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秋华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在处于寒冷的环境时,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包括低体温、皮肤硬肿、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严重者可能并发肺出血、肾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由于新生儿对寒冷的抵抗能力较差,大人觉得适中的温度对于新生儿已经有可能造成损伤了。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和早产儿。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可以治愈。轻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症状,只要进行保暖措施就可以恢复。严重的情况下,及时就医治疗也可以治愈。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本身治疗恢复后没有远期的后遗症。如果出现脏器功能衰竭的情况,可能会留存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本病曾经常见于我国北方高纬度、经济欠发达地区。但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对于新生儿疾病认识的加深,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发生寒冷损伤综合征已经基本消失。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普及也减少了此病的发生。
目前出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见于冬季医院外出生的新生儿,或者因意外疏忽而导致新生儿处于寒冷环境,或发生冬季溺水等特殊情况,或者并发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窒息等疾病。并不是常见疾病。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出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对于早产儿来说,适宜的环境温度在 32~35 ℃ 之间。如果低于此温度,可能就会出现低体温的表现。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多在出生 7 天内发生。
需要测量肛温和腋温,同时抽血化验血常规、CRP、血培养、血气分析、血糖测定、生化检测、凝血功能检查。医生可能还会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其他额外的检查。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可能合并:新生儿低血糖、肺出血、肾功能损害、多脏器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儿科。
如果是无陪护的病房,妈妈注意保持母乳分泌。定期挤奶,可以用母乳存储袋装好冷冻保存。这样孩子出院后有母乳吃,对于孩子以后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同时吸吮母乳的动作也可以更好的安抚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母子联系。有陪住的病房,妈妈可以继续亲喂母乳,配合医生治疗。
应根据孩子有无并发症进行个体化的复诊方案。如无明显并发症,出院后定期婴儿健康体检就可以,第一次一般是生后 42 天,评估发育情况。
如果孩子再处于寒冷环境,可能复发。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对寒冷的耐受能力是逐渐加强的,所以复发的可能性较小。
可以预防,在各方面注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保暖可以减少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生。具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