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梁培禾

梁培禾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尿石症是什么?

尿石症,又称为尿路结石,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的总称,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

尿路结石一般在肾和膀胱内形成,形成肾结石和膀胱结石,如果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停留在输尿管和尿道,分别会导致输尿管结石和尿道结石。

尿路结石可导致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甚至损伤肾功能。

不同的尿路结石处理方法不同,包括保守治疗、体外碎石、手术切开取石等。平时适当多饮水、多运动,有助于预防尿石症。

泌尿系统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泌尿系统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组成。尿液由肾脏生成,经输尿管输送至膀胱,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脏形似蚕豆,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尿液从肾小盏汇入肾大盏,最后经过肾盂进入输尿管。肾小盏、肾大盏和肾盂统称集合系统,起到收纳尿液的作用。

泌尿系统的功能在于排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症状

尿石症有哪几种类型?

  • 按照尿石形成的原因,可以将结石分为原发性结石和继发性结石两大类。原发性结石一般找不到明确的原因,也称为特发性结石。继发性结石则可以找到其形成的原因,可根据病因分为代谢性结石、药物性结石,以及梗阻、感染、异物等形成的结石。

  • 按照尿石所在的部位,可以将结石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两大类。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下尿路结石则包括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 按照尿石的成分,可以将结石分为含钙结石和不含钙结石。

  • 按照尿石的活动性可将结石分为代谢活动性和代谢非活动性结石两大类。

  • 按结石的纯度可以将结石分为单纯结石和混合结石。前者只含有一种成分,但事实上真正的纯结石是很少的,后者含有多种成分。

  • 按照 X 线检查是否显影,可分为阳性结石(不透过 X 线,X 线尿路平片可显影)和阴性结石(透过 X 线,X 线尿路平片不显影)。

尿石症患者中不同成分的尿路结石分别有什么特点?

  • 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原因尚不明确,特点是质硬,粗糙,不易碎,呈桑葚样,X 线检查易显影。

  • 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与尿路感染和梗阻有关,易碎,粗糙,常呈鹿角形,X 线检查可见多层显像。

  • 尿酸结石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质硬,光滑,多呈颗粒状,纯尿酸结石X 线检查不易显影。

  • 胱氨酸结石是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所致,质硬,光滑,X 线检查也不易显影。

尿石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 疼痛:肾、输尿管结石主要表现为腰痛,可分为钝痛和绞痛两种情况。肾盂内的较大结石及肾盏结石,由于结石活动不大,往往表现为腰部酸胀或持续性钝痛(疼痛不太尖锐,尚可忍受,感觉疼痛位置较深)。如果是小结石,因为活动度大,可以经常刺激肾盂或输尿管,或者导致输尿管梗阻,而引起阵发性绞痛。膀胱结石的疼痛部位常在耻骨上或会阴区,常由活动引起或加重。尿道结石的主要症状是排尿时尿道疼痛,并放射至阴茎龟头。

  • 血尿:分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后者多见,特点是先有疼痛而后有血尿,活动后加重。

  • 恶心、呕吐:由于输尿管和胃肠道有共同的神经支配,结石往往同时导致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

  • 尿频、尿急、尿痛(结石伴感染或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结石伴感染时,可有尿急、排尿次数增多、尿痛及尿中有脓细胞等表现,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 排尿困难:排尿中断多见于膀胱结石,改变排尿姿势后又可继续排尿。排尿过程中突然发生梗阻、疼痛,并向阴茎头放射,或点滴状排尿见于尿道结石,严重的会发生急性尿潴留及会阴部剧痛。

  • 并发症表现:可出现畏寒、发热、寒战、腰部包块等症状,结石堵塞可引起严重的输尿管和肾盂积水,患者腰部出现包块,且伴有压痛及叩击痛。

  • 少尿、无尿:双侧上尿路结石,或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引起严重或完全性梗阻时,可致少尿(每日尿量少于 400 mL)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 100 mL)。

尿石症会导致肾衰竭吗?

  • 如果结石没有引起尿液排出障碍、梗阻能够及时解除,肾功能一般不会受影响。

  • 如果结石位于肾脏(肾盂),多不会造成梗阻,短时间内对肾功能影响不大。

  • 如果结石位于输尿管,即容易造成梗阻,尿液排出不畅,最终会引起肾脏盂盏积液,压力增高,导致肾实质逐渐萎缩变薄,整个肾变成一个大水囊,这种情况下,梗阻一侧肾功能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如果结石发生于双侧输尿管,就可能造成肾功能衰竭;如果是双侧上尿路急性、完全性梗阻,则很快会发生肾功能损害,出现肾衰竭表现,但肾脏积水可能并不明显。

  • 如果是尿道的梗阻,因为有膀胱的缓冲作用,短时间不会造成肾功能损害。

  • 如果合并感染等并发症,会加速肾功能的损害。

尿石症会引起泌尿系肿瘤吗?

