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张禹急诊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5日
烧伤不仅仅指被火烧伤,也包括被高温固体、液体、气体烫伤,被激光灼伤等过热的物体引起的皮肤等组织的损伤。烧伤面积、深度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严重的烧伤处理过后可能会留下瘢痕,甚至会影响肢体功能,是属于致残率比较高的一种外伤。
小面积烧伤仅破坏皮肤的完整性,引起皮肤和 (或) 黏膜组织或相应的深层组织的损伤。
但较大面积的烧伤,除了引起皮肤损伤外,烧伤处的反应可引起人体的各个系统出现功能障碍,使伤员全身出现严重的反应和内脏损害,发生休克、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率很高。
烧伤创面愈合后可遗留有瘢痕,严重的、在关节处的瘢痕可能会影响肢体活动。
所以烧伤、尤其大面积烧伤是一种最复杂和最严重的外伤性疾患。
不一定。
烧伤创面的深浅、严重程度与热力的性质、温度、作用时间的长短、部位都有关系。不仅仅是高温,长时间低温烫伤也会造成深度烧伤。比如很多人在冬天可能会被暖宝宝烫伤,就是一种低温烫伤。
皮肤烧伤的深度分为 Ⅰ 度、浅 Ⅱ 度、深 Ⅱ 度、Ⅲ 度。
简单一点就是 Ⅰ 度为红斑烧伤,损伤之后出现局部皮肤变红,不起水泡,这种情况用凉水冲洗即可,无需用药,就可以恢复,不留疤痕。
浅 Ⅱ 度为水疱烧伤,皮肤出现可大可小的水泡,这种烧伤已经达到真皮浅层,需要保护伤口,可通过换药 2 周左右愈合,会留下轻度的瘢痕,或者不留疤痕。
深 Ⅱ 度,烧伤后表皮较白或棕黄,间或有较小的水疱。这种烧伤深及真皮深层,如无感染,愈合时间一般要 3~4 周,并遗留瘢痕。如发生感染,不仅愈合时间延长,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
Ⅲ 度烧伤更深,皮肤全层乃至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都能烧伤,除非是很小的伤口,一般都需要手术处理,不手术很难愈合。
烧伤后,身体为了应对烧伤的损害,会出现严重反应,一般都有一个 24~48 小时的渗出期,这时候创面会肿胀起来,而且渗出会造成大量的液体丢失,身体会出现各种脱水的反应。
深度的创面还要经历一个感染期,因此烧伤后的一段时间会发现症状越来越重,而在重度烧伤的患者,开始没觉得病情很重,但之后要面对这些危险期。
早期的并发症包括休克及脏器功能衰竭、呼吸道梗阻、应激性溃疡;中晚期的并发症包括感染(严重者发生败血症)、瘢痕、瘢痕挛缩引起的功能障碍,如爪形手、颌颈粘连等。
后遗症主要为瘢痕、瘢痕溃疡、癌变以及瘢痕挛缩引起的继发畸形。
由于深度烧伤创面新愈合后,真皮结构不完整,表皮菲薄,不能抵抗组织液产生的压力,也不耐摩擦,故而反复出现水疱,此起彼伏,可持续半年左右时间,直到局部表皮增厚。一般 1 厘米以下的小水疱可不处理,注意保护其完整性。较大水疱需在无菌条件下穿刺引流。
除了烧伤深度,还要看烧伤的面积及有无并发症。目前临床采用如下分度标准: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以烧伤皮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即中国九分法:在 100% 的体表总面积中:头颈部占 9%(9×1)(头部、面部、颈部各占 3%);双上肢占 18%(9×2)(双上臂 7%,双前臂 6%,双手 5%);躯干前后包括会阴 1% 占 27%(9 × 3)(前躯 13%,后躯 13%,会阴 1%);双下肢(含臀部)占 46%(双臀 5%,双大腿 21%,双小腿 13%,双足 7%)(9 × 5 + 1),(女性双足和臀各占 6%)。
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掌(包括手指掌面)其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 1%,以此计算小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时用 100 减去用病人手掌测量未伤皮肤,以此计算烧伤面积。
体表面积的计算与成人略有区别,因儿童头部相对较大而四肢较小,故不同年龄的儿童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头面颈部面积% = 9 +(12 - 年龄),臀部及双下肢面积% = 46-(12 - 年龄)
包括常规的入院检查如血尿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测、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检测、凝血功能检测、心电图、胸部 X 光片检查,了解病人的病情,以给予及时的治疗,及排除相关并发症的检查,如头颅 CT 排除颅脑损伤等。
就诊于正规医院的烧伤科,如果没有专门设置烧伤科,一般需要在整形科或普外科处理。急诊就诊时医务人员也会做相应分诊。
对于轻度烧伤的治疗,主要是处理创面和防止局部感染,对于中度以上烧伤,因其余全身反应较大和并发症较多见,需要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重。
