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曹青刚骨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2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也可以称为前十字韧带,是连接股骨(大腿)与胫骨(小腿内侧较粗的骨头)的韧带,起于胫骨(小腿)内前方,跨过半月板,止于股骨后外方。
前交叉韧带的功能是保持膝关节稳定,防止小腿向前方、侧方移位,同时防止膝关节过伸、过屈等。
当我们保持站立姿势,前后交叉韧带的关系如同其同侧手的中指叠在食指上(前)的姿势,其中,中指代表前交叉韧带,食指代表后交叉韧带。
国外研究,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为 1/3000 ,我国运动员总体发生率为 0.43% 。伴随着全民运动习惯养成及交通便利,此发病率正逐渐上升。
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以分为完全断裂及部分断裂。
受伤时可能会感觉到组织撕裂或者听到撕裂声,继而产生疼痛、关节不稳定、打软腿、关节弹响并绞锁无法伸直、关节肿胀、积液等,不能完成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走动。
陈旧性损伤最初可无症状,后逐渐出现膝关节不稳、下楼时膝关节错动、不能完成急转、急停动作,打软腿等。
长期慢性反复发作会造成韧带附近组织病变,如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不能急转急停、打软腿,下楼时关节错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危机生命。对运动员而言,甚至会造成停训、停赛,危及运动生涯。
前交叉韧带损伤多发生在非接触式运动创伤中,其次为交通事故及坠落伤。
多见于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
胫骨(小腿)受到由后向前的暴力作用,使前交叉韧带受到向前的外力导致损伤,尤其屈膝(弯腿)40~50° 位的时候,前交叉韧带相对松弛,如果在此姿势下有外力作用极易造成韧带损伤。
常见原因包括场地原因、热身不充分、疲劳训练、技术动作不规范、缺少保护、外界原因(交通事故外伤、坠落伤)。
膝关节评估包括恰当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MRI 检查前需要确认体内无起搏器、金属支架植入物、无假牙、被检查者无幽闭恐惧症等。
可以去骨科,如果专科医院分科较细,由于运动损伤引起该病,可至运动医学科、膝关节科,外伤如交通事故、坠落伤等引起,可先至急诊外科行必要检查后再由其分诊至专科。
受伤初期自救以保护膝关节、局部消肿为主。
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程序重点强调以下原则:
具体操作,如何时开始运动,何时进行肌肉锻炼等,应严格遵照术后康复医生的建议,勿自行改变治疗策略。
伤后或术后一个月到医院复查,尔后依据医生要求,每隔 1~3 个月复查一次。
轻度急性损伤在早期正确处理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易复发。
可以。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受伤或手术之后去康复科接受康复,其中就包括理疗部分,在早期理疗可以做经皮神经电刺激和低频电,以消除肿胀和恢复神经肌肉控制。后期也可以使用超声波来处理髌腱下以及取腱部位的粘连。
推荐在膝盖消肿恢复基本膝关节功能后再进行手术。
前十字韧带断裂即刻,会产生疼痛和肿胀,往往需要 1~2 个月的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肉力量练习,才能恢复正常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日常功能。如果在尚有残留的膝盖功能未能得以恢复的时候进行手术,如,膝关节尚未完全消肿且膝盖的屈曲角度只能达到 90 度时进行手术,术后恢复这些残留功能的难度会变大,不利于术后康复。
但是,如果能在受伤一周内进行手术,可以选择立刻进行手术。因为一般认为,受伤后一周,组织的粘连情况较少。
一定需要。
前十字韧带损伤后,无论选择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都必须要进行全周期的康复:
非常有用,且非常必要。
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计划可以成为康复师监督下康复的有效替代方案。 研究表明,在参与家庭康复的患者和参与临床环境中物理治疗的患者之间没有发现长期康复效果的显着统计学差异(前提是居家康复时定期对结果进行充分监测)。
同时,居家康复并不是完全不需要医生和康复师的参与,而是需要在医生和/或物理治疗师的配合下完成。
对于想要回归赛场的朋友来讲,在康复的中后期,康复中设计更高级的训练方式,例如侧切和增强式负重练习,如果在康复师的监督下进行康复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最后,想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执行家庭计划的时候,需要按时按点儿进行训练,切忌偷懒的情绪。
你可以做以下内容来改善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感觉:
在运动或训练时对动作必要时进行改变,使膝关节尽量保持,同时有计划的加强神经肌肉训练,如大腿后部肌群、增强本体感受的训练。增强腘绳肌的保护作用。
可以继续运动,但需要做好充分热身准备,运动员或许需要调整训练动作或方案,在运动中做好防护工作。
一般来讲,术后 3 个月就可以逐渐恢复跑步了,但是还需要达到以下标准才可以跑步:
● 疼痛在 2/10 以下。这里的疼痛是指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疼痛,而非待着不动的疼痛。
● 膝盖弯曲活动范围和健康侧相同。
● 主动伸膝正常。伸膝功能需要在术后一个月内恢复。
● 没有肿胀或积液。日常生活和康复训练中不再出现肿胀。
● 膕绳肌及股四头肌的的等长收缩达到健侧的 70% 或以上。大腿前后肌肉的力量需要增加到至少健康侧的 70% 以上,最好是能达到 80%。
● 单腿跳测试达到健侧的 70% 或以上。一般来讲,连续三次单腿跳,两腿的差距在 30% 以内。
● 单腿蹲起及上台阶动作无明显膝盖外翻现象。单腿下蹲时候,能够自动地将膝盖保持在脚的上方,而不向内侧偏斜。
一般来讲,术后 12 周左右可以开始跑步练习了。为了保证安全性,建议用如下的方式进行跑步训练:
● 第 1 周步行 400 米; 然后跑 400 米( 50% 的努力),重复四次,每周 3 次。
● 第 2 周步行 400 米; 然后跑 800 米( 50% 的努力)两次重复,每周 3 次。
● 第 3 周 步行 400 米,跑 1.5 公里(50% 努力); 然后步行 400 米,重复一次,每周 3 次。
● 第 4 周步行 400 米,跑 400 米( 50% 努力),步行 400 米,跑 800 米(75% 努力); 然后步行 400 米,重复两次,每周 3 次。
● 第 5 周 步行 400 米,跑 1.5 公里(75% 努力); 然后步行 400 米,重复两次,每周 3 次。
● 第 6 周步行 400 米,跑 400 米(75% 努力),步行 400 米,跑 800 米(100% 努力); 然后步行 400 米,重复 2 次,每周 3 次。
● 第 7 周 步行 400 米,跑 1.5 公里(100% 努力); 然后步行 400 米
可以。
但必须是寻求康复师或专业按摩技师。按摩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肌肉内的血液循环,降低肌肉张力,加快疲劳肌肉的恢复。
受伤后往往会出现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保护性紧张,同时也会因为膝盖疼痛而导致日常活动中的某些肌肉容易疲劳,比如小腿、腘窝(膝盖后的凹陷)、足底肌肉在运动后都会更容易酸痛。
对这些肌肉的按摩有助于缓解酸痛。同时,由于康复训练会造成肌肉的疲劳,按摩有助于肌肉的疲劳恢复,因此可以考虑进行按摩。
前十字韧带术后的康复期中,有几个时间点容易出现肿胀,他们是:
因为手术中对膝关节内部的创伤很大,膝关节肿胀在术后的病人中非常常见。
康复过程中控制膝关节的肿胀非常重要。尽快消除肿胀不仅有助于减少粘连,更对快速恢复关节功能意义重大。以下自我练习方法有助于减少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