一般不会。但如果结石在泌尿系长期嵌顿,随着结石活动或输尿管蠕动,刺激、损害所在部位的组织黏膜,导致黏膜感染增生,反复增生可导致息肉形成,偶可出现恶性增殖,导致肿瘤发生。

病因

尿石症是如何产生的?

尿路结石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 尿量减少:由于饮水少或其它原因导致尿量减少,会导致尿液中形成结石的盐类和有机物质浓度升高,容易形成结石。

  •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会导致晶体粘附尿道,一些细菌还使尿液的酸碱度升高,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人体内的钙、草酸等代谢异常,使形成尿结石的物质排出增多。

  •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海绵肾等尿路畸形):尿路任何部位狭窄、梗阻或憩室都会导致尿液滞留,进而导致晶体沉积或继发感染,容易形成结石。

  • 遗传性疾病:胱氨酸尿症、家族性黄嘌呤尿等遗传性疾病可能促使家族性尿结石发病率增高,这可能与基因有关。

  • 职业及所处地理环境、气候:高温作业、飞行员、外科医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发病率较高,此外,山区沙漠、热带及亚热带发病率较高。

  • 饮食和营养:饮食中动物蛋白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增加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另外脂肪、嘌呤、草酸、钙磷等微量元素都会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

  • 药物相关因素:药物引起的肾脏结石占所有结石的 1%~2%,一类是磺胺、氨苯蝶啶、茚地那韦等,本身就可在尿液中形成结石,另一类是乙酰唑胺、维生素 D 等,可以影响其他结石成分的代谢。

尿石症好发于哪些人?

尿石症病人的年龄高峰在 25~40 岁之间,女性有两个高峰,即 25~40 岁及 50~65 岁,第二个高峰可能与女性绝经及骨质疏松有关。此外,2%~3% 的结石患者是 2~6 岁的儿童,这常与尿路感染、先天畸形,营养及饮食习惯有关。

男女患该病比例约为 3.1~9.46/1,男性多于女性。

此外,地域、种族、饮食、遗传环境、职业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结石等发病率。

诊断

尿石症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 全面的体格检查:如肾结石疼痛发作时可有肾区叩击痛,前尿道结石可在尿道外查体查到。另外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排除其他引起腹痛的疾病,如阑尾炎、宫外孕、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

  •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检查(判断有无血尿或晶体尿)、尿培养(感染性尿结石病人的细菌培养呈阳性),以及钙、磷、尿酸、草酸等电解质水平,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判断尿路结石与代谢状态的关系。

  • 影像学检查:包括 B 超、腹部平片(X 线检查)、静脉尿路造影(IVU)、CT 扫描、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造影、磁共振水成像(MRU)、放射性核素等,可以明确结石的大小、分布特点,及尿路解剖形态等相关信息。

  • 肾动态显像(ECT):可以帮助明确两侧肾脏各自的功能。

  • 内镜检查:包括肾镜、输尿管镜和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时,借助内镜可以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治疗。因其为有创性操作,一般不作为单纯的检查手段,更多结合激光、气压弹道等用于结石的碎石取石治疗。

尿石症为何要做超声、腹部平片及 CT 检查?

超声检查简单、便宜、方便,可以发现 2 mm 以上的结石,还可以同时了解尿路的扩张积水程度,观察肾实质、前列腺等情况,初步寻找结石形成的诱因及并发症。

但是由于肠道气体等干扰,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敏感性较低。超声可作为泌尿系统结石常规检查方法,尤其是肾绞痛时的首选检查方法。

不同于肿瘤等其它疾病,结石的密度通常较大,对于腹部平片等影像学检查,灵敏度较高,不仅能够确定结石的有无,有助于确立诊断,而且还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结石的位置、特点、形态,确定是否需要治疗,并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所以,腹部平片是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尿石症的常规检查。而且,正侧位腹部摄片还能够显示腹内其它钙化阴影,如胆囊结石等疾病。

此外,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在腹部平片基础上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摄片,可了解肾盂肾盏及输尿管解剖形态,发现结石位置,分辨钙化灶和结石,同时,还可大致上了解两侧肾脏的泌尿功能状态。

