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26日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侧[1],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腺体内的肿块[2],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3]。由于甲状腺结节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多数人的甲状腺结节都是在体检时发现的。
甲状腺结节很常见。
一般通过专科医生触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 2%~6%,即为每 100 个人,就有 2~6 个人可以经过专科医生触诊检出甲状腺结节;借助甲状腺超声,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高达 19%~35%[4],即为每 100 个人,就有 19~35 个人可以经过超声检测出甲状腺结节。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长甲状腺结节[5],男女发病率约为 1:9。
根据甲状腺结节对显影剂的摄取能力分为三种类型[3]:
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4]:
甲状腺外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明显身体不适及临床症状[3],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查出来的。
如果甲状腺结节合并其他疾病时,可能出现:
如果结节有明显增大,压迫到周围组织,也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呼吸及吞咽困难、压气感、声音嘶哑等。
不一定。
甲状腺结节一般不会导致甲亢,确诊需要到医院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检查。另外,甲亢患者中只有少数病人有甲状腺结节。
颈部增粗的原因很多,青春期甲状腺代偿性增大、局部炎症导致淋巴结肿大、肥胖、皮下纤维瘤、甲状舌骨囊肿、脂肪瘤等都可以导致颈部增粗。
真正的甲状腺结节,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在 1.0 cm 以下[8]。只有直径大于 1.0 cm,且体型较瘦的人才有明显表现,大部分人还需到医院查甲状腺彩超,来明确颈部增粗是否是由于甲状腺引起的。
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都是没有明显危害的,是甲状腺的一种良性病变,就好像我们皮肤上的瘢痕或者黑痣一样,不影响人体的健康,只需定期到医院检查彩超就可以[3]。
部分考虑恶性的结节,需要手术治疗,术后还可能需要放射性 131I 治疗以及长期的药物抑制治疗。
有一定的可能。
有 5%~12% 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每 100 个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有 5~12 人可能是甲状腺癌)。当甲状腺结节的直径小于 1 cm 时,恶变或者导致死亡的情况很少[5]。
但是,结节大小并不是判断良性或者恶性的标准。当通过彩超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明显困难时,可以借助细针穿刺活检取得结节的病理诊断,准确率较高[9]。
不一定。
目前医学界公认只有彩超中提示甲状腺结节内砂砾样细小的钙化是甲状腺癌的表现,大约有 55%~68% 的甲状腺癌患者中有这类细小钙化。
如果彩超上有上述表现,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的穿刺活检。
临床上更多见的是环形或大块状钙化,这些绝大部分是炎症、血肿吸收机化后形成的一般钙化,这些钙化患者中只有 20%~30% 是恶性病变,也就是说每 10 名甲状腺钙化患者只有 2~3 人可能出现恶性病变[10]。
除了定期体检外,学会甲状腺自检,也有利于早发现甲状腺的异常。
站在镜子前,把脖子稍微抬高,后仰,让脖子可以充分展现在镜子前。还可以将一侧手放到脖子后面,托住脖子帮助后仰,或者背靠墙壁。对着镜 子,看看甲状腺的位置是否有肿大,两侧是否对称、是否有一侧偏大的情况。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头并拢,从脖子中间沿着两侧,从上到下轻轻触摸,看有无结节、肿大。然后做咽口水的动作,感受下脖子哪个部位会随着吞咽的动作上下活动。
找准位置后,对着镜子,看这个位置附近是否有肿块会随着吞咽的动作一上一下移动。再摸一摸甲状腺对应在脖子上的位置,看看能不能摸到硬硬的小结节,或者软软的小鼓包、小肿块。发现异常,尽早咨询专业医生。
越早进行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
大多数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而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碘的摄入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过多的摄入、过少的摄入,都有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发生,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未知的原因也会引起甲状腺结节。所以,吃加碘盐并不能阻止甲状腺结节发生[11]。
这与现代生活方式、夜生活增多、精神压力增大相关,也与彩超分辨率越来越高有很大关系,因为超声下 2~3 mm 的病变都能看到了。
部分甲状腺结节会遗传[12],比如甲状腺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等,但也不是百分之百会遗传。
彩超检查最准确。
