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股骨大转子为股骨外侧上方一个凸起的骨性标志,当外展大腿时,在大腿外侧上方摸到的凹陷就是股骨大转子。大转子滑囊位于臀大肌肌腱附着点与大转子后外侧骨突之间,是髋部几个滑囊之一。
「大转子滑囊炎」是临床上描述髋关节外侧周围疼痛伴有局灶性压痛的总称,但鉴于炎症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红、肿及热不常见,只有痛这个特征,因而多采用「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来准确描述这一疾病。
股骨大转子疼痛综合征,是指股骨大转子附近的组织结构发生病变或损伤,从而引起局部疼痛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其主要病因包括:臀小肌肌腱、臀中肌肌腱的炎症或撕裂、股骨大转子周围滑囊炎等。
发病时,患者股骨大粗隆处肿胀,隐痛不适,浅囊发炎、微肿,大转子部位呈饱满状。向对侧斜前方踢腿疼痛剧烈,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下肢处于屈曲、外展和外旋位。行路过长、站立过久、天气变化或在夜间,症状可加重,严重时患者走路跛行,睡觉时不敢向患侧侧卧。
大转子滑囊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常与臀中肌和臀小肌腱病 / 撕裂、外部髋关节炎等疾病相关,滑囊炎和肌腱病常常共存。
髋关节外侧股骨大转子周围有 3~4 个滑囊,主要包括:臀大肌下滑囊、臀中肌下滑囊和臀小肌下滑囊。这些滑囊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并减少减少髂胫束活动时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摩擦,减少大转子骨突部的压强,使肌腱可以在股骨大转子表面平滑地进行收缩和舒张运动。
正常情况下,滑囊内液体极少,由于股骨大转子向外突出且表面粗糙,在日常生活或活动中,臀大肌等肌腱反复磨擦,或该处直接受到外力多次撞击,使得滑囊反复受到摩擦、刺激,进而引起滑膜充血水肿、渗出,使滑囊积液、扩张,从而形成大转子滑囊炎。
放射学检查结果显示,大转子滑囊炎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在 4% 至 46% 之间,臀肌肌腱病的发病率在 18% 至 50% 之间,且两者往往共同存在,其中男女比例大约为 2.4:1。
运动员,特别是举重、长跑、自行车等项目的运动员较容易发病。
年龄。年龄越大,身体关节软骨、肌腱等退变明显,加之可能存在其他肌肉劳损等微细损伤的累积,更容易出现滑囊炎等疾病;
外伤或反复进行臀肌发力的活动。臀肌过度用力导致的微创伤或肌腱炎、肌腱部分或完全撕裂,均可诱发大转子周围滑囊炎。例如:姿势不良下进行长跑、长距离行走及自行车骑行(特别是座位过高)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也可诱发滑囊炎。由于生理和发育上的原因,滑囊、腱鞘和关节滑膜在产生和功能上很相似,所以其发病原因也相似,因此,感染(局部的细菌性感染)、化学性刺激、类风湿性病变等,均可能诱发滑囊炎;
外部环境。潮湿、寒冷等因素也是本病的诱因。
较为轻度且初次出现的大转子滑囊炎,可在合理休息及去除前面提及的诱发因素后,得到缓解。若患者反复发作且疼痛情况较为严重,经久不愈,则需尽快到医院或专业诊所,评估是否有髋关节炎等其他疾病或损伤,并进行专业性治疗。
医院的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骨科,以及具有医疗资质的康复诊所。
询问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髋部外侧方疼痛不适,跑跳或走路多时明显。疼痛可以放射至大腿后外侧、髋部周围、臀部、腹股沟区或坐骨结节。
触诊压痛:检查者进行触诊检查,判断是否有压痛或异常。患者通常大转子部位有局部肿胀,肿胀明显时大转子后方的凹陷消失,局部可摸到直径约 3~4 cm 的扁平肿块,局部触诊大转子时产生压痛,严重者触及可产生囊性感,患者不能向患侧卧。
临床指证:患者的患侧下肢常处于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位,以使臀部肌肉放松来减轻疼痛。被动髋关节内旋,使臀大肌紧张压迫大转子滑囊时,疼痛加剧。
影像学检查,具体见下一个词条。
需要。影像学检查是帮助确诊大转子滑囊炎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大转子滑囊炎经典的影像学评价手段主要包括:X 线平片、超声检查、 MRI 。
大转子滑囊炎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大转子骨骺炎、髋关节炎、大转子化脓性骨髓炎、髋关节结核、肿瘤、感觉异常性股痛等相鉴别。
需要。大转子滑囊炎确诊后,患者需要及时寻求专业治疗,以免症状加剧,累及其他关节,产生严重后果。
大转子滑囊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自愈性的,大多数病例以保守措施治疗,成功率超过 90%。但仍有少数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滑囊切除术、髂胫束带延长术或臀肌腱修复术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包括以下内容:
需注意的是,居家练习,如出现任何不适请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人士,以防病情严重。
需要服用药物治疗。不同治疗方式配合不同药物使用:
大转子滑囊炎是否需要手术视病情而定。
一般而言,不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保守治疗有较明显的效果。如果出现病情加重、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等少数难治性病例,应尽快就医,根据医嘱和患者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滑囊切除术、髂胫束带延长术或臀肌腱修复术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对大多数人来说,大转子滑囊炎是自愈性的。在经过适当休息、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消失,成功率超过 90%。但当出现过度劳累、运动过量、长时间髋关节外展发力、受凉等诱发因素时,容易复发。
在生活上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深蹲或跷二郎腿等。避免过度劳累,应劳逸结合,坐立 1~2 小时后建议起来走动一下,舒展一下筋骨。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对于大转子滑囊炎的患者,若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应保持良好的腿部坐姿,不要内收大腿,同时建议垫高电脑显示器,尽量平视或轻微仰视屏幕,或者将座椅适当降低。
饮食上,建议饮食清淡,多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高蛋白类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戒烟戒酒,肥胖的患者应该根据医嘱进行适当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