时间应遵循医嘱。主要进行抽血检查以了解基本身体状况,且还需要根据病情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艾滋病或者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女性,想要孩子怎么办?

如果男方没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感染及艾滋病,女方可以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且病毒载量已经控制的情况下,选择排卵期自然受孕或者体外授精的方式受孕[2]

  • 女方怀孕后,仍需继续接受 HAART 并持续终生;
  • 应尽早确定分娩医院并到医院待产;
  • 婴儿出生后应在六小时内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
  • 婴儿出生后需要按时进行 HIV 核酸检测,之后还需要进行 HIV 抗体检测,具体时间遵循医嘱;
  •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 若不具备人工喂养的家庭,整个哺乳期间必须坚持服药,喂养的时间最好不超过半年。

艾滋病或者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男性,想要孩子怎么办?

如果女方没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感染及艾滋病[2]

  • 可以选择捐赠精子人工授精的方式让女方怀孕。
  • 如果不能接受捐赠精子,也可以在男方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达到持续病毒抑制后,在女方排卵期尝试进行自然受孕,这种情况下传染给女方的概率很低。
  • 如果男方还未达到病毒抑制但想尽快自然受孕,女方可在排卵期无套性交前、后各服用 1 个月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预防。
  • 自然受孕情况下,女方无保护性交后必须进行 HIV 抗体检测,以排除 HIV 在配偶间传播。
  • 男方接受抗病毒治疗并且达到持续的抑制效果是备孕的关键,为了提高受孕成功率,准确计算排卵期非常重要,可以寻求妇产科医生的帮助。

艾滋病或者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以有性生活,但务必做到正确使用避孕套:

  • 确保安全套没有破损,撕开时注意不要弄破安全套,使用正规厂家的安全套;
  • 确定安全套的正反面,一般有卷曲的那一面是外面;
  • 使用前排出避孕套里的空气,套在阴茎上,要保证包住整个阴茎;
  • 性行为全程使用安全套;
  • 使用完后要打结包好再丢弃。

最好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且病毒载量已经控制后,再有性生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性伴侣感染 HIV 的风险。

预防

艾滋病如何预防?有哪些预防措施?

艾滋病是威胁公众健康的传染病,所以需要个人和社会共同预防。

具体措施如下:

  • 社会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 进行性行为时需要正确使用安全套;
  • 避免有多个性伴侣;
  • 不接触毒品,不共用针头;
  • 高危人群普查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感染;
  • 无偿献血前,人群进行 HIV 筛查;
  • 控制母婴传播;
  • 发现 HIV 感染者应尽快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 对 HIV 感染者可能传播的人群(如伴侣、子女等)进行相关检查并提供咨询服务;
  • 在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同意下,为其提供抗病毒药物;
  • 医院要严格消杀病毒,控制传染源;
  • 卫生保健人员或警察等人员预防职业暴露与感染;
  • 高危人群可通过服用阻断药物以降低被感染的概率。

艾滋病有疫苗吗?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疫苗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如何降低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职业暴露?职业暴露后,如何预防被感染?

卫生保健人员或警察等人员在职业工作中,建议进行以下行为预防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

  • 医护人员若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应佩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若手部皮肤存在破损应使用双层手套,若有大面积飞溅则还应穿隔离服;
  • 医护人员抽血时建议使用真空采血器;
  •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手术刀以及其他锐器;
  • 公安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尽量避免被锐器刺破皮肤或格斗中流血。

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措施包括[2]

  • 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
  • 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等渗氯化钠溶液反复对黏膜进行冲洗;
  • 存在伤口时,应轻柔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 用 75% 的酒精或 0.5% 的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 在发生 HIV 暴露后,尽可能在 2 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 24 小时(不可超过 72 小时),连续服药 28 天。
  • 发生 HIV 职业暴露后,应立即、4 周、8 周、12 周和 24 周后各检测 HIV 抗体,以排除 HIV 感染。

非 HIV 职业暴露后(比如与 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也可以按照上述措施进行暴露后预防,以及 HIV 抗体监测。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