大多数结节都可以被彩超发现,甲状腺手术术前还需要通过颈部 CT 判断周围器官情况。
甲状腺细针穿刺(FNAB)是鉴别结节良、恶性最可靠、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11]。一般来讲,凡直径 > 1 cm 的甲状腺结节,均可考虑 FNAB。
但在下述情况下,FNAB 不作为常规检查:
有下述情况时,可考虑 FNAB:
不是。
部分甲状腺炎会导致甲状腺结节的产生,但甲状腺结节不一定会伴发甲状腺炎。
不是。
甲亢有三种治疗方法可选:放射性 131I 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并不常用,通常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借助手术治疗甲亢。
如果甲状腺结节合并甲亢,结节过大明显压迫周围组织器官、结节怀疑为恶性或怀疑结节为高功能腺瘤,才考虑手术治疗。
不一定,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结节不需要手术切掉。结节的大小也不是做手术的唯一衡量标准。
是否需要手术,主要考量以下因素[12]:
当存在以下任一情况时,才需要手术:
患者本人觉得结节有影响到美观。相关临床指南中有一条相对手术指征——就是无论结节大小,只要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或是外观影响,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目前对于良性需要手术的结节,也可以采用不开刀的治疗方式,即微创消融治疗,不留瘢痕,副作用少。
有三种常见的手术风险:
有可能复发[13]。
如果手术切除范围不够彻底,则极有可能残留增生的甲状腺组织和微小结节,而术后甲状腺素制剂的抑制治疗对残留的病变组织影响有限,所以术后复发率较高。
现在国外对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都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主要病变的一侧行全切除术,对侧行全或近全切除术,术后只要给予小剂量的甲状腺素制剂就能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这种术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避免了术后的复发,二是对于术后才被确证为甲状腺癌的患者避免了行再次手术的风险和痛苦。
但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手术的要求很高,术中要完整的解剖出双侧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以避免损伤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结节手术时为了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往往对它进行解剖[12,13],这样可能会引起喉返神经的水肿或影响它的血供,以致于会出现说话比较吃力的现象。
随着水肿的消退和血供的恢复,这一现象会在术后 3 个月左右逐渐消失。
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因必须切断某些血管,造成甲状旁腺血供受影响或甲状旁腺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现淤血所致。
出现手足麻木时往往可通过适当补充钙剂(如钙尔奇 D 片)缓解,这一现象在术后两个月左右,会随着血供恢复或淤血消退而逐渐消失。
这其实是术后切口正常的水肿反应所致。
因为甲状腺结节手术中要大范围的分离切口上下的皮瓣,这极易造成切口周围组织的水肿。
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因为皮肤比较松驰而且脂肪组织较多,故切口很容易水肿。 出现这一情况患者不必惊慌,一般术后两个月内随着水肿的吸收切口会逐渐恢复平整。
这与甲状腺结节术后正常的疤痕收缩反应有关。因为,虽然甲状腺结节术后颈部仅有一条线样的疤痕,但实际的手术创面要比这一疤痕大的多。
这一创面与颈部的切口一样需要经过正常的疤痕反应才能复原,而疤痕反应的过程中疤痕会收缩牵拉创面附近的气管而造成吞咽时的牵拉感甚至会刺激气管引发咳嗽。
这是因为个体差异。尽量小切口、沿皮纹切,大部分人的切口是不明显的。
如果是瘢痕体质或是想预防瘢痕形成, 可在术后 10 天左右到正规医疗机构的美容科咨询, 制定相应方案。
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应每隔 6~12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有些有恶变倾向的可能复查的频率间隔时间更短,具体请咨询医生。
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生育。但孕期由于雌激素变化,可能出现结节增大,如发现颈部异常,应密切监测结节变化[5]。
关于碘的摄入,只要没有甲亢就不需要忌碘,对碘的摄入没有特殊要求,均衡饮食即可。
要注意,平时既不要缺碘也不要摄入过量的碘[11]。
对于碘含量丰富的海洋食物,如海带、紫菜等等,也要避免长期大量吃,容易摄入过量的碘。
没有特殊要求,术后恢复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鸡鸭鱼肉、豆制品、牛奶等),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
考虑良性结节的人,无特殊注意事项,记得定期复查即可(每隔 6~12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
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没办法预防,部分由缺碘或碘摄入过量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可以预防。平时生活中注意既不要缺碘也不要碘摄入过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