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是什么?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 - 胃反流、药物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等 [1]
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饱胀、嗳气、上腹痛等。治疗方面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一般病程较长,治疗较为缓慢,但多数患者症状可以消除。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吗?
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
可以肯定的是,慢性胃炎患病率不低于当地人群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慢性胃炎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但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 [2]
慢性胃炎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 根据病因与病理学表现,可以将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3]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出现充血水肿,黏膜皱襞肿胀;
    •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为化生性萎缩性胃炎、胃萎缩,除了有炎症表现外,还会出现胃黏膜变薄、上皮细胞类型改变等情况。
  • 根据胃炎发生部位,又可以将慢性胃炎分为胃窦炎、胃体炎、胃窦为主的全胃炎、胃体为主的全胃炎(顾名思义,疾病名称就可以展现疾病的发生部位,如胃窦炎是发生在胃窦的慢性胃炎;胃体炎是发生在胃体部位的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慢性胃炎属于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一般选择去消化内科就诊即可。
    更多

    慢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也就是基本没什么感觉;部分患者可能有轻微的症状;也有人在确诊后,可能未按照医嘱用药,长期治疗效果不明确而出现情绪问题。主要的症状如下:
  • 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可出现口腔异味、嗳气、反酸、上腹痛、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老年患者可同时存在胃食管反流病 [3]
  • 心理问题:长期因为慢性胃炎所致的消化不良患者,还会可能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

  • 要注意的是,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的轻重跟胃镜下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也就是说,如果患上了慢性胃炎,不能单凭症状是不是严重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最主要的还要看胃镜和病理的检查结果 [3]
    此外,有些慢性胃炎的人可能在经历一些情绪困扰,在关注症状缓解的同时,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冥想、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解决情绪困扰。家人的理解与关爱对患者情绪恢复也有很大帮助。
    image
    慢性胃炎可能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一般不会有严重的后果。
    慢性胃炎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稳定,特别是不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但是,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导致溃疡发生或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少数出现上皮内瘤变(即原来所说的不典型增生)等病情变化,极少数患者可能进展为胃癌,且癌变多发生在溃疡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基础上 [1]
    所以,如果诊断为慢性胃炎,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要定时定量服用,不要觉得没有不舒服就忽略了正规治疗。
    慢性胃炎会癌变吗?
    可能会。
    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年癌变率为 0.1%,即每年 1000 个慢性胃炎患者里可能有 1 个患者癌变 [4]
    但我们不必为此有额外担心,原因如下:
  • 中国的慢性胃炎诊断有过度倾向,只要做胃镜就会有慢性胃炎诊断。实际上,一般只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才有标准意义上的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发生癌变的几率虽然比正常人群要高,但患者实际发生胃癌的比例其实还是比较低。
  • 及早规范治疗,就能控制病情发展,尽可能地规避风险。
  •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发生癌变,需要经过以下漫长的发展过程: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 胃癌

  • 只要我们在病情早期及时干预,就能最大限度预防癌变。
    千万不要拖延,当出现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时,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进一步向胃癌的方向发展,因此建议:
  •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尤其是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建议遵医嘱定期进行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 对于存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须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认,证实后需尽早采取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 更多

    慢性胃炎的原因是什么?

    慢性胃炎的病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通常情况下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 外源性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饮酒、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饮食和环境因素等 [1,2]

  • 内源性病因:年龄、胆汁反流、慢性肝病、糖尿病、免疫紊乱、遗传、精神压力等。


  • 慢性胃炎与心情不好、精神紧张、工作压力有关系吗?
    有一定关系。
    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这是由于紧张、焦虑、激动、暴躁、忧伤等负面情绪可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诱发慢性胃炎或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会不会有遗传?
    一般不会。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具有遗传性。

  •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饮食、环境及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也就是说和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不属于我们常说的那类遗传性疾病。有慢性胃炎家族史的人不一定都会得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常见于哪些人群?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易出现慢性胃炎 [1]

  • 生活习惯不健康者:如吸烟、嗜酒、熬夜、过度疲劳等 [1]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糖皮质激素(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等;

  • 有慢性胃炎家族史的人群: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遗传有关,因此有阳性家族史者更易患病 [5]

  • 精神压力大或心理素质较差的人群:精神压力较大者可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更易诱发本病。


  • 慢性胃炎是「吃出来」的病吗?
    不完全是。
    胃肠道疾病容易受饮食的影响,但慢性胃炎也不完全是「吃出来」的病。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年龄、饮食、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1,4]
    慢性胃炎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什么关系?
    不足 20% 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可发生消化性溃疡,也就是说每 100 个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不足 20 人:以胃窦炎症为主者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多灶萎缩(一般会在检查单上有所体现)者易发生胃溃疡。
    查看慢性胃炎相关内容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没有症状,有点便秘

    就医及用药情况:无

    需要解答的问题:怎么治疗

    14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早上肚子不疼咕噜咕噜叫 上厕所会拉稀 肚子也不疼 上厕所就会拉稀每次拉的不多

    就医及用药情况:没有用药

    需要解答的问题:7号因为嗓子红肿去看过,吃了头孢和蒲地蓝,今天嗓子已经明显好转,今天肚子不疼会拉稀也放屁,最近两天因为嗓子不好没胃口没太吃东西

    7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祝医生您好,我是两周之前吃饭前和饭后一直感觉腹胀,饭量没有减少肚子胀气很大很难受,放屁和便后就感觉轻一些,并且有时的感到肠有些疼痛,大便有时不成型,前几天去看医生判断是消化不良,但是吃了开的药(下图中有)病情没有一点缓解还是胀气,做了腹部彩超没有什么问题,请问应该吃些什么药改善,要继续做胃肠镜检查吗?

    就医及用药情况:

    需要解答的问题:

    4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