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铭甲普外科医师
冯晓东整形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0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3月13日
肛管和直肠周围的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也称为肛旁脓肿、肛周脓肿。本病大多数继发于肛腺感染,少数继发于外伤、痔疮等情况[1,2]。
脓肿破口后,大多数不会自行愈合,而是形成迁延不愈的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易造成反复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全身性的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确诊后首先要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并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1]。
常见。瑞典一项研究表明,肛周脓肿的发病率约为 16.1/10 万,即每 100 万人中,就有 161 人患有本病,但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3],我国暂无最新权威数据。
按照脓肿所在位置,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分为:
是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个现象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男性雄激素水平高,肛腺分泌旺盛、容易堵塞,继发细菌感染从而易发生脓肿[2]。
建议去肛肠外科或者普外科就诊。
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肛腺位于肛门括约肌之间,开口于肛窦,而肛窦的开口向上,形状像一个口袋,粪便容易进入肛窦进而导致肛腺感染。如果长期腹泻或便秘,肛腺易被粪便残渣堵塞,从而滋生细菌,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最终形成脓肿[1]。
本病也可继发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肛裂、血栓性外痔、内痔药物注射、肛管直肠脱垂、肛管直肠手术或放疗等[1,4]。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等疾病也容易导致肛周脓肿[1]。
不会,一旦脓肿形成,都应该积极去医院就诊,找到其致病原因,才能达到彻底根治。
术后可能出现肛周水肿、疼痛、创面渗液及创面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且还会增加肛门失禁的风险[5]。
对于管腔扭曲、范围较广的复杂脓肿,可能出现引流不完全,形成残余脓肿或复发脓肿。所以对于复杂的肛周脓肿可能需要多次、分期切开引流[5]。
同时存在肛瘘的病人应进行分期治疗,即首先切开脓肿引流,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待炎症和水肿消退后再行瘘管切开术等二期手术,以治疗肛瘘[6](可点击「肛管直肠瘘」进一步了解详情)。
术后 2~3 天可进食汤、果汁及牛奶等流质食物,之后可给予软面条或米粥等少渣或无渣食物[7]。
多吃青菜、芹菜等新鲜蔬菜,同时应多吃香蕉、橙子、苹果等水果,禁烟禁酒,禁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7]。
手术后如果拔除了引流管,没有导管留置,都可以正常洗澡。保持个人卫生对创面愈合很重要。
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预防肛周脓肿,一般认为保持良好的肛周卫生以及去除病因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效果:
此外,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手术引流后,引流不充分或破溃口反复感染可导致肛瘘。约 70% 以上患者引流术后会形成肛瘘,导致脓肿反反复复发作[1]。
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引流通畅,以免形成假性愈合,导致瘘管形成,为以后的复发埋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