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常青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4月01日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消化不良,在各级医院都比较常见。之所以称它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为患者经过各项检查后,没有发现可能导致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症状更多是来自于胃肠高敏感,更容易对小刺激产生异常感觉。
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舒服,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病情可以反复发作,而且程度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1]。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患者需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服用药物,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
根据临床症状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两个亚型:
多。本病在全球发病率约为 11%~29.2%,即全球每 1000 人中,就有 110~292 人患有本病[3]。
一般看消化内科、胃肠科,部分患者还需要看精神心理科。
餐后饱胀不适:餐后食物较长时间存留于胃中,出现胃胀不适的感觉;
餐后不适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进食后(平常餐量)饱胀不适或早饱(早饱的感觉让患者不能完成平常餐量的进食),每周发生数次[2]。其发生与胃肠动力障碍密切相关,因此治疗首选促动力药,如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消化酶胶囊等,一般预后良好[4]。
上腹疼痛综合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种类型,常见表现有中等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 一次,疼痛为间断性,且解大便或肛门排气后不缓解。但患者除上腹部以外的其他区域没有疼痛,胆囊或者 Oddi 括约肌功能没有障碍。
近年来还发现上腹疼痛综合征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抗焦虑药联合抑酸药治疗本病,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镁,效果良好[5]。
Oddi 括约肌是包绕在胆总管、胰管以及共同通道的肌肉,主要作用是控制胆汁、胰液的流动以及防止十二指肠内食糜反流进入胰胆管。
当 Oddi 括约肌功能发生障碍时,可能诱发疼痛、胆汁淤积、胰腺炎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如下「报警症状」时,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就诊和检查。
很可能不是。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并发症时,可以导致胃排空时间的延长,甚至出现食物在胃内的潴留。
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反酸、烧心、呕吐等表现,这些可能是糖尿病胃轻瘫(植物神经病变)所导致,需要详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
患者可能会因为上腹部不适而惧怕进食,长时间以后可能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重要时期的青少年,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正常发育。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长,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担心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惶惶不可终日,各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 。
有关系。老年人是消化不良症状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餐后胃肠道蠕动能力降低、排空延迟、消化腺体的分泌功能减退,因此在老年人群中消化不良的发生率增加[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长期存在,如果症状反复发生,需要考虑如下情况的可能性:
运动后马上吃饭不会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但在运动后,尤其是剧烈运动后,气息不顺畅,这时候进食,对胃肠蠕动也不如平静状态下稳定,这时对消化还是有影响的。
所以,在运动后,可以先喝一些运动饮料补充水分、糖分等,至于要消化一下的米饭、馒头、菜、肉类等,最好是休息一下再吃。
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决定运动后吃饭的时间,如果在运动后吃东西总是会出现不舒服的话,建议把运动和吃东西的时间间隔拉长。运动前的话,也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时间间隔,以免运动时出现胃肠不适。
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前,有必要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以下这些情况:
上述情况都需要通过胃镜检查来了解有无食管、胃、或者十二指肠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对于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是有必要的,目的是排除那些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其他疾病,避免延误病情。
功能性消化不良容易和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相混淆。常见的可以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疾病还包括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十二指肠肿瘤、慢性肝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等。上述疾病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类似,均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可通过胃肠镜、CT、核磁共振等检查加以鉴别。
携带近期胃镜、腹部超声、CT 、磁共振的报告单及近期查血和各项化验的结果:例如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等。
尽量在早上就诊,因为有些检查需要空腹才能进行,如血生化、胃镜、碳 13 呼气试验(主要用于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等。
通常来说,对于那些经过检查已经明确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没有需要立即急诊住院治疗的必要性。
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了门诊药物无法控制的症状,或者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营养不良,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同时存在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经过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调整,且服用了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道动力等相关的药物后,有一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仍然没有缓解,而且还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一系列精神心理症状,这时进行精神心理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减少上述症状的复发频率[6]。
在许多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是长期存在或者是反复发生的。经过个性化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相当多的患者再次受到饮食、生活规律、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因素的影响时,可能会有上述症状的波动和复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