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也就是基本没什么感觉;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微的症状;也有人在确诊后,可能未按照医嘱用药,长期治疗效果不明确而出现情绪问题。主要的症状如下:
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可出现口腔异味、嗳气、反酸、上腹痛、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老年患者可同时存在胃食管反流病 [3]。
心理问题:长期因为慢性胃炎所致的消化不良患者,还会可能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
要注意的是,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的轻重跟胃镜下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也就是说,如果患上了慢性胃炎,不能单凭症状是不是严重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最主要的还要看胃镜和病理的检查结果 [3]。此外,有些慢性胃炎的人可能在经历一些情绪困扰,在关注症状缓解的同时,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冥想、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解决情绪困扰。家人的理解与关爱对患者情绪恢复也有很大帮助。

慢性胃炎可能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一般不会有严重的后果。
慢性胃炎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稳定,特别是不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但是,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溃疡发生或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少数出现上皮内瘤变(即原来所说的不典型增生)等病情变化,极少数患者可能进展为胃癌,且癌变多发生在溃疡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基础上
[1]。
所以,如果诊断为慢性胃炎,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要定时定量服用,不要觉得没有不舒服就忽略了正规治疗。
慢性胃炎会癌变吗?
可能会。
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年癌变率为 0.1%,即每年 1000 个慢性胃炎患者里可能有 1 个患者癌变
[4]。
但我们不必为此有额外担心,原因如下:
中国的慢性胃炎诊断有过度倾向,只要做胃镜就会有慢性胃炎诊断。实际上,一般只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才有标准意义上的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几率虽然比正常人群要高,但患者实际发生胃癌的比例其实还是比较低。
及早规范治疗,就能控制病情发展,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发生癌变,需要经过以下漫长的发展过程: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 胃癌
只要我们在病情早期及时干预,就能最大限度预防癌变。
千万不要拖延,当出现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时,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进一步向胃癌的方向发展,因此建议: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尤其是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建议遵医嘱定期进行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对于存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须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认,证实后需尽早采取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