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王佃灿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1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牙周病是牙周致病菌引起的牙周组织的免疫炎症性疾病[1]。
牙周病分为牙龈病、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根分叉病变和牙周-牙髓联合病变[2]。
在以上几种牙周病中,牙龈病不存在牙槽骨的吸收,早期进行治疗的话效果还是很好的;侵袭性牙周炎的病情较为严重,治疗后预后要差一些。牙周炎会引起牙槽骨吸收,也就是牙齿生长的根基的骨头逐渐变少。
牙周炎是牙周病的一种,平时大家常说的牙周炎是指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慢性疾病[3]。其特点是牙龈炎症伴不可逆转的支持性结缔组织丧失,包括牙槽骨。
做个比喻,可以将牙齿比作大树,牙槽骨比作大树周围的土,牙周炎如同大树周围的土流失。它是我国成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也称为逆行性牙髓炎,当牙周炎向深部发展时,细菌可通过根尖孔侵犯牙髓组织,引起牙髓炎症[4]。
这种疾病要在治疗牙周炎的同时进行「杀神经」治疗,也就是根管治疗。
牙周炎在临床上还是很常见的,是我国成人牙齿问题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最主要原因,我国成年人牙周病的患病率为 80%~ 97%(即 100 个成年人中可能就有 80~97 个人有牙周病 )[1]。
我国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牙周炎发病率高达 70% 以上(即 100 个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可能有 70 个老年人有牙周炎)[5]。
根据牙周炎病因不同,可以分为:
慢性牙周炎:是细菌引起的进展缓慢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2]。
侵袭性牙周炎:与伴放线聚集杆菌感染和遗传因素有关,好发于第一恒磨牙和上切牙、下切牙[2]。
牙周炎的主要症状和临床表现有牙龈炎症和出血(颜色呈鲜红或暗红色),可伴有牙龈水肿、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和移位。
患者常因为刷牙时牙龈出血,或者感到牙齿松动来就诊。
有大部分牙周炎患者因牙龈出血到医院就诊,牙龈出血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两类:
当口腔卫生差时,牙齿靠近牙龈的位置容易存积大量牙石,这些牙石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充血甚至自发性出血,造成牙龈出血[6]。
当存在全身性疾病时,如自身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高血压等,牙龈出血只是系统性疾病的局部表现[6]。
一般地,牙周炎会造成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对于牙根来说,就如同大树周围的土,如果大树周围没有土了,那树必然会死掉;同样的,牙槽骨包裹在牙根周围,牙槽骨吸收没了,牙齿肯定会松动的[3]。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牙周炎不会产生剧烈疼痛,但会有轻微的隐痛或胀痛;当有急性炎症或者化脓时,会有剧烈疼痛;或者合并牙神经发炎时也会出现剧烈疼痛。
牙周炎可能导致急性牙周脓肿或逆行性牙髓炎,均可以产生剧烈疼痛。
牙周炎的早期会出现牙龈的退缩、牙齿的轻微松动。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出现牙槽骨的大量吸收,从而出现牙齿的松动和移位、出现牙缝变大、刷牙出血、口腔异味、牙龈萎缩、咬合无力等情况。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出现牙槽骨吸收到根尖,松动严重导致拔牙或牙齿自身脱落[3]。
牙周炎和全身疾病有一定关系。
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包括牙周炎与糖尿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肾病和早产低体重儿等的关系。
对于有全身疾病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早预防。
这是有可能的。随着牙周炎的发展,大部分病人会出现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这样会造成牙根暴露,最终会导致牙齿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
牙周炎向深部发展时,细菌可通过根尖孔侵犯牙髓组织,引起牙髓炎症,称为逆行性牙髓炎[8]。
好多人认为牙周炎只发生于老年人,其实不是这样的,牙周炎有好多种类,其中侵袭性牙周炎是好发于青年人群,而且这一类牙周炎的发生不仅与口腔卫生有关,还与青少年的激素水平有很大关系[10]。
