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是什么?

小儿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小儿惊厥也被称为「抽筋」「抽风」「惊风」「抽搐」,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还会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等情况。
惊厥持续时间多在 3~5 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一般来说,短暂的惊厥对大脑没有明显影响,但长时间地惊厥则可能使大脑受损,影响小儿的智力、活动能力。

小儿惊厥有什么先兆吗?出现哪些情况要考虑小儿惊厥?

如见到下列任何一个现象,应警惕是惊厥发作:
  • 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

  • 精神紧张、神情惊恐;

  • 四肢肌肉张力突然增加,变得僵硬;

  • 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

  • 体温突然升高;

  • 面色剧变等。


  • 新生儿期(出生后 1 个月内)的惊厥发作往往表现不典型,可表现为凝视、眼球偏斜、眼睑颤动、面肌抽搐、呼吸不规则等。由于幅度轻微,表现不典型,常常易被忽视。
    小儿惊厥中的热性惊厥有什么特点?
    热性惊厥是最常见的小儿惊厥,由高热引起。其特点是:
  • 多发生在 6 个月至 5 岁的孩子,6 个月以下、5 岁以上极少发生。

  • 惊厥常在体温升高时发作,体温多在 38.5~40 ℃ 以上,体温越高发生惊厥的概率越高。

  • 惊厥发作时表现为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如呼唤患儿没有反应),但惊厥止后,意识很快恢复;惊厥发作后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如肢体麻木、瘫痪等)。

  • 预后多良好,少数患儿可发展为癫痫。


  • 小儿惊厥可能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
    惊厥所致并发症主要取决于病因,如:
  • 脑炎、脑膜炎可能导致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瘫痪、智力低下和癫痫等;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可能导致脑性瘫痪、发育落后和癫痫等;

  • 热性惊厥根据单纯与复杂性的不同,有 1%~10% 可能发展为癫痫;

  • 电解质紊乱所致惊厥则大多预后良好,很少出现并发症。


  • 小儿惊厥会留下后遗症吗?
    不一定。
    不同疾病引起的惊厥,后果不一样。比如热性惊厥一般预后良好,因严重惊厥而致脑损伤或后遗症者很少见,仅有极少部分患者可转变为癫痫。
    以下情况的热性惊厥,有可能转变为癫痫:
  • 复杂性热性惊厥,发作时间长约 15 分钟,低于 38 ℃ 时发作,一次热病连续发作。
  • 热性惊厥多次复发。
  • 热性惊厥前有神经系统异常、发育异常、智力低下或围产期异常。
  • 首次发作在 1 岁以内。
  • 家中有癫痫史。

  • 更多

    小儿惊厥可能由于哪些疾病引起?

    引起惊厥的常见疾病有高热(即热性惊厥)、颅内感染、中毒性脑病、婴儿痉挛症、低血糖症、低镁血症、中毒、低钙血症等。不同年龄有不同特点。
  • 新生儿期: 以产伤、窒息、先天颅脑畸形、低血糖症、低钙血症、脓毒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破伤风常见。

  • 1 个月~1 岁: 围生期损伤后遗症、先天颅脑畸形、低钙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婴儿痉挛多见。6 个月后热性惊厥逐渐增多。

  • 1~3岁: 热性惊厥、各种脑膜炎和脑炎、中毒性脑病、低血糖为多见。

  •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 以中毒性脑病、各种脑膜炎和脑炎、颅内肿瘤、颅脑外伤、各种中毒、高血压脑病、癫痫为多见。


  • 小儿惊厥容易发生在多大的孩子身上?
    通常是婴幼儿多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一般首次惊厥发作的年龄在 6 个月到 3 岁之间,平均 18~22 个月,并且男孩多于女孩。
    小儿惊厥为什么容易发生在婴幼儿期?
    具体原因不是很明确,可能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有关。
    查看小儿惊厥相关内容

    患者问:

    医生你好,我女儿2岁,在1岁8个月高热惊厥了一次,4.1日下午1点左右发热,下午4:00体温38.6度吃的美林,10分钟以后惊厥了一次,惊厥以后体温下来了,然后一会又烧上去了,4.2号凌晨1点吃了美林,体温一直39度左右,4.2号早上7点在去市医院的路上又惊厥了一次,当时量的温度是40.3度。8:00左右到了医院开了右旋布洛芬口服悬液过了一会体温降到38.5左右,在医院检查了一下脑电图和核磁共振,没有发现异常,医生说是病毒感染。我想问一下下次发热该怎么预防惊厥?这次吃了美林为什么不管用,体温怎么降不下去呢?但是惊厥以后吃了右旋布洛芬口服悬液温度一会就降下去了。现在体温降下去了,但是听着有些鼻塞,没有看见鼻涕,偶尔有咳嗽,需要吃什么药?

    165人看过

    患者问:

    继续提问:您好,医生,昨天一天没吐,放过两次臭屁,白天拉了一次,因为提问升高发热近40度,晚上七点去医院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4,中性细胞比例79,淋巴细胞比例14.5,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20,血小板分布宽度17.5,C反应蛋白12.17,其他指标正常,复查出来后又挂了头孢和盐水。请问宗卿医生,相比第一次血常规,情况是否有改善,因为白细胞已降至正常范围,接下来是否还要用头孢巩固?C反应蛋白高说明什么?如果不拉只是发热是否需要喝补液盐?另外,如小儿高温惊厥这个情况到几岁会好?

    742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