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什么是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指二尖瓣叶(前叶、后叶或两叶)在心室收缩期期脱入左心房即向左房侧膨出,伴或不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正常情况下左室收缩的时候二尖瓣会关闭,且瓣膜对合良好)的一组综合征。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主要分为两种,Barlow 综合征和继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起病缓慢,病人可无症状,往往进行心脏听诊,或因其它原因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会有什么危害?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心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瓣膜疾病,其主要危害包括血液反流、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脑栓塞和猝死等严重问题[1]

  1.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二尖瓣瓣膜在心脏收缩期脱入左心房,并可以同时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因此通常表现出严重二尖瓣反流,右心室的血流反流进入右心房,并因此导致多种心律失常,如房颤、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如果处置不当,可出现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2. 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加重二尖瓣反流引起严重心力衰竭,故二尖瓣脱垂患者进行器械检查、手术治疗或并发感染,均应积极给予抗生素治疗。
  3. 可形成心源性栓子,进而导致脑栓塞等疾病的发生。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在专业医生面诊指导下治疗。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会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主要影响心脏、肺等器官。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会遗传么?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大部分不会遗传,只有很小一部分属于遗传病。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心脏瓣膜畸形的一种,该病在人群中的总体发病率不高,主要分为两种,Barlow 综合征和继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1. Barlow综合征,即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Barlow 综合征约 1/3 的患者本身并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且该症患者大部分为非家族性发病;少数才为家族性发病,多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可能存在遗传的,应当引起重视。
  2. 继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多继发于风湿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遗传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这种继发性的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由其它病因导致的。
症状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都有哪些常见的症状或表现?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如下:

  1. 不典型胸痛。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常会发现前胸有钝性疼痛的表现,疼痛的程度不同,与劳累和精神紧张无关,硝酸甘油疗效不一。
  2. 心悸气促。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常会感觉到心慌和呼吸急促(喘气快)。
  3. 眩晕或昏厥。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常会感觉头晕甚至晕倒。
  4.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常会感觉焦虑、易激动等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5.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还会常感觉四肢无力、恶心面部麻木等症状。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能会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心律失常、脑缺血、脑栓塞等并发症。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无症状需要治疗么?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当患者出现晕厥、脑缺血等症状时,则建议立即就医,避免发生生命危险。当患者出现胸痛、心悸、呼吸急促时也建议及时就医。

病因

导致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常见的病因都有哪些?

导致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性,多为遗传所致;另一类是继发性,其原因复杂。

  1. 先天性病因。患者常染色体、X 染色体带有致病基因[2]
  2. 继发性病因
    •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或风湿病继发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二尖瓣脱垂;
    • 心肌炎和心肌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或肥厚性心肌病所致的继发性二尖瓣脱垂;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该病常可并发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室壁瘤等,这两种并发症常可导致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 血管性血友病、先天性长 Q-T 综合征等。这些都可以导致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高发人群都有哪些?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高发人群主要包括结缔组织病患者、心肌病患者、冠心病和先心病患者等。

  1. 结缔组织病患者。部分先天的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容易二尖瓣受累,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进而出现二尖瓣脱垂。
  2. 心肌病患者。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继发性二尖瓣受累,出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3. 冠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可并发二尖瓣乳头肌腱索断裂,先天性心脏病可因二尖瓣发育异常,从而导致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因此,患有结缔组织病心肌病冠心病和先心病的人群,要警惕可能会合并有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诊断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就诊时应挂哪些科室?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就诊可以挂心脏内科、心脏外科、风湿科、急诊科等科室。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就诊,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患者就诊,一般需要做的检查有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1]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 影像学检查。包含有胸部 X 线摄片或胸部 CT,和超声多普勒心动图,能够观察心脏整体外观、内部结构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其中心脏彩超,是检查二尖瓣脱垂的首选方法。
  2. 电生理检查。常规 12 导联心电图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等,能够发现是否存在心室肥厚,心室高电压,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3.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考虑经导管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或者 CT 冠状动脉造影。此类检查的目的在于将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和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进行相互鉴别,可明确瓣叶的脱垂,半定量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根据典型的听诊特征收缩中期喀喇音及收缩中、晚期杂音,结合超声心动图必要时作左心室造影,一般多可确诊。患者应在主诊医师面诊后选择适当的检查项目。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就诊前应该如何应对?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就诊前建议多休息,保持放松的心情。准备好第二天就诊需要的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方便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注意,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就诊前不能剧烈运动或劳累,以防加重病情。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就诊,医生经常会问到哪些问题?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就诊时医生经常会问如下问题,患者可以提前准备好以帮助医生尽快判断病情:

  1. 具体的症状是怎样的,出现该症状的时间有多久?是否有胸痛、心悸等症状?
  2. 父母、兄弟姐妹等是否有患该病?
  3. 既往病史是否有风湿病、心脏病等。之前有过何种治疗?效果如何?
治疗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方法?