无论是热水、热油还是化学物质烫伤,一旦发生后,最及时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用大量清水直接淋冲创面,持续时间最好在 20 分钟左右或更长,或浸入清洁冷水中,淋冲后,可用清洁冷(冰)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能减少烫伤部位残余的热量继续损伤皮肤组织,可以缓解疼痛,减少组织水肿和水疱形成。
如果有衣物覆盖,剪开去除伤处衣物,用冷水冲淋,如果去除困难,不要强行脱掉,避免二次损伤,直接用大量冷水冲淋后,送去医院就诊。
如果是发生于火灾的烧伤,常会出现急性中毒、呼吸道损伤、烧伤面积广泛等特点,所以最先应进行危及生命的自救和救助措施,包括防止有毒气体的吸入(湿布遮掩口鼻的自救),保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的治疗,复合伤的及早发现等。
超过 3 周不愈合的创面、深 Ⅱ 度以上的创面,特别是关节等功能部位,就应该植皮修复,植皮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修复创面,也是为了避免和减轻将来此类深度创面的严重增生性瘢痕。
除常规的术前准备,受皮区应新鲜清洁,如为肉芽创面,术前数天勤换药,可用高渗盐水湿敷,促其转为新鲜创面。供皮区要按术前常规进行备皮,剃毛。对大面积烧伤焦痂切除者要做好备血准备。
一般是自体皮,取自正常的皮肤;如果烧伤面积大,需要覆盖创面可以采用异体皮。
植皮手术者根据创面缺损情况确定取皮面积和部位,然后在麻醉下用取皮刀或取皮鼓将皮片切取下,留下的供皮区创面因为留有真皮可自行愈合。 将取下来的皮覆盖在缺损创面,缝合、包扎固定。
包括植皮不活、感染、瘢痕增生、皮片颜色差异,供皮区感染和瘢痕增生。
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还是以小面积的烫伤为主,面积不大,无需住院治疗,门诊换药治疗即可,Ⅰ 度烫伤,1 周内愈合,可不换药自行愈合;浅 Ⅱ 度烫伤,2 周愈合;深 Ⅱ 度烫伤,3 周愈合;Ⅲ 度烫伤,要 3 周以上才能愈合,烫伤面积较大的话,需要的时间相对会长一些,甚至要植皮治疗。
烧伤早期的并发症预防关键在于早期的抢救,应尽快建立输液通道,防止因休克导致死亡,解除呼吸道阻塞窒息等。
烧伤中后期注意加快创面愈合,防止感染,功能位包扎,使用瘢痕挛缩支具,在烧伤创面治疗中早期采取抗瘢痕的措施,可预防后期的瘢痕挛缩和功能障碍。
除了烧伤本身的严重程度外,伤员本身的一些情况也会影响愈合,比如有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年龄大,营养不良等,会影响烧伤的愈合,另外,烧伤的部位对愈合也有影响,比如有些地方血液循环比较差,愈合就比较慢。
不是的,在烧伤的处理中,暴露和包扎是要根据创面的情况决定的。包扎具有保护创面作用,能有效吸附创面分泌物的作用。
但在家庭急救中,尽量不要捂创面。
包扎疗法: 污染较轻、创面清洁的四肢浅度烧伤、躯干小面积烧伤可包扎疗法。以减轻创面疼痛,防止创面加深,预防创面感染。
暴露疗法: 用于颜面、会阴等不适于包扎部位的烧伤,以及严重污染创面。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创面暴露最好应用翻身床。随时清理创面渗液与分泌物,及时换床单,保持暴露创面的清洁、干净、无污染。可同时应用外用药,以增强抗感染作用。
另外清洁创面后,根据气温,夏天宜暴露,冬天宜包扎。
特效药是没有的, 烧伤还是要根据烧伤的严重程度的不同进行区别治疗。
最关键是加强创面的处理,如为小面积的创面, 外用消炎药膏比输液更有效。
原则上要打破伤风,尤其是深度的污染重的创面,以及电烧伤创面必须打破伤风。
有人在被烧烫后用抹酱油、牙膏、紫药水这些土办法来止痛。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因为烧伤最怕的是创面感染,这些东西不但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给医生的诊治造成困难,而且将牙膏等油性物质涂于烧伤创面,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在冲洗这些涂抹物时,还会加重受伤者的疼痛。
要看水泡大不大, 如果面积不大,可以让它慢慢吸收。
如果面积大,建议用无菌器械在水泡基底部拨开,放出水泡内的渗出液。建议由医生来操作,不要自己操作,以免发生感染。
烧伤后的饮食依据烧伤部位、严重程度,进食方式也有不同。
消化道功能完好的病人,可以尽早恢复进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
如果医生有特殊的饮食要求,一定要遵医嘱进食。
烧伤从治疗开始阶段就要开始预防瘢痕及其影响,包括防止感染、功能位包扎、早期植皮、愈合后的抗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等。
烧伤属于外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水用电的安全,注意防火,远离烟花爆竹。
对于有儿童的家庭,更要注意把热水壶、热水桶等可能引起烧伤的东西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