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就诊科室:普外科
词条作者
肖铭甲

肖铭甲普外科医师

审核专家
冯晓东

冯晓东整形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0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5年03月13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什么病?

肛管和直肠周围的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也称为肛旁脓肿、肛周脓肿。本病大多数继发于肛腺感染,少数继发于外伤、痔疮等情况[1,2]

脓肿破口后,大多数不会自行愈合,而是形成迁延不愈的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易造成反复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全身性的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确诊后首先要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手术,并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1]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见吗?

常见。瑞典一项研究表明,肛周脓肿的发病率约为 16.1/10 万,即每 100 万人中,就有 161 人患有本病,但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3],我国暂无最新权威数据。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按照脓肿所在位置,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分为:

  • 肛周皮下脓肿:多由肛腺感染经久不愈,向下蔓延导致;
  • 坐骨肛门窝脓肿:由肛腺感染后穿过外括约肌继续向外扩散形成;
  • 骨盆直肠窝脓肿:大多由克罗恩病、直肠炎、直肠溃疡、直肠外伤所致;
  • 直肠后窝脓肿:病因与骨盆直肠窝脓肿类似,因其脓肿位置较高而命名不同;
  • 高位肌间脓肿:通常由肛隐窝感染引起[2]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更容易发生在男性身上吗?

是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个现象原因不明,可能是由于男性雄激素水平高,肛腺分泌旺盛、容易堵塞,继发细菌感染从而易发生脓肿[2]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一般去看哪个科?

建议去肛肠外科或者普外科就诊。

症状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有哪些症状?

  • 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随脓肿的大小和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
  • 局部疼痛:表现为肛门周围或直肠区域皮肤红肿、疼痛。疼痛呈持续性,不排便时也会感觉疼痛。咳嗽、下坐或肛门受压时,疼痛会加重。患者通常因疼痛而行走不便[1]
  • 肛门流脓:如果脓肿自行破溃,可观察到肛门有脓性物排出[1]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肛周脓肿如果诊疗不及时,延误了病情,可能造成全身性的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以至危及生命。

image

病因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由哪些原因导致?

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肛腺位于肛门括约肌之间,开口于肛窦,而肛窦的开口向上,形状像一个口袋,粪便容易进入肛窦进而导致肛腺感染。如果长期腹泻或便秘,肛腺易被粪便残渣堵塞,从而滋生细菌,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最终形成脓肿[1]

本病也可继发肛周皮肤感染、损伤、肛裂、血栓性外痔、内痔药物注射、肛管直肠脱垂、肛管直肠手术或放疗等[1,4]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等疾病也容易导致肛周脓肿[1]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常见于哪些人群?

  • 中青年人群:本病多见于 20~40 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2]
  • 饮食、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比如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经常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排便习惯不良等人群,更容易患本病。
  •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血液病、营养不良等全身性疾病或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的人群也容易发生感染进而发生本病[1,4]
诊断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需要做什么检查?

  • 体格检查:可发现肛门周围皮肤红肿,触摸或按压有肿块且伴有明显痛感,症状典型时诊断并不困难。
  • 血液检查: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2]
  • 直肠指诊:这是判断肛管直肠疾病最简单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医生或护士会戴上手套并将手指伸入肛门或直肠内,判断是否有肿块[2]
  • 影像学检查:若诊断存在疑难时,可行直肠内超声检查,大多能明确脓肿部位及脓腔大小。如果脓腔范围较广较深,超声检查难以完全探及,可以行磁共振(MRI)检查[2]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需要与哪些疾病区分?

