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扑动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词条作者
任普圣

任普圣麻醉科医师

审核专家
阴大伟

阴大伟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心室扑动是什么?

心室扑动又称室扑,是致死性的心律失常的一种,往往伴发在心室颤动前,发生室扑时可迅速由室扑转变为心室颤动,也可发生在室性心动过速之后与心室颤动交错出现,最终导致心脏骤停。因此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常常一同叙述。

总结来说,心室扑动实际上就是心室快速却微弱的无效收缩,可作为致死性心律失常-室颤的前奏。而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需积极治疗。

症状

心室扑动发作后,患者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 心室扑动一般起病比较急,且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很快进展至室颤。

  • 心室扑动一旦发生,患者可表现为突发的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发绀(嘴唇或皮肤发紫),最终将导致死亡。

  • 体检时可发现心音消失,大动脉的搏动也消失,血压测不到、瞳孔散大等表现。

病因

心室扑动的病因有哪些?

  • 心室扑动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并发心功能不全时也可发生。

  • 此外,对于先天性离子通道疾病,如长 QT 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短 QT 综合征等,也可发生室扑。

  • 严重的缺氧缺血、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电击伤、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抗心律失常药物服用不当、机体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高钾)等,均可导致室扑。

上述这些人群都是心室扑动的高危人群。

诊断

心室扑动确诊时,需做哪些检查?

如果怀疑心室扑动,为进一步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心电图的测定。

同时由于该病进展迅速,且可致死,所以临床上很难记录全导联心电图,一般是在急救中,给予心电监护,根据心电监护的导联表现即可确诊。

心室扑动的确诊心电图表现是什么样的?

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突发的意识丧失等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室扑,并立即给予救治。但确诊仍需依靠心电图检查的结果。心室扑动的心电图表现如下:

  • 频率极快,通常约 300 次/分。

  • 因为心室率快,常常无明显的 T 波和 P 波或心房活动的证据。

  • 在 QRS 波之间无等电位间隔。仅见相对规则、振幅相等的正弦样波。(如下图)

image

图片来源:教科书
治疗

心室扑动可疑时,一般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由于心室扑动多突发晕厥,一般需急诊救治。也可以就诊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

心室扑动发作后,应该如何处理?

一旦发现有人晕厥倒地意识丧失后,应立即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迅速建立循环,以防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总的原则是按照心肺脑复苏的原则进行,并及时给予电复律治疗。

首先检查是否存在颈部大动脉(脖子侧前方)的搏动,同时拨通 120 急救电话寻求医疗救助。用手指指腹触摸脖子侧前方,感知有无动脉搏动,若此时无法触及颈部动脉搏动,应毫不犹豫地开始心肺复苏(CPR),如果所在场所具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那么在按压的同时请求他人协助进行早期电除颤。

有研究表明越早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和 AED,患者复苏的成功率越高,尤其是 AED 的使用,每延迟除颤 1 分钟,患者生存的可能性降低 7%~10%,因此在公共场所普及和实施公共场所除颤 (PAD) 方案将有助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对于医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事件,现场目击者是否有能力进行初级心肺复苏是减少心脏骤停患者死亡率的重要环节,即使现场缺乏 AED 等设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也可为患者获得专业人员的救治赢得时间,因此普及和推广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心室扑动发作后,心肺复苏具体应该如何实施?

院外初级心肺复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 如果在外发现有人倒地,目击者应立即上前轻拍或摇动双肩,并靠近耳旁呼叫:「喂,你怎么了!」;若仍无反应,立即触摸颈动脉搏动(手指滑行于气管两侧可触及),如颈动脉搏动消失,初步判断心脏骤停。应立即行动——首先拨打 120 急救电话,启动紧急救护体系;同时将患者摆放为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床板上,评估周围环境是否有利于安全施救。

  • 第二步:即刻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建立人工循环,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 按压部位定位两侧乳头连线中点。

  • 按压姿势:操作者于病人右侧,右手重叠在左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手掌根与胸骨长轴一致,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双肩在双手正上方;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使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姿势。

  • 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达 5 cm,按压频率在 100~120 次/分钟,节奏要规律,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控制;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使胸部弹回原位,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姿势。

  • 如果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有能力进 行人工呼吸,则应按照 30 次按压给予 2 次人工呼吸的比率给予人工呼吸,否则可实施单纯胸外按压 (Hands-Only) 式心肺复苏。

  • 施救者应持续实施心肺复苏,直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有参加训练的施救者赶到。在胸外心脏按压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中断时间,如果有多人参与抢救,可每 2 分钟更换一次按压施救人员,以保证胸外心脏按压质量。

  • 第三步:AED 的应用,有证据明确表明,由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并快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时,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会增加。在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如果能够获取到 AED,应立即为患者实施自动电除颤。

心室扑动发作后,自动电除颤 AED 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AED 操作流程如下:

  • 开启 AED,AED 开启后会有语音提示,可根据提示操作;

  • 给患者贴上电极并连接电极线,AED 的两块电极分别贴在右侧锁骨下和左侧乳头外侧;

  • 分析心律自动除颤,除颤时所有人应当离开患者,由操作者启动放电按钮除颤;

  • 再次分析心律,若心律未恢复立即继续实施心脏胸外按压,减少胸外心脏按压的暂停时间。

  • 实施 5 个周期的 CRP 后再次进行心律分析和除颤,如此循环直至有效关注心律恢复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心室扑动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其预后如何?

心室扑动的预后与心脏本身是否具有器质性病变以及病变面积大小、抢救是否及时,早期否进行电除颤以及早期的 CPR 质量有关;但总体预后不佳。

考虑到目前公众的常用急救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医院外发生的室扑和室颤仅有 30% 可能幸存,对于幸存者,又有近 50% 可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

另有 30% 会在随访 3 年中发生死亡。但随着心脏起搏器的应用,那些幸存者的长期存活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image

生活

心室扑动治疗后,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 对于发生过心室扑动的患者,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因此,维持上述疾病的稳定,遵照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很重要。

  • 注意健康饮食,低脂、低糖饮食。保持标准体重。

  • 不进行踢球、快跑等剧烈运动,不参与竞技运动,保持心境的平和;

  • 不吸烟,不酗酒、不暴饮暴食;

  • 出现发热时尽早服用退热药物。

预防

心室扑动应该如何有效预防?

  • 识别上述高危患者是预防心室扑动所导致的心脏骤停的关键,对于这类病人应该积极控制原发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等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

  • 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并合并糖尿病患者或既往发生过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在出现新发胸痛是要及时就诊,有研究表明 80% 的患者在发生心脏骤停前至少 1 个小时会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早期的医疗干预可能会降低心脏骤停的可能。

  • 对于无上述疾病的人群,一些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导致导致心脏骤停发生的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吸烟、锻炼不足、肥胖、糖尿病以及具有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家族史。因此在此类人群中应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如有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有效治疗高血压病、采取健康饮食、规律锻炼、戒烟、控酒、有效治疗糖尿病。

  • 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脏骤停的幸存者,必要时采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以及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