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李长永

李长永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1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心肌梗死是什么?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出现急性血栓,阻塞供血,造成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组织坏死。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是什么?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多数发作于心肌梗死后的 24 小时至 1 月内,即出现于心肌梗死症状缓解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有关。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与普通心绞痛有什么区别?

类型上看,前者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后者属于稳定型心绞痛

胸痛性质上看,前者多剧烈、尖锐,严重者伴有心慌、发汗等症状;后者常为紧缩性、针扎感但不尖锐

疼痛时间上看,前者持续时间长,多数为 10 分钟以上;后者一般持续数秒至 10 分钟

发作后,前者需服用硝酸甘油改善症状;后者可能因活动减弱、停止而疼痛得以缓解

二者疼痛范围大致相同,主要为心前区,可放射至咽喉、左肩部、左手指尖及上腹部,后至肩胛部位。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有哪些类型?

从发作时间上,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

以早发型多见,即心肌梗死后 24 小时至 1 月内。之后即为迟发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常见于哪些人群?

  • 「三高」人群。即冠心病高危患者,长时间不控制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人群。

  • 40 岁以后的男性、绝经期后的女性。

  • 长期不锻炼、工作生活压力大、长期焦虑、嗜烟嗜酒等人群。

  • 父母亲及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既往出现过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人。

症状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胸痛或胸部不适,具有以下特点。

  1. 疼痛剧烈,持续时间往往过 10 分钟,常常达 30 分钟。
  2. 偶尔在睡眠中发作。
  3. 休息或者服用硝酸甘油后能够缓解。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非常见症状有哪些?

牙痛、喉咙痛、肩背部疼痛或者上腹部不适等。

出现上述症状时不能大意,必要时一定去医院检查,进一步诊断。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等。

其中最危险的是再次心肌梗死,即在原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再次出现心梗,极有可能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心脏穿孔、猝死等危重情况。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症状不重需要去医院吗?

必须及时就诊。

「勿以症小而不为」,发生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极大地提示患者再次发生了心肌严重缺血事件。及时就诊可以尽快地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尽可能地挽回心肌存活。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容易引起生命危险吗?

存在这种可能性。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有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或引发心脏室壁穿孔、破裂,心脏骤停等严重威胁生命事件的情况,决不可轻视。

病因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常伴有哪些慢性病?

一般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基础疾病。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能造成冠脉供氧失衡的诱因。

较大的活动量、情绪变化、便秘排便等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会遗传吗?

有可能。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的特殊类型,而冠心病的发生受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

诊断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可以通过什么检查确诊?

  • 心电图:但不适合症状发作时。
  • 动态心电图:即 Holter 检查,长时间进行动态对比。
  • 核素代谢检查:即心脏 ECT 检查,可形象观察心肌组织的缺血范围。
  • 冠脉 CTA:判断冠状动脉内病变狭窄程度、计算钙化积分。
  • 冠状动脉造影术:最为准确,可通过造影剂显像冠脉内血管情况。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检查中的冠脉 CTA 和冠脉造影术该怎么选?

二者同为影像学技术,但适应人群有差异。

  • 冠脉 CTA

    优点:无创性检查,被检查者风险程度更小。

    缺点:放射剂量较小,不易观察清楚内部情况(如冠脉内有钙化斑块或者支架等遮挡物会有影响检查结果)。

    适合无长糖尿病病史、冠脉支架植入病史、其他动脉强钙化病变,且心电图产生心电变化的导联不多、振幅不高,同时没有明显的心肌酶动态变化等情况的患者。

  • 冠脉造影术

    优点:是冠心病检查的「金标准」,是诊断疾病最为准确的检查方法。

    缺点:有创检查,相比较冠脉 CTA,会有更高的风险,如麻醉药品过敏,血管风险等

    适合检查提示冠脉内狭窄,被检查者心绞痛症状剧烈,心电检查及血液学指标更符合诊断等情况。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应该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需与其他高危类型胸痛相鉴别。

  • 气胸,高发于瘦高青年男性、肺部基础疾病患者,或者胸部外伤等患者。
  • 肺动脉栓塞,好发于肥胖者、老年人 (尤其是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卧床、长时间静坐 (如通宵打麻将、长途乘飞机、火车、轮船等下肢少动者) 等长期使患者血流速度减缓等情况。
  • 主动脉夹层,更为高危,疼痛极为剧烈,常描述为刀割感,常出现于长时间不控制的高血压病患者,或者是血管疾病,如马凡氏综合征。
治疗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时,可以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吗?

可以。

为缓解症状,两种药物均可服用,但缓解程度有限。

仍要及时拨打 120 就医,紧急排除高危疾病。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时,应该去急诊还是心内科?

急诊科。

尤其是症状剧烈,或者长时间不缓解的患者建议直接去急诊就诊。在大多数医院中,心内科门诊仅为普通门诊,首次接诊更多是面对低危患者。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时,需要打 120 还是应该自行去医院?

建议症状发作时拨打 120,转运至医院急诊就诊,不建议自行就医

因为患者病情极可能继续变化,没有相应的救治手段,自行来院只会置患者于更为危险的境地。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症状消失后,还要再去医院吗?

一定要及时就诊。

千万不能认为症状缓解就是疾病好转。人体是一个复杂机体,一时的症状发作,会相应地引起组织代偿。但危险只是潜伏起来,并没有消除,一定要及时就医。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用什么药物治疗?

常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稳定斑块、扩张冠状动脉等药物治疗。

可能有增加出血风险、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不必担心,在医院内监护治疗情况下,会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何时需要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吗?

如出现严重冠脉内狭窄病变,则可采取介入手术治疗。具体需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危险分层,来确定是否行紧急手术。

无论是哪种疗法,均属于改善治疗,无法完全治愈。但根据具体的情况,积极地采取治疗措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使之获益的最佳方法。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术后要坚持吃药吗?

需要。

即使是接受了介入治疗手术,术后也一定要遵医嘱继续服药,完备抗栓、稳定斑块、改善心肌重构、控制血压、降糖等药物治疗方案。如有药物调整,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image

生活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在日常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来说,需低脂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

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需低盐低脂饮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平时可以运动吗?

可以。 但活动量需要适量,以轻度的有氧运动或日常活动为主。如无症状发作,则可适当增加活动量,反之则需降低。不主张剧烈运动,以免急剧增加心脏负荷。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术后应该如何调护?

除饮食、活动量需注意外,还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有较大的情绪变化。

同时也要保持大小便的顺畅,尽量不要困难排便。可适当应用药物辅助排便。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应该多久复查一次?

  • 已行介入治疗,建议术后第 1、3、6、9 个月及术后 1 年,至医院就诊复查。

  • 未行介入治疗的症状相对稳定的患者,则可 1~3 个月至医院复查,频率视病情而定。

注意,若服药期间出现黑便、心慌、胸痛、肌肉酸痛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排除药物不良反应。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家中应该常备什么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如常见硝酸甘油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无论服药是否缓解,都应及时就诊。

预防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如何预防复发?

  • 坚持规律、遵医嘱服药。

  • 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 如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控制血压及血糖达标。
    • 饮食上尽量低盐、低脂饮食,减少糖的摄入,同时应多食用蔬菜及水果。
    • 戒烟限酒。
    • 改善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负担。
参考资料
监制:张欣雨
[1] 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内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第 1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