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乃佳中医内分泌主治医师
戴军神经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0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简称甲亢性肌病,主要指甲状腺功能亢进引发的肌肉病变,患者出现肌肉麻痹、无力或萎缩等表现。
随着甲亢的好转和治愈,甲亢性疾病一般也可以治愈。
据统计,在未经治疗的甲亢患者中,约 6~8 成的患者会出现甲亢性肌病,因此甲亢性肌病并不少见。
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及病变部位将其分为 5 种:
首先,患者都有甲亢的一系列症状。可在直接点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搜索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其他症状。
此外,患者还有肌病的一系列症状。根据本病的类型不同,表现有差异:
急性甲亢性肌病:发生的比较突然,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发音障碍等表现,但肌肉无明显萎缩,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和呼吸肌麻痹而导致死亡。
慢性甲亢性肌病:病情发展比较缓慢,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肌肉萎缩和肌肉无力。患者常诉在爬楼梯、骑自行车、从蹲位站起、梳头、拿高处的东西等情况下动作困难,少数患者有肌肉疼痛、肌肉颤动的症状。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为突然发作的身体无力、双下肢瘫痪,有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从而危及生命。甲亢未控制前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经补钾等治疗后可以暂时缓解。
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表现为眼球突出,看东西出现重影或视力下降,眼外肌肿大、上睑下垂、眨眼减少等。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交替的眼睑下垂、看东西出现重影和模糊,严重者眼球完全固定、不能转动。也可出现咀嚼、吞咽和说话困难,上半身无力,抬手臂及抬腿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无力、呼吸困难。肌无力症状通常于清晨或休息时减轻,于午后加重。
本病可以累及眼部,严重者可致失明;累及心脏,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急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和甲亢伴重症肌无力还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本病的类型不同,病因也有所不同:
急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患者可因严重感染、外伤和手术诱发急性甲亢性肌病。
慢性甲亢性肌病:是由于甲亢时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影响了肌肉细胞的正常功能。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病与遗传基因、甲亢诱发的低钾血症有关。
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病因不明,可能和免疫紊乱有关。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是由自身免疫紊乱所致,身体产生的抗肌纤维的自身抗体影响了肌肉功能;另外,遗传基因在发病中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甲状腺功能:用于诊断是否存在甲亢及其严重程度。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用于协助诊断引起甲亢的病因,此抗体阳性通常提示病因是 Graves 病。
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和球蛋白抗体:用于协助诊断是否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超声、摄碘率或核素显像:用于协助诊断引起甲亢的病因,如 Graves 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
血常规:用于评估是否存在与甲亢相关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肝功能:用于评估是否存在与甲亢相关的肝功能受损。
血糖:用于评估是否存在与甲亢相关的血糖升高。
心电图:用于评估是否存在与甲亢相关的心脏异常。
血电解质:用于评估是否存在与甲亢相关的低钾血症。
肌电图:用于协助诊断甲亢性肌病。
新斯的明或腾喜龙试验:用于协助诊断甲亢伴重症肌无力。
眼球 CT:用于协助诊断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
本病容易和炎性肌病、肿瘤相关性肌病、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等混淆,通过上述常见表现及相关检查,可以帮助鉴别。
通常先就诊于内分泌科,如果需要交叉科室的治疗,可能会引导去神经内科、眼科。
控制甲亢是本病的治疗基础,治疗方法包括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包括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放射性 131I 治疗和手术切除甲状腺。随着甲亢的好转,肌病也可随之好转甚至痊愈。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针对肌病本身的治疗:
急性甲亢性肌病:伴有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治疗,伴有甲状腺危象时使用碘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慢性甲亢性肌病:适当加用维生素 B 和维生素 E 治疗。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期间出现低血钾应口服或静脉补钾。还应避免各种可能诱发低血钾的因素,如高糖饮食、过量运动、情绪紧张、感染、外伤等。
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根据情况选择糖皮质激素、环孢素 A、利妥昔单抗及眼眶照射治疗,必要时进行眼部手术。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新斯的明等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胸腺瘤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
需要,应根据医嘱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医院复查。比如,伴有低钾血症者要定期复查血电解质,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应定期复诊调整剂量。
要治愈本病,关键在于治愈甲亢,同时有效对症处理肌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甲亢只能缓解,有复发可能,不能彻底治愈。
放射性 131I 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治愈甲亢,能够提高治愈本病的可能性。
有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者要戒烟,出门要戴墨镜,夜间可抬高床头减轻眼部肿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
有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应注意避免各种诱发低钾血症的因素,包括不要吃大量甜食、不要喝大量甜饮料,避免暴饮暴食、过量运动、情绪紧张、感染等。
其他注意事项同甲亢患者,可直接点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一步了解详情。
本病患者在病情缓解、甲状腺功能正常,或彻底治愈后可以生育。
本病有一定遗传性,但后代并非一定会发病。
部分类型的甲亢性肌病有一定的诱因,避免这些诱因,对甲亢性肌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急性甲亢性肌病:可因严重感染、外伤和手术诱发。因此甲亢患者应注意避免感染、外伤。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时需告知医生自己患有甲亢,请医生权衡利弊、合理安排手术、加强术中监护。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与低钾血症有关,因此甲亢患者应注意避免诱发低钾,包括不要吃大量甜食、不要喝大量甜饮料,避免暴饮暴食、过量运动、情绪紧张、感染等。
甲亢突眼性眼肌麻痹:吸烟的人发生风险更大,所以要尽量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