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龙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翁若鹏妇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7日
鳞状细胞癌,又称鳞癌、棘细胞癌、表皮样癌,是指发生在鳞状细胞上皮的一类恶性肿瘤,可见于皮肤、肺、食管、口腔、咽喉、宫颈、阴道等部位[1]。
病因尚未明确,主要与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吸烟、饮食习惯、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1,2]。
主要的症状表现取决于发生鳞状细胞癌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通常病情越严重,症状越明显。
早中期患者有机会治愈,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一般无法彻底治愈,但可通过手术切除等外科手段或内科治疗来控制病情,若未及时治疗,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损害,还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转移,引发其他器官的继发性恶性肿瘤。
常见。
比如,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所有皮肤癌中排名第一[3],好发于 50~60 岁老年人,且男性的发病率往往高于女性[4]。肺鳞状细胞癌在肺癌中所占比例为 20%~30%,也就是说,每 100 位肺癌患者中,就有 20~30 位患者是肺鳞状细胞癌,且该病每年在全世界可造成约 40 万人死亡[5]。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口腔癌的 90% 以上[6],所以口腔癌基本上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
不同部位的鳞状细胞癌,其典型症状也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好发于覆盖有鳞状细胞上皮的组织器官,如:皮肤、肺部、食管、口腔、鼻咽部、宫颈、阴道等部位。
鳞状细胞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通常不会遗传,但如果是由某些遗传病(如着色性干皮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诱发的鳞状细胞癌,则有可能遗传。
此外,肿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也就是说家族中如有患肿瘤的患者,在同样的环境下其可能要比别人更容易患肿瘤[2,10]。
医生在诊断鳞状细胞癌时,主要参考的是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通常需要做以下几种检查:
肿瘤科、皮肤科、呼吸科、胸外科、消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妇科等。
发生在不同部位的鳞状细胞癌,就诊科室也不同。具体如下:
是。大多数鳞状细胞癌的治疗都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体积较小、分化较好的肿瘤首选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手术时,通常医生会扩大切除范围,加深切除深度。
鳞状细胞癌容易发生转移,晚期患者一般无法彻底治愈,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其治疗效果与患者肿瘤的类型,肿瘤的部位,发现的早晚以及治疗的依赖性有关。
由于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后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所有患者都需要定期复查。而不同病情的患者,复查的项目及频率也不同:
由于鳞状细胞癌的病因不明确,所以比较难预防,但可通过避免高危因素来降低患病风险,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