  • 化脓性汗腺炎:发生在肛门周围与臀部皮下时应与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相鉴别。两者均会导致肛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但化脓性汗腺炎脓肿表浅且范围广泛,皮肤会增厚变硬,脓液粘稠呈白粉粥样,有特殊臭味。直肠指诊会发现病变与肛门直肠无关,由此鉴别。
  • 骶骨前畸胎瘤:畸胎瘤伴有感染时与直肠后部脓肿表现相似,需要进行区别。肛门指诊会感觉直肠后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因畸胎瘤多为先天性,可追问出相关病史。进行 X 线检查可协助诊断,进行病理检查可确诊并予以鉴别。
  • 肛门直肠肿瘤:通过直肠指检可初步鉴别。良性肿瘤多为局限性的,可以移动,局部症状较轻,一般不发生溃破;恶性肿瘤较坚硬,不容易移动,表面可有溃烂、凹凸不平,常有脓血性分泌物,可伴有恶臭污秽,可通过肠镜检查或组织病理检查鉴别[4,5]
治疗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如何治疗?

  • 手术:一旦确诊后应尽快手术,将脓肿切开引流。未及时引流的脓肿,可继续向周围扩大,甚至进展为广泛的全身感染,令病情难以控制[2]
  • 抗感染:脓肿引流后,对于存在广泛性肛周/会阴蜂窝织炎的患者,已有全身感染征象的患者,本身有心脏瓣膜病、糖尿病或有免疫抑制的患者患者需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或者环丙沙星联用甲硝唑)抗感染治疗[2]
  • 营养支持:由于肛周脓肿为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之后,机体消耗极大,饮食上应注意补充充足的水、电解质、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病情较轻的病人,可予以「食补」,应食用比平日更多的肉蛋奶类食物并大量饮水;而病情较重、不能经口补充足够营养的病人,则需要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通过输液的方式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2]

image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能自愈吗?是不是必须去医院就诊?

不会,一旦脓肿形成,都应该积极去医院就诊,找到其致病原因,才能达到彻底根治。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可能有哪些并发症?

术后可能出现肛周水肿、疼痛、创面渗液及创面延迟愈合等并发症,且还会增加肛门失禁的风险[5]

对于管腔扭曲、范围较广的复杂脓肿,可能出现引流不完全,形成残余脓肿或复发脓肿。所以对于复杂的肛周脓肿可能需要多次、分期切开引流[5]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合并肛瘘能否同时治疗脓肿和肛瘘?

同时存在肛瘘的病人应进行分期治疗,即首先切开脓肿引流,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待炎症和水肿消退后再行瘘管切开术等二期手术,以治疗肛瘘[6](可点击「肛管直肠瘘」进一步了解详情)。

生活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在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术后 2~3 天可进食汤、果汁及牛奶等流质食物,之后可给予软面条或米粥等少渣或无渣食物[7]

多吃青菜、芹菜等新鲜蔬菜,同时应多吃香蕉、橙子、苹果等水果,禁烟禁酒,禁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7]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在生活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 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加肠道蠕动,避免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 术后 3 天内尽量控制便意,以免影响伤口愈合[7]。之后每次排便后,建议温水坐浴,对创面进行碘伏消毒。
  • 因为术后创面容易出血,因此,患者在打喷嚏或咳嗽时不可用力[6]
  • 睡觉时取俯卧位(趴着睡),避免伤口受压[7]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做了手术能正常洗澡吗?

手术后如果拔除了引流管,没有导管留置,都可以正常洗澡。保持个人卫生对创面愈合很重要。

预防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怎么预防减少复发?

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预防肛周脓肿,一般认为保持良好的肛周卫生以及去除病因具有一定程度的预防效果:

  • 饮食要注意合理搭配,少吃辛辣、高脂、高热量的食物。
  • 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性更换内裤,每天用温水清洗一次肛门部位,对预防肛周感染有很好的作用。
  • 保证肛周处于良好健康的环境,比如不要经常坐在潮湿的地面、冰凉的窗台,以免肛门受凉受潮。
  • 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久坐,积极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肛周血液循环,有效预防肛门疾病。
  • 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腹泻,长期的便秘或腹泻是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主要原因之一,还需改掉不良的排便习惯(如大便时玩手机等)。
  • 积极治疗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艾滋病、糖尿病等疾病。

此外,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手术引流后,引流不充分或破溃口反复感染可导致肛瘘。约 70% 以上患者引流术后会形成肛瘘,导致脓肿反反复复发作[1]

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引流通畅,以免形成假性愈合,导致瘘管形成,为以后的复发埋下种子。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