对没有症状而有二尖瓣脱垂体征的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二尖瓣脱垂,评估二尖瓣返流、瓣叶形态和左心室代偿。一般不需要治疗,但需定期随访。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1,3]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二尖瓣脱垂症产生的病因和引起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比如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二尖瓣脱垂给予抗风湿免疫、抗感染治疗等。对于二尖瓣脱垂导致的心律失常,心衰等情况,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药物维护心功能等[1]
  2. 手术治疗。针对二尖瓣脱垂本身,严重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外科直视手术的二尖瓣修复成形术及二尖瓣替换术[3],具体方式需根据瓣膜病变情况确定。介入方式是近年发展的治疗二尖瓣病变的微创手术方式,包括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或置换术。

二尖瓣脱垂症的患者,轻中度或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一般不需治疗,定期随诊即可。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危机情况时应如何处理?

二尖瓣脱垂症患者常见的危机情况包括晕厥,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处理方式要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1. 晕厥。二尖瓣脱垂症患者出现晕厥,主要为心律失常诱发,发生时首先发生时首先注意有无摔伤或摔伤严重程度。同时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应用抗心律失常治疗,比如快速性的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可给予盐酸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药物,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应用电复律恢复正常心律。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给予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严重者可植入搏器治疗等。
  2. 栓塞。二尖瓣脱垂症患者,尤其是合并房颤房扑的患者,容易在心房形成血栓,脱落后造成栓塞。这种情况可以给予溶栓、抗凝、介入取栓治疗。
  3. 急性心功能不全。针对急性心衰,可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也可以适当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增强心脏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对于存在严重临床症状的二尖瓣脱垂症的患者,进一步需行瓣膜置换手术或瓣膜修复手术治疗。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好么?

二尖瓣脱垂症的手术治疗主要针对严重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主要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术后是否规范治疗及随诊相关。

如果患者手术时只是单纯的二尖瓣脱垂,通过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而对于手术时已存在严重心脏结构改变,合并房颤、房扑心律失常的患者,手术后虽临床症状可获得改善,但心脏结构、心律失常等情况往往不能完全恢复。这部分患者术后仍需服用改善心脏功能,控制心律失常等药物。

二尖瓣脱垂症手术的患者,少部分会出现病情进展和复发,修复或置换的瓣膜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进而需再次手术治疗。

所以对于二尖瓣脱垂症患者,手术治疗虽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但术后仍需规范治疗和随诊,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什么药效果好?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是一种结构性心脏病,病变并不能通过服用药物获得改善,严重的二尖瓣脱垂患者,需采取手术方式,进行二尖瓣的置换或修复,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一般是针对病因治疗,以及二尖瓣脱垂引起的临床表现对症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导致二尖瓣腱索功能不全是常见的引起二尖瓣脱垂的病因,可根据不同病因予以相应治疗。

患者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可给予 β 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盐酸胺碘酮等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给予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等治疗。

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负荷,也可以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状态。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具体如何治疗,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

image

生活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切除术后,患者如何运动?

手术患者术后一周需卧床休息,第二周可以下床活动,但应避免过度活动。可 1 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待身体恢复正常后,再适当进行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术后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包括注意心功能状态,运动耐量是否受限,有无胸闷气短情况,有无心律失常情况,注意有无栓塞情况,患者表现栓塞血管相关临床表现,比如突发失语,肢体运动障碍等。注意有无感染发生,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心功能迅速恶化等。

注意术后应用药物的相关副作用,术后患者可能应用抗心律失常,利尿,抗凝药物,可能出现心率减慢,离子紊乱,出血等情况,所以平素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注意大小便颜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术后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服用华法林抗凝药物的患者,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防止药物过量或剂量不足。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离子,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

预防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发生分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继发性二尖瓣脱垂。对于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大多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临床症状明显患者应接受瓣膜的手术治疗。

继发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发生原因常见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比如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日常应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出现急性发病,应给予积极抗风湿、抗病毒、抗感染治疗,抑制心肌的损伤,减少瓣膜赘生物及腱索功能的破坏。而冠心病往往是心肌供血不足导致腱索及乳头肌功能不全,进而引起二尖瓣脱垂,所以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低脂饮食,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情况,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治好后容易复发么?如何预防复发?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治疗后是否复发与治疗时机、原发病、以及手术方式相关。

治疗时机:与二尖瓣成形时瓣叶条件有关。进行修复手术时间比较早,二尖瓣脱垂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术后复发几率相对较小;就诊时间较晚伴有并发症的情况下复发几率大。

二尖瓣病变原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术后和单纯二尖瓣腱索断裂,复发几率相对小;先天性疾病如巴洛综合征或先天性二尖瓣脱垂复发几率可能性大。

手术方式:如果患者是瓣膜的置换手术,一般复发几率低。大部分复发为二尖瓣成形术,如果患者手术时瓣膜损毁较重,或者二尖瓣脱垂的病因为先天性疾病导致,则复发机率较高。

对于二尖瓣脱垂术后患者如何预防复发,原则上是针对病因治疗。比如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需要防止链球菌感染,控制风湿发作,冠心病导致的积极地改善冠脉血供,必要时给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应该加强体质锻炼,控制感染,防止复发。另外,平时加强监测,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病情反复时积极地给予治疗。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