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中毒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词条作者
胡钰

胡钰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审核专家
胥伶杰

胥伶杰急诊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9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汞中毒是什么病?

汞中毒即水银中毒,是指接触了汞或汞的化合物导致的中毒。汞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黏膜吸收进入体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病变、肾损伤等,还会出现其他方面的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及胃肠道症状。

在治疗上,根据中毒的严重程度和汞的暴露形式,医生往往采取液体复苏等支持治疗以及适当的螯合剂治疗。目前有机汞中毒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一般情况下,患者脱离暴露后经过治疗都可以好转,但在严重情况下仍然会有严重的并发症并危及生命。

汞中毒有哪几种类型?

汞中毒根据暴露形式分为元素汞中毒如汞蒸气、无机汞中毒如氯化亚汞和有机汞中毒如甲基汞。

症状

汞中毒有哪些常见表现?

汞中毒根据暴露形式不同,中毒的表现也不一样:

  • 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无论是否经口摄入):

    •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呕吐物可有血性粘液,口内金属味,上腹部灼痛,腹泻,甚至消化道穿孔,腹膜炎等。经口摄入者可能还会出现口腔粘膜充血水肿、溃烂等。

    • 肾脏损害:可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

    • 心血管病变:中毒性心肌病,心源性休克等。

    • 呼吸道损害:吸入性中毒时可能导致呼吸道腐蚀性损伤,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等。

  • 慢性中毒常见症状

    • 主要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和慢性肾脏疾病,初期表现为类神经症,如头昏、头痛、健忘、失眠、多梦等,也可有心悸、多汗等症状;

    • 病情进一步加重会出现易兴奋症、震颤和口腔炎三大典型临床表现,兴奋症如精神症状和性格改变,急躁、易怒、胆怯、含羞、多疑等,震颤表现

汞中毒常发生在哪些部位?

以蒸气状态被吸入的汞主要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无机汞化合物中汞的主要沉积部位在肾脏,有机汞具有亲脂性,容易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并穿过胎盘,且肾脏、肝脏、毛发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是它的主要沉积部位。

汞中毒可能引起哪些其他疾病?

急性汞中毒可能会出现严重且有致命潜力的间质性肺炎,发生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也可能会因心血管衰竭和休克而致死亡。

病因

汞中毒由哪些常见原因导致?

汞中毒的常见病因包括:

  • 职业暴露,比如温度计和气压计生产、氯碱工业、金属精炼业。

  • 使用含汞口服或外用药物、中药偏方或者使用美白化妆品。

  • 食用了有汞污染的鱼类。

  • 某些疫苗、防腐剂里也含有含汞化合物。

汞中毒常见于哪些人?

汞中毒常发生在从事某些职业的人群,比如金矿业、氯碱工业、使用电镀技术的工业或实验室试剂暴露,也包括含汞口服或外用药物的使用者、美白化妆品使用者以及食用了有汞污染的鱼类的人群(包括妊娠期妇女)。

汞中毒会通过咬破水银温度计导致吗?

要看皮肤和口腔黏膜有没有破损,如果皮肤和口腔黏膜都是完整的,不会导致汞中毒,不需要过于担心,对接触者也不用作特殊处理。如果是皮肤、黏膜有破损,则需要请外科医生及时处理。

如果只是吞进肚子里,消化道对水银的吸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正确的做法是观察,一般几天之内汞会从消化道排出。如果担心的话,可以拍 X 光片,观察一下汞进入消化道的数量。

诊断

汞中毒如何确诊?

医生在诊断汞中毒时,主要参考的是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否符合汞中毒以及是否存在职业暴露。另外还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定是哪一个类型的汞中毒:

  • 元素汞中毒:确诊方法为检测血或 24 小时尿中的汞含量。

  • 无机汞中毒:了解患者的药物治疗史(包括化妆品和药品)。确诊方法为检测血或 24 小时尿中的汞含量。

  • 有机汞中毒:患者是否进食过可能受到污染的鱼类。确诊方法为全血汞浓度检测。

汞中毒,检测全血汞浓度和 检测 24 小时尿汞浓度各有什么优势?

  • 全血汞浓度检测:适用于怀疑急性汞中毒(比如吸入大量汞蒸气或口服大量汞化合物)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 24 小时尿汞浓度检测:适用于疑似长期稳定或低水平汞暴露的患者。因为全血汞浓度可反应急性极高剂量汞暴露,但之后会随着组织再分布,其可靠性会降低。

治疗

汞中毒要去看哪个科?

一般去急诊处理。

汞中毒能自己好吗?

汞会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不会自己清除的。

汞中毒怎么治疗?

汞中毒后,首先是使患者脱离暴露源,并给予初始支持治疗比如液体复苏。其他措施则根据汞暴露的形式和严重程度确定:

  • 对出现急性呼吸系统或胃肠道症状的急性元素汞蒸气暴露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如吸氧、液体复苏以及支气管扩张剂等。

  • 对存在元素汞或无机汞暴露且全血或尿液汞浓度不低于 100 μg/L 的有症状患者,都需要进行螯合治疗,就是使用分子中含有巯基的螯合剂增加尿中汞的排泄。

  • 有机汞中毒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汞中毒需要住院吗?

