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铭甲普外科医师
许小兵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2月0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大网膜就像腹腔脏器的卫兵,有防御和保护功能,呈膜性结构,像帘子一样覆盖于小肠、结肠的前方,内含大量脂肪、淋巴组织。
当细菌或异物侵入腹腔,大网膜可将其消灭、包裹,当某一腹腔脏器发生炎症、损伤时,大网膜可迁移集中至病变处,形成屏障阻止病情扩散。
急性大网膜炎为大网膜的急性炎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大网膜炎又称特发性大网膜炎,为大网膜自身病变导致的。继发性大网膜炎为其他脏器病变波及大网膜后产生的炎症。
原发性急性大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的腹痛,由于大多数人的右侧大网膜较左侧更加宽大、肥厚,所以腹痛以右下腹或肚脐右侧多见。
疼痛部位有时可摸到肿块,可伴有发热,一般不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胃肠道症状。
继发性急性大网膜炎的症状与原发疾病相重叠,不容易分辨。
原发性急性大网膜炎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但多见于 40 岁以上,男女发病比例约 2:1。
原发性急性大网膜炎病因不明,文献报道多数病例与大网膜血管内血栓形成、栓塞相关,少数与出血、感染等相关,属少见的急腹症(急腹症:需要外科手术紧急处理的腹腔病症)。
继发性急性大网膜炎可以继发于所有其他急腹症,其中以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扭转、嵌顿疝等较为常见。
急性原发性大网膜炎和急性阑尾炎、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扭转、嵌顿疝等常见急腹症相比,缺乏标志性症状来鉴别,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而且因为相对少见,需要在排除其他疾病后,才考虑急性原发性大网膜炎的诊断。
对于确诊困难、病情危重的患者,甚至可能需要探查性的急诊手术方能诊断。急性继发性大网膜炎症状更加隐匿,一般都在急诊手术中确诊。
对怀疑急性原发性大网膜炎的患者,应常规检测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总数、比例升高。
影像学检查首选腹部 CT,对可触及腹部肿块的患者,B 超检查也很有意义。如果 CT、B 超发现与患者所指疼痛部位基本一致的大网膜内的炎症性病灶,结合白细胞升高等炎症表现,应高度警惕急性大网膜炎。同时,CT、B 超也有助于排除其他更为常见的急腹症。
原发性急性大网膜炎患者康复后需进一步检查,排查有无血液系统疾病、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均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早期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减轻粘连,恢复饮食后需减少食用糯米、年糕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急性原发性大网膜病因不明,但既往报道指出可能与体内其他部位炎症、凝血功能异常、血管病变等相关,积极排查并治疗这些基础疾病可能有助于原发性大网膜炎的预防。
急性继发性大网膜炎继发于其他急腹症,因而对其他急腹症的预防同样适用于预防继发性大网膜炎,例如,避免餐后奔跑、跳跃等剧烈活动预防肠扭转,积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腹股沟疝以预防溃疡穿孔、嵌顿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