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曹青刚骨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的腰部疼痛性疾病,常由于搬提重物、扭转腰部,造成腰部软组织(肌肉、韧带等)损伤所引起[1]。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剧烈疼痛,活动困难[2]。
急性腰扭伤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理疗等。多数患者可在短期(2~6 周内)病情出现好转[3]。
急性腰扭伤不单单只有肌肉拉伤,还包括其他腰部软组织(如韧带、筋膜、关节囊等)拉伤、扭伤。由于外力作用超过腰部软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造成不同程度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损伤所引起[1,3]。
急性腰扭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种疾病,两者都会引起腰部疼痛,但发病机制却不一样。急性腰扭伤主要由腰部肌肉、韧带的损伤所引起;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由纤维环与髓核组成)纤维环破裂,中间髓核向外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所引起。[2]
要注意的是,当腰部受到外力打击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同时出现腰部软组织及椎间盘损伤,表现为急性腰扭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疾病症状。当患者去医院进行检查时,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联想到腰扭伤病史,可能会造成一种「腰扭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印象。
急性腰扭伤主要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症状。
患者常有腰部受到外伤的经历,伤后出现腰部剧痛,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在翻身时疼痛加剧。病情严重者,患者不能坐起、站立、行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臀部及大腿区域疼痛[1]。
多数急性腰扭伤患者可自愈,但如未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少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腰肌劳损。腰部损伤区域出现慢性炎症,形成腰部软组织瘢痕粘连,腰部力量减弱,肌肉力量失调,从而出现顽固性腰部疼痛[1]。
需要注意的是,腰部外伤同样也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其症状与急性腰扭伤类似,主要表现为腰腿部疼痛,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否则将延误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表现,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引起急性腰扭伤的原因是腰部受到外伤,如搬提重物、扭转腰部、深蹲、举重等[3]。
腰部在活动时,需要依靠脊柱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维持机体平衡与协调。在腰部负重或受到外力冲击,超过其最大承受范围时,就会引起腰部不同程度肌肉、韧带、筋膜、关节损伤,从而出现急性腰扭伤表现。[1]
一般于综合医院骨科就诊,如医院开设有脊柱外科或运动医学科,可于这两个专科就诊。
患者需要详细告诉医生以下信息:
急性腰扭伤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改变生活习惯、休息、理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等。
对于经过保守治疗无效,而症状又比较严重的患者,如腰部软组织撕裂、粘连形成肿块时,腰部疼痛持续很长,可能需要手术松解粘连软组织结构。[1]
多数急性腰扭伤患者不会留下后遗症。
但如未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如不注意休息,强行搬运重物等),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腰肌劳损,会遗留顽固性腰部疼痛症状。[1]
对于外伤引起的急性腰扭伤,应尽量做到卧床休息,减少腰部负重,保持腰部肌肉放松[1]。如果腰部伤后不注意休息,会加重腰部软组织损伤,影响腰部症状恢复,部分患者还可能遗留腰部顽固性疼痛症状。
饮食上无明显限制。
由于急性腰扭伤患者往往存在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为促进损伤恢复,可以注意加强营养,补充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肉、猪肉及各类奶制品等。
急性腰扭伤治疗期间,需佩戴腰围,保护腰部,避免负重、扭转腰部,避免腰部受到二次损伤。如患者患者还伴随有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情况,应到医院进行腰部检查,避免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折等疾病漏诊[1,2]。
经常发生腰扭伤,说明腰部肌肉力量减弱,腰部稳定性差,这与平时不良姿势、体位及腰背部肌肉力量不足[1]。
因此,患者应纠正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避免久站、久坐,适当休息,积极进行腰部、腹部肌肉锻炼,提高肌肉耐力及承载能力(如:每天或隔几天做一两组「小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