但是其检查程序稍繁琐,急性梗阻时可能显影不良。此外,由于造影剂对肾脏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肾功能不全时不能使用。

CT 分辨率高于腹部平片,解决了腹部成像重叠等问题,不受肠道气体干扰,可发现 1 mm 的结石。由于有的结石属于 X 线透光结石(不能在普通的 X 线腹部平片检查中发现),CT 对其中绝大多数也可显示。

此外,如果需要了解结石与尿路的关系、梗阻情况、两侧肾代谢功能以及结石周围的局部因素情况,还可进行 CT 增强扫描和尿路成像(CTU),能够提供整个尿路的三维立体图像,更加准确的提示病变情况。

尿石症患者拍片子为什么可能会看不到结石?

泌尿系 X 线检查能发现 95% 以上的结石,但若结石过小,有肠道气体干扰,或者结石为 X 线透光类型(结石钙化程度不高),比如纯的尿酸结石及基质结石,这时往往需要借助超声、CT 或者泌尿系造影等检查来明确。

鹿角形肾结石是什么?

鹿角形肾结石是指充满肾盂或至少一个肾盏的结石。

部分性鹿角型结石仅仅填充部分肾集合系统,而完全性鹿角型结石则填充整个肾集合系统,常见于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由于结石长期存在肾盂、肾盏内,可破坏肾盂及肾盏结构,甚至可使患者肾功能减退。

尿石症的患者做尿路结石成分分析有什么意义?

肾结石有多种类型,而且多数是混合型的,结石分析不仅可以确定结石成分,也为制定结石合理的防治措施和选择溶石疗法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也可以根据结石类型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复发。

治疗

尿石症应该看哪个科?

泌尿外科或普通外科。

尿石症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保守疗法:即药物排石疗法,详见下文。

  • 病因治疗:能找到明确结石病因的患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只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原有的尿路结石会自行溶解消失。

  • 体外碎石治疗:通过 X 线或 B 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粉碎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 腔内手术治疗:利用经皮肾镜、输尿管硬镜或纤维软镜、膀胱镜等内窥镜,结合激光、气压弹道等碎石取石。

  • 手术切开取石:可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开肾盂、输尿管等取出结石。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现在大多数尿路结石已经不需要开放手术治疗,但对于其它治疗无效或结石导致局部解剖结构严重破坏、周围粘连严重、需要肾(部分)切除时,有时仍需选择开放手术治疗。

在诸多治疗方式中,需要权衡各种利弊才能找到一种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体检查出肾结石但是无症状,该怎么办?

经常有患者因为体检发现肾结石来医院就诊,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引起梗阻、感染、积水、有无肾功能受损及患者的年龄、体质等全身情况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无论那种情况,都应该咨询专业医师,明确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进行相应治疗,以避免结石增大或导致肾积水、感染、肾功能下降等并发症。

一般而言:

  • 直径 < 0.4 cm、光滑的结石,绝大多数都能自行排出。
  • 结石直径不超过 0.6 cm 的,没有梗阻或感染等结石并发症的,也可以暂不处理,但应进行严密观察随访。
  • 结石 > 0.6 cm 的,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尿石症患者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药物排石疗法?

  • 结石直径 ≤ 0.6 cm;

  • 结石表面光滑;

  • 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

  • 结石未引起尿路完全梗阻,停留部位少于 2 周;

  • 特殊成分的结石,如尿酸结石和胱胺酸结石,推荐药物排石疗法;

  • 作为腔镜碎石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治疗。

尿石症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 缓解疼痛的药物:肾绞痛诊断明确以后,就可以用止疼药来缓解症状。这些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阿片类药物。

  • 促排石药物:主要通过舒张泌尿道的平滑肌起作用,促进排石的同时也可缓解平滑肌痉挛导致的疼痛。

  • 溶石药物:尿酸和胱氨酸这两种成分的结石都是在酸性情况下形成的,所以通过大量喝水 (使 24 小时尿量维持在 3 000 毫升左右) 以及服用碱性药物,有可能使这些结石溶解并排出。碱化尿液的药物有枸橼酸钾、枸橼酸钠、重碳酸钠等,同时配合服用别嘌呤醇 (针对尿酸)和青霉素胺 (针对胱氨酸)。

尿石症治疗时采用的微创手术是怎样的?

