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什么?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患者多起病于青壮年时期,常表现为看到或听到实际不存在东西,相信不属实的事情,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慢性疾病,会对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1,2]
但通过正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治疗,以及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长期维持病情稳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1]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日常和人交往时,可能会被排挤,甚至受到歧视。其实他们很需要理解和支持,如果可以,请尽量减少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关心。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吗?
比较多。2016 年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6 年全世界约有精神分裂症患者 2090 万人[2]
在全世界范围内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接近 1%[1],即每 100 个曾罹患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就有 1 个需终生服药治疗。
精神分裂症中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有什么区别?
人格或称个性,是指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的方式,是固定的行为模式。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分裂,过去也被称为「多重人格」,指一个人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人格。最著名的案例是一个叫做 Billy Milligan 的人,在他身上,总共发现了 24 种人格,这些人格会在不同时间出现,每一个人格都是完整的、稳定的个体。他的故事,已被著录成小说,但其实学术界还有很多关于「人格分裂」的争议。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只有一个人格或合并多个人格,且其人格的感觉、思维、情感、行为都是混乱的、分裂的,可能会出现幻觉,这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
更多

精神分裂症会有哪些表现?

精神分裂症有三个特点:严重脱离现实、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缺乏自知力。具体表现为:
  • 阳性症状:出现异常心理过程,如频繁出现幻觉、妄想及语言和行为的紊乱。
  • 阴性症状:异常心理功能的缺失,即情绪表达减少或动力缺乏。
  • 焦虑、抑郁症状:约 80%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疾病过程中会体验到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即每 100 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有约 80 个存在焦虑、抑郁症状,这些症状在疾病的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
  • 激越症状:指精神运动性兴奋,主要表现为攻击性暴力和自杀倾向。
  • 定向、记忆和智能: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时间、空间和人物有较好的定向能力,智能无障碍,但往往有高级的认知功能缺陷:如出现注意力、执行能力、工作记忆、抽象概况和创造力受损。
  • 自知力缺乏[1]

  • image
    精神分裂症中的幻觉是什么表现?
    幻觉简单讲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患者却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幻觉可按照感觉器官分为听幻觉、视幻觉、嗅幻觉、味幻觉、触幻觉及内脏性幻觉等,其中以听幻觉最为常见。
    如无人在场时,患者听到有人在责骂她的声音,则为幻听;如病人闻到了尸体的味道,却没有尸体,则为幻嗅;还有很多病人讲饭菜里有奇怪的味道,则认为家人在饭菜里下毒,则为幻味等等[1]
    精神分裂症中的妄想是什么表现?
    妄想是一种个人所独有的、和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它不接受事实和理性的纠正。妄想的内容通常十分荒谬,逻辑错误也十分显而易见,但患者却坚信不疑。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非常常见的表现,常见的妄想类型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等。
    如患者讲路上陌生人咳嗽、吐痰,就是专门针对自己,则考虑为关系妄想;
    病人无中生有的坚信周围人在对他进行打击报复,或者是跟踪、监视自己,则为被害妄想等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内容通常是泛化的,普通大众听上去都会觉得荒诞、离奇,不可相信[1]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是什么?
    阴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意志的减退,个人生活疏于料理、甚至不愿料理,情感反应平淡,对于亲人的关心问候也不予理会,言语明显减少等。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可分为五组:
  • 情感迟钝:无法理解别人的情感表达和(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 意志减退:对从事有目的性活动的意愿降低。轻者可能安于现状,对未来不关心、无规划,严重者甚至可能终日卧床少动,以致生活无法自理。
  • 言语贫乏:语言交流减少甚至缺乏,语言内容变得空洞,症状严重者甚至不主动说话。
  • 快感缺乏:即无法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愉快感,且这种状态是长期持续的。
  • 社交退缩:即对社会关系的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兴趣减退,缺乏主动性[1]

  • 而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被害妄想、言语性幻听、被控制感、被监视、被跟踪等。阳性症状多表现攻击性,具体表现为意志增加、行为冲动、紊乱,有时甚至伤人、自伤。老百姓口中所说的「武疯子」多数是阳性症状为主。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对药物的反应较阳性症状差,多数治疗效果欠佳。阴性症状不一定是疾病过程的直接产物,有时也可以是与世隔绝和监禁式的长期住院的结果。精神分裂症的阳性与阴性症状之分对诊断、治疗、护理、康复预测都有价值。
    精神分裂症中的自知力缺乏指的是什么?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力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态度。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疾病,也不会主动求医诊治,这就是缺乏自知力的表现。
    有些典型的精神症状本身就意味着自知力的缺乏,如幻觉、妄想,病人坚信他们的幻听时客观真实存在的声音,或者有病人能够对一个一个的症状做出分析批评,但总的却不认为自己有病,这些都属于自知力缺乏。自知力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精神分裂症的衰退是什么表现?
    阴性症状突出且持续 12 个月以上便可称之为衰退(即缺陷综合征),涉及情感和意志,表现为:自发运动减少,没有情感反应、说话声音单调,不主动说话,言语内容贫乏、不修边幅、无精打采、面部表情无变化,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坚持、与人不亲近,没有朋友,不参与任何社交或集体活动等等。
    这是一个常用而没有公认的术语,主要用于描述精神分裂症晚期的缺陷状态,它不是痴呆,而是以人格改变为主,迄今无法在医学上使其逆转。
    精神分裂症的严重程度如何判断?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其严重程度需符合以下 3 点:
  • 严重缺乏自知力:不承认有任何精神失常,体会不到与病前的精神状况有什么不同,甚至矢口否认有关病态的事实;只是口头上笼统地承认有「精神病」,但说不出精神障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等。

