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
精神紧张、神情惊恐;
四肢肌肉张力突然增加,变得僵硬;
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
体温突然升高;
面色剧变等。
多发生在 6 个月至 5 岁的孩子,6 个月以下、5 岁以上极少发生。
惊厥常在体温升高时发作,体温多在 38.5~40 ℃ 以上,体温越高发生惊厥的概率越高。
惊厥发作时表现为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如呼唤患儿没有反应),但惊厥止后,意识很快恢复;惊厥发作后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如肢体麻木、瘫痪等)。
预后多良好,少数患儿可发展为癫痫。
脑炎、脑膜炎可能导致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瘫痪、智力低下和癫痫等;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能导致脑性瘫痪、发育落后和癫痫等;
热性惊厥根据单纯与复杂性的不同,有 1%~10% 可能发展为癫痫;
电解质紊乱所致惊厥则大多预后良好,很少出现并发症。
新生儿期: 以产伤、窒息、先天颅脑畸形、低血糖症、低钙血症、脓毒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破伤风常见。
1 个月~1 岁: 围生期损伤后遗症、先天颅脑畸形、低钙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婴儿痉挛多见。6 个月后热性惊厥逐渐增多。
1~3岁: 热性惊厥、各种脑膜炎和脑炎、中毒性脑病、低血糖为多见。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 以中毒性脑病、各种脑膜炎和脑炎、颅内肿瘤、颅脑外伤、各种中毒、高血压脑病、癫痫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