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骶骨骨折是指骶骨在高能暴力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重物压砸等)作用下发生断裂,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1]。
常见症状包括骶骨疼痛、惧坐、马鞍区(外阴、肛门附近)感觉障碍、皮下淤血等。
治疗方式通常根据骨折的分型及严重程度来选择。稳定性骶骨骨折伴移位较小且无神经损伤,可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下肢牵引、石膏外固定等 [2];不稳定骶骨骨折(骨折移位 >10 mm)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
骶骨是稳定腰椎与骨盆的重要组成结构,两侧通过纤维软骨盘及韧带结构与双侧无名骨构成骨盆环。它承受着身体的大量重量,具有保护腰骶神经、骶骨丛神经、髂骨血管以及内脏器官的作用 [1]。
根据 Denis 分型,可分为 [1]:
根据骶骨骨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
常见。骶骨是骨盆后环的重要结构之一,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3%,在涉及骨盆环的骨折中,其中骶骨骨折占 23%~45% ,也就是说每 100 个骨盆骨折的患者中,约 23~45 个是骶骨骨折患者 [1]。
疼痛:外伤后骶骨处持续性疼痛,骶尾部有按压痛,肌肉紧张。
惧坐:患者往下坐时骶骨处有疼痛感,故常选择站立。
皮下淤血:骨折处出现血肿,皮肤挫伤、淤血、肿胀等。
马鞍区感觉障碍:骶孔区的骨折可刺激骶神经,从而出现会阴部感觉刺痛、麻木及感觉减退等现象。
其他:合并直肠、阴道、膀胱损伤可表现为排便、排尿困难,阴茎勃起障碍、性欲减退等。
失血性休克:骨折患者若未及时治疗,失血过多可继发失血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心率呼吸加快、四肢发凉等。
脂肪栓塞:骨折后对周围软组织造成压迫,而静脉是负压的,脂肪颗粒在渗出后会被挤压到静脉中,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胸痛等。
直接暴力:如交通事故时骶尾部受到车辆直接撞击、高处坠落时骶尾部直接撞击物体或地面、重物直接压砸躯体等,均可能造成骨折 [4]。
间接暴力:走路时不小心向后跌坐,臀部着地导致骶骨骨折。
交通意外:包括闯红灯、随意变道、不系安全带、驾车打电话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均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诱发本病。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机能逐渐衰退,对钙的吸收能力也会逐渐降低,机体更易出现骨质疏松现象;且老年人腿脚不灵活,走路时易向后跌坐,易出现骶骨骨折。
骶骨骨折常由于外界暴力而导致,因此下列相关人群容易患病:
高空作业者;
老年人。
创伤骨科、脊柱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两者都会出现马鞍区感觉异常、腰痛、排便功能障碍等症状,故容易混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腰部损伤和外力的作用下导致的;骶骨骨折则是由于外界的直接暴力作用于骶骨所引起。二者可以通过 CT 检查进行鉴别。
骶骨骨折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骨折移位 >10 mm)伴有神经损伤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可治疗,药物主要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宜多吃富含钙和优质蛋白食物,如虾、牛奶、牛肉等,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
多吃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沙丁鱼、青鱼、鸡蛋等,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每天睡 7~8 个小时,促进骨折修复和伤口愈合。
手术治疗者需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尽量不要沾水。
恢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运动,促进机体恢复。
用药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不得擅自改变用药频率或剂量,同时注意医生嘱咐的用药注意事项等。
需要复诊。具体复诊时间应遵医嘱,主要检查内固定有无移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稳定型骶骨骨折伴轻度移位者可被治愈,预后较好,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伴有神经血管损伤者,易残留后遗症,预后一般 [1]。
若治疗不及时,骶骨骨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者,会导致神经功能不可逆性受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1]。
可以预防。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走路、骑车时不玩手机,尽量避免去高处、易滑倒或者无护栏的地方,进行高空作业时做好防护工作,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老年人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应检查骨密度,及时治疗骨质疏松;雨雪天减少外出,出现摔倒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