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腺淋巴瘤,又称淋巴瘤性乳头状囊腺瘤、沃辛瘤、Warthin瘤,是一种由腺上皮构成的良性肿瘤[1]。
主要表现为在耳后、腮腺等部位能摸到圆形或椭圆形的无痛肿块,肿块多数不超过 3 cm ,摸起来光滑、柔软,时大时小。
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腺淋巴瘤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多数临床研究证实 79%~100% 腺淋巴瘤患者有长期吸烟史[2]。
腺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一般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但需要定期复查。
常见。
腺淋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腮腺(两侧面颊近耳垂处)极少数见于颔下腺以及其他小腺体,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约占全部腮腺肿瘤的 15%[3]。好发于50~70 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 6:1 [1]。
有研究表明,腺淋巴瘤的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大部分的腺淋巴瘤患者都有长期吸烟史[3]。
在腮腺(两侧面颊近耳垂处)和腮腺淋巴结处能摸到肿块。
若腺淋巴瘤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并发颌面部感染,呼吸道梗阻等疾病。
颌面部感染:会在口腔颔面部出现红肿、发热等症状,全身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烧、头痛等。
呼吸道梗阻:可能会出现喘气困难、咳嗽无力等症状。
腺淋巴瘤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腺淋巴瘤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长期吸烟的人群。
50~70 岁的中老年人,尤其是男性[1]。
不会。腺淋巴瘤不具有传染性。
不会。目前暂无明确证据表明腺淋巴瘤有遗传性。
首先,医生会询问病史(有无长期吸烟史),再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切片检查进行诊断,最后根据相应病理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确诊。
腺淋巴瘤和皮脂腺淋巴腺瘤二者由于名字相似,极容易混淆。
医生需要通过做皮损组织的病理活检,来进行诊断鉴别。
口腔颔面外科、口腔科。
手术切除是治疗腺淋巴瘤的唯一手段,[3]。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腮腺部分切除术。
由于肿瘤常位于腮腺部分,所以除了切除肿瘤以外,还会考虑切除肿瘤周围 0.5 cm 以上正常腮腺部分,以免出现新的肿瘤。
这种手术方式不同于剜除术,既能最大限度减少复发的风险,又能保留腮腺导管及大部分腮腺的功能。
若手术途中不慎损伤面部神经或组织,可能会导致面瘫、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咀嚼或味觉受到刺激时,面部会发红、出汗)等。
能。
绝大多数病例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后能彻底治愈,且术后恢复良好,一般不会影响正常生活质量和寿命[9]。
可能会,所以需要定期复查。
一般是由于术中一些微小病灶未切除干净导致的复发。
此外,有研究表明,吸烟是腺淋巴瘤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10]。
需要,尤其是吸烟人群更应该定期复查。
一般建议术后患者每 6 个月~1 年时间随访复查 1 次,具体听从医生安排。
因为腺淋巴瘤的病因病因尚不明确,所以难以预防,但可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