大众熟知的尿路结石微创手术通常是指腔内手术,通过尿道或经皮穿刺把手术器械放入泌尿系统腔道内进行操作。

要进行这种手术,各种微创设备必不可少,这些设备包括摄像成像与显像系统、液电碎石器、超声碎石器、激光碎石器械以及膀胱镜、输尿管镜、肾镜等泌尿外科专用手术器械。

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和技巧的改进,现在绝大多数的结石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而且,随着输尿管软镜的广泛应用,一些输尿管上段、肾盂内的结石也可以通过软镜在腔内解决,经皮肾镜手术已有被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取代的趋势。

微创手术降低了出血风险,创伤更小,未来的尿路结石手术也将更加安全。

尿石症患者哪些情况可以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

研究已经证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安全、无痛而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大多数上尿路结石都可以采用此方法。具体碎石效果与结石的部位、大小、性质、是否嵌顿等因素有关。

对于直径 < 2.0 cm 的肾结石,或者 < 1.0 cm 的输尿管上段结石 ,如果具有正常肾功能,没有体外碎石禁忌,可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碎石成功率较高。

而如果结石体积过大,则常需多次碎石,残留结石率较高,清除时间长。此外,多次碎石还可能对局部组织造成损伤,所以一般不超过 3 次。

需要注意的是,结石成分及具体位置对碎石效果造成影响,如胱氨酸、草酸钙结石质硬,不易粉碎,肾下盏结石不易排出等。

尿石症患者哪些情况不适合做体外冲击波碎石?

如果同时有以下情况,则不应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包括:结石远端尿路梗阻、妊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安置心脏起搏器、血肌酐水平升高(≥ 265 μmol/L)、急性尿路感染、育龄妇女输尿管下段结石等。

另外,由于技术原因,过于肥胖、肾位置过高、骨关节严重畸形、结石定位不清等情况下也不宜选用此法。## 尿石症患者哪些情况适合做经皮肾镜取石手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经腰背部细针穿刺直达肾盏或肾盂,扩张后建立通道,放入肾镜,直视下碎石取石,对于较大的结石还需要用机械、超声或激光、气压弹道等方法粉碎结石后再取出,取石后常残留结石碎末,要放置肾造瘘引流管或双 J 管引流。

此方法适用于直径 > 2.0 cm 的肾结石,或者体外冲击波或输尿管镜治疗失败的肾、上段输尿管(第 4 腰椎以上)结石。

特殊病人的肾结石,如:肥胖病人、合并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或输尿管狭窄、马蹄肾、孤立肾、移植肾、无萎缩、无积水肾结石,也可以选择此术式。

肾结石患者在哪些情况下不适合做经皮肾镜取石术?

  • 未纠正的全身出血性疾病;

  • 严重心脏疾病和肺功能不全,无法承受手术者;

  • 未控制的糖尿病和高血压者;

  • 盆腔游走肾或重度肾下垂者;

  • 脊柱严重后凸或侧弯畸形;

  • 服用阿司匹林、华法令等抗凝药物者,需停药 2 周,复查凝血功能正常才可以进行手术;

  • 尿路感染未获控制,或者结核肾;

  • 合并肾脏畸形等问题,需同时矫治者;

  • 肾后型结肠;

  • 孕妇;

  • 潜在的肾肿瘤患者。

尿石症患者做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前,为什么有的人要先做肾穿刺放造瘘管?

肾穿刺造瘘术是在超声等影响学设备引导下置入肾穿刺引流管,使肾尿流暂时改道,尿液经造瘘管流出,缓解肾内压力,第一时间解除梗阻,这种方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肾功能。

通过对引流尿量、尿生化的观察,可以判断梗阻肾的功能情况,待病情稳定后施行手术解除梗阻。通过放置造瘘管可以在引流期间准确了解梗阻肾的尿量等情况,监测肾功能变化,不仅有利于肾脏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还有助于指导进一步治疗。

此外,有时患者病情不允许长时间手术,一次手术不能完全取尽所有结石,或者术中出现出血、感染性休克等问题,可留置肾造瘘管,病情平稳后二期再通过这个通道进行碎石或取石手术。

尿石症患者做肾穿刺造瘘会有什么风险?