  • 不能恰当料理个人和(或)家庭日常生活,或者明显妨碍了日常工作和学习。

  • 现实检验能力显著受损:即不能客观地评价处境或环境事物;不能把主观世界(映象、想象或其他内心活动)清楚地跟客观现实区分开来,甚至以病态体验歪曲客观现实,如幻觉、妄想等。


  • 精神分裂症可以根据常有「被针对」的感觉确诊吗?
    不能。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路人看自己一眼,就觉得对方认识自己;有人往地上吐口痰,就觉得是在侮辱自己;几个人聚在一起小声说笑,就觉得是在说自己坏话;朋友发微信朋友圈,总觉得在含沙射影说自己。总之,就是有「被针对」的感觉。这是精神分裂症吗?
    不能单凭这一点就断定自己有精神分裂症,还要看看自己有没有「现实检验能力」:当有「被针对」的感觉时,正常人会主动安慰自己、寻找更多证据来排除或者证实这种「多虑」,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坚信如此」「感到可怕」。
    除了有「被针对」的感觉,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的症状还包括幻听(听到实际上不存在的声音)和严重的妄想,并且完全不认为自己的这些感觉是病态的,也不会主动求医诊治,这在医学上叫做无「自知力」。
    假如有「现实检验能力」,没有幻听、妄想、缺乏自知力等症状,就不是精神分裂症。总有「被针对」的感觉,更可能是个人的「性格特点」导致的。
    更多

    精神分裂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至今这仍是一个「科学难题」,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目前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可能与许多因素相关,譬如:
  • 遗传: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病风险越高。
  • 神经发育:患者存在某些影响神经正常发育的危险因素,导致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造成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例如:出生前可能存在子宫内缺氧、感染病毒、围产期窒息等。
  • 神经生化:多巴胺、5-羟色胺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出现了异常,造成脑内正常的工作系统发生「故障」,进而导致精神分裂症。
  • 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有促发或加重作用[1]
  • 血糖代谢异常:血糖代谢异常可导致供给脑部能量的物质缺乏,还会大大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造成患者易出现脑内微血管病变和局限性脑梗死,引起认知功能受损和神经系统异常,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远高于普通人群[3]

  • 精神分裂症的高发人群是什么?
  • 城市人口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于农村人口。
  • 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1]
  • 不论城乡,家庭经济水平低、物质生活艰难的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病较多。
  • 近亲中如有精神分裂症患者,自身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高,与患者血缘越近患病率越高。
  • 母亲孕期曾受过病毒感染或围产期出现过并发症者,更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 社会心理应激过多的人群,也相对于普通人更容易得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精神分裂症有可能遗传,然而其遗传机制比较复杂,并非是由某个基因控制的 100% 的遗传。
    只能说,如果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他家族成员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后代可能更容易患上其他种类的精神疾病,比如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或者较常人更容易表现出性格缺陷、人格障碍问题。
    查看精神分裂症相关内容

    患者问:

    前几天找您调药,之前服用国产仿制4mg利培酮+10mg阿立哌唑2个月症状稳定但犯困严重,改3mg利培酮不慎选择了原研维思通,结果发现联合用药时维思通不管3mg还是4mg,吃不吃咖啡因,都脾气暴躁易激动,有犯病妄想。赶紧调回国产利培酮3mg,没吃咖啡因的情况下,早上有妄想但没犯病,就加回了4mg。这样看来,即使去掉国产原研这个变量,是不是已经确定我不能再减药了?只能维持4mg+10mg同时犯困的状态,保证症状稳定

    5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近30年精神疾病,类似被害妄想

    就医及用药情况:过去服用利培酮4mg药效和副作用差强人意,几个月前查询ai自行调药4mg利培酮+10mg阿立哌唑,2个多月来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犯病

    需要解答的问题:现在犯困比较严重,一闲下来就想睡觉躺着,有事干的时候倒是挺精神,我想调整一下用药,现在是利培酮早晚各2mg,阿立哌唑晚10mg,您说我是改成利培酮早1晚3好,还是直接早1晚2好?

    7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患者在读大学生,睡觉时总出现有色鬼(是鬼不是人)非礼的幻觉,几乎每天出现,被非礼时患者会亲眼看到她自己的手会被强迫抬起来,会被强制翻身等,患者头脑非常清醒没有睡着。后来发展到不是睡觉色鬼也跟着她。除了出现被非礼幻觉,有时会感觉头昏,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个多月。患者没有精神病家族史,患病期间跟她交谈思维也非常正常

    就医及用药情况:到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就医,做了脑电图,心电图,抽血检查,以及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测评,结果完全正常

    需要解答的问题:患者这种情况,如果排除了精神病(抑郁焦虑精神分裂),还有什么可能会导致她出现幻觉啊,这种情况要去看什么科的医生,做什么检查呢

    40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