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是什么?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腕管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后引起腕部以下正中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候群。
通俗的说,是从手臂通往手指的一根神经--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所致。正中神经「指挥」 3 个半手指,其中拇指、食指、中指会首先产生疼痛和感觉麻木。
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桡侧(大拇指侧) 3 个半手指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做抓、握、搓、捻等动作时费力,动作不灵活,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猿掌,晚期出现鱼际肌萎缩。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腕管是什么?
腕管,顾名思义,腕管位于手腕部前面,是一个外围由腕骨和腕横韧带构成的管道,其内部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4 条指浅屈肌腱、4 条指深屈肌腱通过。
腕管是一缺乏伸展性的骨 - 韧带管道,任何因素造成的腕管容量减少或管道内压力增大,卡压正中神经均可导致腕管综合征。
更多

腕管综合征有什么表现?

腕管综合征主要由于正中神经在腕部卡压所致。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障碍。
  • 感觉障碍: 为本病特征性症状,表现为为拇指、食指、中指(第 1、2、3 手指)麻木、疼痛,开始为间歇性,渐呈持续性、进展性,可放射到肘、肩部。常在夜间或清晨及劳累时加重,患者常常会夜间痛醒,甩手、局部按摩或上肢悬垂于床边时症状缓解。叩击腕部正中神经部位,患者手部的正中神经支配区域会出现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患者前臂与地面保持垂直,屈曲腕关节,40 秒后会感觉症状加重。

  • 运动障碍:拇外展、屈曲和对掌肌力减弱。压迫腕掌侧可加重症状。做抓、握、搓、捻等动作时费力,严重者,可见鱼际肌萎缩、瘫痪。


  • 腕管综合征好发于那些人群?

    本病好发于 40 岁以上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需要长久反复用力屈伸腕与指的职业中发病风险高。
    如电脑操作者的频繁敲击动作、厨师翻菜颠勺动作等容易导致本病;同时,木工、挤乳工、书法家、画家、音乐指挥家,以及提琴手、钢琴师、胡琴演奏家、雕刻家等均易发生腕管综合征,还有常做家务活的家庭妇女等。
    腕管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任何能使腕管内容物增多、增大或使腕管容积缩小的因素均可导致本病。多数病人病因不明,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腕管容积变小:腕部骨折脱位、感染、腕和腕间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腕横韧带增厚;

  • 腕部内容物增加:腕部肿瘤、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解剖异常、外伤或血友病引发腕管内出血;

  • 生理代谢功能的改变:绝经、妊娠、痛风、类风湿、甲状腺功能低下内分泌系统变化(如妊娠、哺乳期、绝经期等),腕管综合征常发生于妊娠晚期、绝经期的妇女;

  • 腕部劳损,慢性腕管综合征的最常见发病原因。


  • 腕管综合征可能由哪些疾病引起?
    腕管综合征常发生于妊娠晚期、绝经期的妇女,考虑与体内雌激素改变有直接关系。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肥胖者也可伴发腕管综合征。此外,血液透析的后期容易并发腕管综合征。
    总之,临床上应重视腕管综合征的早发现、早治疗。
    一旦患者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应尽早行电生理检查并及时治疗。轻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大多可获得良好疗效。
    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果断采取手术治疗,对症状重、电生理明显异常者则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发展成完全损伤型腕管综合征。
    查看腕管综合征相关内容

    患者问:

    李医生你好,上次问你的我爸的那个去医院诊断是腕管综合征,现在就是手指变麻范围有点扩大的趋势,试过中药西药都没有什么用,你建议要手术吗?或者应该怎么判断是是否需要手术?手术的风险是怎么样的?必须要到大医院做吗?带是说在当地医院就可以做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2年多

    就医及用药情况:中间西药中药都有吃但是效果不大

    需要解答的问题手腕损伤有两年了,开始已经忘记是左手还是右手先开始的,中间陆陆续续看了几家医院,一直没有好转,同时左手右手神经性疼痛转换,右手疼完疼左手,左手疼完疼右手,中间做过CT判断为腕管综合征,个人怕手术会带来后期的不良反应,后来看过中医也略有好转,但是很难断根,近期有复发又去拍了磁控振,下面是磁控振的判断文字,想让医生帮忙判断一下,我的这个情况是中医治疗能好,还是西医手术能痊愈,哪个看这个更有优势,优势和弊端都有什么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手指胀发麻近一个月,握车把手麻的更明显,早起也要甩手缓解,提物麻的明显,不痛

    就医及用药情况:无

    需要解答的问题:

    1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