肾穿刺需在超声引导下,先将一根细针从腰背部刺入肾脏集合系统,然后逐渐扩张,形成通道,一般来说比较安全,但由于肾脏位置特殊,血供丰富,所以穿刺时有一定的手术风险:

  • 出血、肾周血肿、血尿:肾穿刺造瘘术后一般都有轻微出血, 以肉眼血尿多见,少数病人由于血管损伤发生严重出血, 需要输血、选择性血管栓塞, 甚至手术止血。

  • 感染、发热:造瘘的病人都有感染的可能。

  • 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造瘘管可能发生堵塞、移位或者拔除困难,若需要长期留置造瘘管,一般 1 个月左右须更换导管 1 次。

  • 损伤邻近脏器:胸膜损伤可造成气液胸,但少量气液进入胸腔, 人体可自行吸收;肠道损伤可导致肠瘘;血管损伤可导致严重出血等。

  • 肾集合系统穿孔和撕裂伤、肾脏穿通伤:由于穿刺多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定位引导,刺入的方向、深浅不同,有可能发生肾集合系统穿孔和撕裂伤、肾脏穿通伤,必要时还需置入双 J 输尿管支架。

  • 其它可能发生的风险:如尿外渗、迟发出血等。

尿石症患者在留置肾穿刺造瘘管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 有效固定防止脱落。病人应注意保持造瘘管松弛,以免在翻身或活动时将引流管挣脱。下床活动时拿好引流袋并低于造瘘口,以防尿液返流,引流袋应每天更换 1 次。

  • 有的病人常感觉肾区疼痛不适,若血尿加深或转清时间延长,说明造瘘管插入过深,则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调整造瘘管。

  • 造瘘口的护理。敷盖造瘘口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如有污染、渗透应及时更换。

  • 肾造瘘管拔除后的护理。应在拔管前 24 h 将其夹闭,若无不适可拔管,如有肾区胀痛可放开夹闭 3~4 h 再行夹闭。若拔管后造瘘口有尿液流出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更换敷料。

尿石症患者在术后为什么要放置双 J 管?

双 J 管两端外形与猪尾相似,因此也叫双猪尾巴管,一端盘在肾盂,走行在输尿管内,另一端在膀胱输尿管开口后,挂在膀胱内,留置双 J 管可以让输尿管通畅,避免尿路粘连,此外,也有利于结石碎末随尿液排出。

尿石症患者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放置双 J 管?

  • 输尿管粘膜明显水肿或有出血;

  • 输尿管损伤或穿孔;

  • 伴有息肉形成;

  • 伴有输尿管狭窄,或取石同时行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

  • 较大结石碎石后碎块较多,需待术后排石;

  • 碎石不完全或碎石失败,术后需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 伴有明显的上尿路感染。

肾结石也可以做输尿管镜吗?

输尿管镜分为硬镜和软镜两种,在软镜广泛应用之前,输尿管镜一般多指硬镜,质地硬,不可弯曲,逆行插入输尿管,容易发生输尿管损伤,尤其是当输尿管有狭窄、粘连或炎症时,可能发生输尿管撕裂,甚至拉断。

此外,即使经过输尿管插入肾盂,由于不能弯曲,大多结石难以观察和进行碎石操作。所以,长期以来,输尿管镜仅限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但近年来,随着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发展,可弯曲软镜可在输尿管内根据需要弯折,避免对输尿管造成过度牵拉,进入肾盂后,可以弯曲寻找藏于不同肾盏的结石,因此,可以同时处理输尿管上段和肾内结石。

而且,对于马蹄肾、肾功能不全、碘过敏等患者,输尿管软镜处理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优势更加突出。

尿石症患者的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是怎么做的?

膀胱结石多可以经尿道置入膀胱镜进行治疗,通过微创成像系统,相当于在直视下处理结石。

对于直径 < 2~3 cm 的结石,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应用碎石钳机械碎石,较大的结石还需要利用气压弹道、激光等手段碎石,将结石碎成足够小的碎末后再用冲洗系统冲出。

肾结石在哪些情况下只能做开放手术?

在以下情况下,应选择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

  • 体外碎石或腔镜手术作为肾结石治疗方式时存在禁忌证;

  • 体外碎石或腔镜手术治疗失败,或出现并发症需开放手术处理;

  • 存在同时需要开放手术处理的疾病,例如肾脏内集合系统解剖异常、漏斗部狭窄、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或狭窄、肾脏下垂伴旋转不良等。

鹿角形肾结石应该怎么治疗?

对于体积小的鹿角形肾结石,如果符合条件,可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从病人的腰背部建立一个通道进到肾脏内进行取石,即经皮肾镜取石术,而且,由于这类结石分布在各个肾盏,往往一个通道难以清除所有结石,这就需要建立第二、第三条通道,进行多通道碎石取石术,这时手术就要分期进行,对肾脏和周围组织损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病情,结合医师经验制定手术方案。

孤立肾长了结石也能做经皮肾镜手术吗?

