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杨彦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1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为肉芽肿性甲状腺、巨细胞性甲状腺炎和 deQuervain 甲状腺炎,是一种发生于甲状腺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可能由病毒引起。
症状有发热和甲状腺部位触痛;早期常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试验。治疗用大剂量非甾体类消炎药( NSAIDs )或皮质类固醇。该病通常在数月内自行消退。
本病占甲状腺疾病的 5%,男女发生比例 1:3,以 40~50 岁女性最为多见。
亚急性甲状腺炎起病骤然,起病前 1~3 周常有病毒性咽炎、腮腺炎、麻疹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
发病时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头痛乏力、发热、畏寒。
甲状腺区发生明显疼痛,可放射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
在甲状腺毒症期,可有怕热、心动过速、多汗、易饥饿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在甲减期可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如畏寒、嗜睡、少汗等。
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有时单侧肿大明显,甲状腺质地较硬,显著触痛,少数患者有伴淋巴结肿大。
部分患者并没有很典型的症状,仅仅出现甲状腺轻微肿大及压痛的症状,甚至不会出现发热、疲乏无力等其他症状。
引起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原因不明,因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所以也被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症状,患者常常在病毒感染后 1~3 周发病,但迄今为止未有定论。
需要做的主要检查是:
血液检查和甲状腺摄碘率检查主要是为了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分期,根据实验室结果,本病可以分为三期,即甲状腺毒症期、甲减期和恢复期。
B 超检查主要是为了明确甲状腺的形态有无异常及血流情况。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目的是,对于症状不典型、甲状腺伴有结节的,可考虑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并与其他甲状腺疾病相鉴别。
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淋巴结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无痛性甲状腺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
诊断依据:
诊断依靠临床表现,主要为甲状腺肿大、触痛,同时须检测游离 T4、TSH,进一步查甲状腺摄碘率可确诊。
内分泌科或普通内科。
大部分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可以完全康复。通常这种甲状腺炎可在几个月内自行缓解,但有时复发,部分患者由于甲状腺破坏过多而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能缓解疼痛和炎症。对于严重病患,医师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这种药物在 6~8 周内逐渐减量并停用。若糖皮质激素突然停药或过早停药,症状会有复发。当甲状腺功能亢进状严重时,建议使用 ß- 受体阻滞剂。
亚急性甲状腺炎并不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病症,一般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即可痊愈,虽然易复发,但是对于患者的身体影响不大。
少数患者有复发,复发后泼尼松治疗仍然有效,必要时可继续应用泼尼松治疗。
严格遵照医师指导,按时、按量服药,不要擅自停药。
避免受凉、感冒各种感染等。
可以运动,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在甲状腺毒症期。恢复后患者运动要求同普通人。
甲状腺区发生明显疼痛,可放射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同时伴有上呼吸到症状时需考虑亚甲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可能伴有发烧、喉咙痛,所以发生以上情况是需考虑发生亚急性甲状腺,但是患者自身勿盲目下诊断需进正规医院进行明确诊断。
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有助于预防本病发生。病程有自限性,大多数可自行痊愈,但可复发。约 5% 的患者可发生永久性甲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