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出现病变的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症状,特别是女性,因此容易被忽略,延误病情。
当下述症状出现时提示你可能已经患上冠心病了,包括:
疼痛,特别是胸骨中上段后方的疼痛,就感觉像被人往胸口重重地打了一拳,疼痛可能逐渐加剧甚至让你喘不过气来。这种疼痛还能放射到上臂(特别是左上臂)、肩部、背部、脖子、下巴、牙齿或上腹部等部位。这种以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疼痛,就是心绞痛。
上腹痛、恶心、呕吐、打嗝或烧心等容易和胃肠道疾病混淆的症状。
频繁发作的心跳加速或心跳不齐,伴有头晕目眩、大汗淋漓等。
除此之外,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还可能出现易紧张、焦虑、易疲劳、失眠等症状。

冠心病一定会出现心绞痛吗?
不是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会出现心绞痛。一些病患(尤其是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在心脏病发作时症状轻微甚至可以完全没有症状
[3]。
胸口疼痛也并不一定就是冠心病导致,心包炎、心肌病或其他心源性疾病,以及肺部、消化道、神经肌肉甚至精神性疾病也可能出现胸痛等类似临床症状。
尽管难以区分,对于那些患冠心病风险较高的人群(如 40 岁以上成人,后文会进行详细阐述),记住一些典型症状可以帮助病患保持警惕,一旦病发可以尽快寻求帮助,为后续抢救赢得时间。
心脏病发作是怎么回事?
我们常在影视剧作品中看到有人捂着胸口面目狰狞地大喊「我心脏病发作了」,这里的「心脏病发作」,英文为 Heart Attack,更多指的是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严重冠心病。
心梗病患的冠状动脉病变往往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影响的冠脉分支管腔在病发时严重堵塞或者完全封闭,对应心肌血供急剧减少甚至中断,时间长了会导致心肌坏死并伴有剧烈胸痛等症状,不及时抢救病患很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2]。
为什么心肌梗死很危险?
心梗直接导致部分心肌的坏死,进而影响心脏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心肌坏死部位以及范围的不同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程度亦不相同。
比如:大部分心梗患者起病后心脏跳动会受明显影响,心房和心室的收缩舒张不再协调,心脏不能有效地把血液泵出,进而发生「心力衰竭(即心衰)」。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就会导致「低血压」甚至「休克」。
心梗引起的「恶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患者 24 小时内最重要的死因,往往是猝死。心肌坏死范围较大时还有可能发生「心脏破裂」等严重的并发症,迅速导致循环衰竭而猝死。
在过去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心梗患者急性期病死率可达 30%。目前,心梗患者入院后可及时接受监护治疗后,病死率降至 15%;若接受溶栓治疗,病死率可降至 8%;若在住院 90 min 内接受介入治疗,死亡率还可进一步降至 4% 左右
[2]。故一旦发觉心梗迹象,必须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至医院接受有效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可参见治疗版块。
冠心病还有哪些并发症?
栓塞:由附着于左心室壁的血栓脱落引起的,可损害脑、肾、四肢等部位,分别引起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腰痛、血尿、四肢疼痛及麻木等
[2]。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可能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患者常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