医生会根据患者汞暴露方式和中毒严重程度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一般情况下,症状轻微或者尿液汞浓度不高于 20 μg/L 的患者,在停止汞暴露之后,症状就能缓解,可以不住院治疗,在门诊随诊即可。

但全血或 24 小时尿汞浓度不低于 100 μg/L 且有临床症状,特别是严重汞中毒患者必须住院治疗。

什么是螯合治疗,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螯合治疗?

使用含有巯基的螯合剂如二巯丙磺钠以增加尿汞排泄叫做螯合治疗。对于已知或疑似汞暴露的患者,若全血或 24 小时尿汞浓度不低于 100 μg/L 且有症状者,应该进行螯合治疗。直到尿液汞浓度接近 20 μg/L 或以下水平。

汞中毒能根治吗?

对于元素汞及无机汞中毒,停止暴露后,汞中毒的症状和体征通常可以缓解。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随损伤严重程度、暴露水平和时间而异。

对于有机汞中毒,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为永久性。

image

生活

汞中毒的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饮食上要多吃优质蛋白,注意低盐、低脂。避免吃含汞高的鱼类如鲨鱼、剑鱼、金枪鱼或方头鱼。

汞在化妆品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避免化妆品汞中毒?

汞离子能通过降低人体皮肤内酪氨酸的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起到美白祛斑的效果。

有些不法商家为了增加快速美白祛斑的效果,添加价格远远低于其他美白物质的含汞化合物到美白及祛斑化妆品中,部分患者在使用含高汞化妆品的同时,还定期在美容院对皮肤进行磨砂去死皮处理,使得角质层变薄,增加了汞的吸收。

为了避免化妆品汞中毒,尽可能不要在美容院、网络、微商购买「三无产品」。

如何避免通过药物摄入汞?

  • 汞元素常见于外用含汞的中药偏方。

  • 含汞的中药主要包括朱砂、红粉、轻粉等,主要用于镇静及一些皮肤病等,而朱砂使用最多。

  • 含朱砂的中成药包括安宫牛黄丸、天王补心丹、蛤蚧定喘丸、牛黄清脑丸等,切不可以为是中药而大量长期服用导致汞中毒。

预防汞中毒,备孕期和妊娠期女性有哪些鱼类不能吃?

鱼类可能受到甲基汞的污染,甲基汞具有亲脂性,因此容易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并穿过胎盘,胎儿脑部是对汞伤害最敏感的组织,因此备孕期和妊娠期女性应该避免食用汞含量可能较高的鱼类,比如鲨鱼、剑鱼、金枪鱼或方头鱼这些大型肉食性鱼类。

因为所有的鱼都含有汞,而大型肉食性鱼类,吞食这些鱼之后汞会一步步富集,从而含汞量更大了。

预防汞中毒,备孕期和妊娠期女性如何吃鱼?

多食用富含 ω-3 脂肪酸且汞含量低的海鲜,如三文鱼、凤尾鱼、沙丁鱼、鳕鱼、鲶鱼以及虾。虽然鱼肉中的甲基汞会带来风险,但是仍然利大于弊。可以选择吃虾,蟹这样的海鲜,营养不比鱼差,但甲基汞的积累可能比鱼少。

汞中毒影响生育吗?

会有影响,有机汞可穿过胎盘,影响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汞中毒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汞中毒需要通过反复临床评估和检测全血或 24 小时尿汞浓度来监测治疗的疗效,具体频率由医生决定。

麻疹、腮腺炎、风疹(MMR)三联疫苗中含有硫柳汞,这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关吗?

就目前的研究,支持 MMR 三联疫苗中的硫柳汞与孤独症相关的证据不充分,而疫苗的好处却是很明确的,随着疫苗的覆盖,一些曾引起严重病况和死亡的感染性疾病已经几乎完全灭绝。

水银体温计破了该怎么处理,才能避免汞中毒?

清理时带上橡胶或胶乳手套;首先用纸巾小心捡起那些碎玻璃片,并用密封袋装好;对于较大的水银颗粒,用纸板小心收集。

要特别注意,水银颗粒在平滑的地板上滚动很快,所以请仔细检查整个地板,以防「漏网之鱼」;对于较小的水银颗粒,建议用滴管小心收集,然后用纸巾包好,再放入密封袋中;对于那些更小的、难以看清的水银颗粒,可以用剃须膏涂在小刷子上,一点点粘,或者用胶带粘,最后再将小刷子和胶带一并放入密封袋。

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硫磺粉洒在水银流过的地方。硫磺碰到水银会从黄色变成褐色(硫化汞),硫化汞不会挥发至空气中影响健康,同时也利于清理。

不要用吸尘器、扫把进行清扫,吸尘器可能把水银吹到空气中,加速水银的挥发,扫把可能把水银弄得到处都是,更难清理。

预防

汞中毒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 尽量避免汞的暴露,与汞接触相关的职业注意做好卫生防护和职业卫生监护;

  • 避免使用含汞偏方治病,不要长期服用含朱砂的中成药;

  • 避免长期使用含汞比如氯化亚汞的美白化妆品,特别是「三无」产品。

  • 避免使用含汞高的鱼类如鲨鱼、剑鱼、金枪鱼或方头鱼。

汞中毒怎么防止出现该病引起的其他疾病?

汞元素和无机汞中毒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并发症。但有机汞中毒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无法防止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