牙石,也叫牙结石,或者牙垢,是沉积在牙面上的已经钙化或正在钙化的沉积物,这主要是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沉积而来,就如同烧水壶内形成的水垢。刷牙不彻底,将不能将菌斑完全去除,牙菌斑在口内会逐渐硬化,产生牙垢。
单纯靠刷牙是不能将牙石刷掉的,这需要去医院洁牙,也就是洗牙。
牙周炎是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可能与等位基因有关[8],因此建议有牙周炎的父母,多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要注意督促孩子早晚刷牙,吃完饭后漱口,并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半年到一年查一次。
牙周炎一般根据症状,结合口腔检查、血常规、X 线检查的情况,就可以诊断,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检查。
首先,应该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及抛光(洗牙),和龈下刮治 (深层的清理)。然后,如果严重者要进行牙周手术。最后,就是定期到医院复查和牙周维护。
现代洁牙技术一般均为超声洁牙,利用超声波振动产生的能量作用于粘附在牙面的牙结石,使牙结石松动脱落。
正规的洗牙是不会产生剧烈疼痛的,但会有轻微的酸痛不舒服,一般这种症状会在 1~2 周后消失。一般刚洗完牙需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凉和过热。
洗牙不会损伤牙齿。洗牙时是洁牙刀柄与牙结石之间产生接触,一般不会对牙齿造成明显的损伤。
洗牙是由口腔医生使用专门器械,清除口腔内的牙菌斑和牙结石,尽可能阻止或减轻牙龈的炎症。
牙齿的质地是非常坚固的,和牙菌斑、牙结石这些脏东西完全不是一个质地。正规的洗牙操作中,不会伤害牙齿本身。很多人第一次洗完牙,感觉牙齿变敏感,很可能是因为洗牙前牙龈有轻度发炎。洗牙后,对疼痛较为敏感的牙颈部甚至牙根部暴露出来了,会有明显的不适感。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牙齿损伤导致的。
同时,洗牙也是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可以发现平时不易觉察的牙病,如比较隐蔽的龋齿,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牙科医生推荐:健康人群,应该每半年到一年到正规的牙科诊所,或综合医院的口腔科,进行一次洗牙。
龈下刮治也可以称为深度洁牙,是将洗牙清洁不到的、位于牙龈下方的牙结石清理掉。传统的洗牙是去除牙龈上面可以看得到的牙石,而还会有大量牙石存在于牙龈的深部牙周袋内,这是我们看不见的,因此需要做刮治。
刮治是用特殊的仪器和手段刮除埋藏在牙肉和牙根之间这些看不到的深部牙石。
在牙周炎控制良好、颌骨条件尚可的情况下可以种牙,但是必须要先将牙周炎做好治疗,视病情严重程度再进行洗牙和刮治等,提前控制牙周炎,尽量不要再向更严重的程度发展。
牙周炎根据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不同,是有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的。
如果牙槽骨丧失不严重,只需要进行基础性手术 ,除去洗牙难以祛除的深层牙石和菌斑;
如果牙槽骨吸收严重,就需要做植骨等再生性手术 ,利用骨粉等材料,重新建立起牙齿周围的稳固结构;
如果患者对美观要求高,就可能要做牙周成形术,通过手术来恢复被牙周炎破坏的牙周组织的部分外观与功能。
这些需要进行检查后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是已经松动了的牙齿,经过治疗后能改善松动度,但很难治愈,不可逆转。
如果是早期就发现牙周炎并进行治疗,治愈后一般不会进一步加重,也就不容易松动。
牙齿松动是可以固定的,一般用树脂和弹力纤维进行固定。
须经专科医生判断后谨慎实施。
喷砂的作用是将牙周炎牙面上的细小牙石和色素去除干净,因为单靠洗牙这些很难完全去除干净,是洗牙的补充治疗。
一般医生做完检查后发现牙面上有黑色的烟斑或色素等就会告知患者要喷砂治疗。
牙周炎的预后,医疗干预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患者自己的维护保养。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复查,一般能够较好地控制牙周炎。
不是非要去医院,一般建议到公立医院或正规牙科诊所洗牙。
到不正规的诊所洗牙可能会损伤牙齿和牙龈,会出现更严重的酸痛,还有就是牙石洗不干净,这些是由于洗牙过程不规范造成的;最重要的是使用器械可能都不消毒,洗牙后会传染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
牙周炎治疗后,一定要注意做好牙周的维护和保养。
这包括的内容有很多,主要应该做好口腔卫生和定期复查。复查时,医生会给患者做出维护方案,一般 3~6 个月做一次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