孤立肾患者的特点在于由于代偿性肾增大,皮质变厚,所以,如果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在建立通道时更容易出血,而且一旦出现并发症,患者很容易发生肾功能不全,所以手术常常需要分期进行,1 期建立通道,待通道成熟以后,再 2 期取石,尽量保护肾功能。

尿石症患者术后哪些情况需要定期复查?

尿石症患者术后都应定期进行复查,但复查的频度根据不同病情有所不同。病情复杂、结石复发频率较高、治疗后还有结石残留或者存在明显诱发结石因素的患者,需要更为频繁的复查随访,可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

尿石症患者在怀孕期间突发结石绞痛该怎么办?

怀孕期间发生尿路结石应首选超声检查诊断,也可以做核磁共振检查,尽量避免 X 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CT)。

在对结石的处理上,禁止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需要根据结石大小、梗阻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结石较小、没有引起严重肾功能损害的,可以先采用多饮水、适当增加活动量、利尿、解痉和抗感染等措施进行综合排石治疗,有些情况下,可先插入双 J 管,恢复输尿管的通常,等分娩后再处理结石。

无论哪种情况,都应该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image

生活

尿石症患者做输尿管镜检查或碎石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 多饮水:输尿管镜检查 / 碎石术后应加大饮水量,使排尿量增多,起到内冲洗的作用。

  • 注意体温变化及有无腰腹疼痛: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有可能会导致逆行感染,注意防止出现术后感染或相关并发症,如果发现体温升高,或腰腹部胀痛,应及时咨询医生。

  • 保持导尿管通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求助医生。

  • 一般输尿管镜检 / 碎石术后会留置双 J 管,术后应注意尽量不要憋尿或剧烈运动,这样容易引起血尿、腰部不适,还应注意根据医嘱,定期拔除双 J 管,以避免引起继发结石等并发症。

尿石症患者在体内留置双 J 管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 不能憋尿:因为留置双 J 管后肾盂和膀胱通路完全开放,没有正常输尿管末端的抗反流机制,所以,长期憋尿不仅会导致尿液反流引起泌尿系感染,而且,会导致肾盂内压力增高,进而影响肾功能。

  • 多饮水:多饮水形成大量尿液,可以起到冲洗作用,避免管壁结石形成。

  • 避免剧烈活动:剧烈活动可能造成双 J 管在输尿管内发生移动脱位,或者与周围组织摩擦导致出血。

  • 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严重血尿、腰痛、反复发热等情况,或者发现双 J 管脱出尿道口,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 一定注意按时拔除双 J 管:留置双 J 管后一定按照医生要求及时拔除,留置时间过长会导致管壁结石生长,粘连周围组织,导致难以拔除,所以务必按要求提前预约拔管。

尿石症病人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

  • 大量饮水: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减少晶体沉积,也有利于结石排出。除白天多饮水,夜间应增加饮水 1 次,使尿液呈稀释状态,减少晶体形成。成人 24 小时尿量应保持在 2 000 mL 以上。

  • 调节饮食:一味减少含钙食物的摄入量,反而会增加结石发病率,因此,一般情况下,牛奶、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可以正常摄入。但是服用钙剂补钙,可能导致体内钙浓度变化过大,促进结石的生成。草酸盐结石的病人应限制浓茶、菠菜、番茄、芦笋、花生的摄入。高尿酸的病人应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经常检查尿 pH,使尿 pH 保持在 6.5 左右,可有效预防尿酸和胱氨酸结石。

  • 特殊性预防:如草酸盐结石的病人可以口服维生素 B6,减少草酸盐排出,口服氧化镁可增加尿中草酸溶解度。尿酸结石的病人可口服别嘌呤醇和碳酸氢钠。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须摘除腺瘤或增生组织。有尿路梗阻、尿路异物、尿路感染或长期卧床的,应及时处理病因,避免结石发生。

预防

尿石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 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以保证夜间有足够尿量,尤其是体力工作者或高温作业的人更要喝更多的水,而不是在等到感觉口渴时再饮水。

  • 适当增加饮食中的纤维素,减少食盐、精糖、蛋白质的摄入量,少吃动物内脏及油腻食物。

  • 适当活动,因为长时间不活动,可增加尿中晶体成分的沉淀机会而形成结石。体育活动可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即便是因病卧床的病人也应勤翻身。

  • 定期常规体检,行泌尿系 X 线或超声检查,也能够早期发现或排除泌尿系结石。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