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道)是什么?

窦也称窦道,是机体组织感染、坏死而形成的开口于体表的通道。多与感染密切相关。
藏毛窦是什么?
藏毛窦又叫藏毛病、藏毛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内含毛发为其特点。
这类窦道可发生于骶尾部、顶枕部,部分也可累及脐部、指(趾)间等其他部位,其中以骶尾部最为常见。
该病由 Mayo 于 1930 年首先阐述,Anderson 和 Warren 分别于 1847 及 1854 年相继报道,Hodges 于 1880 年正式称之为骶尾部藏毛窦。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易被误诊为肛瘘,急性加重时,可合并感染(红、肿等),引发脓肿,部分需手术切开引流。手术后一般预后良好。
本文主要讲述骶尾部藏毛窦。
藏毛窦在生活中常见吗?
藏毛窦相对比较少见,发病率约为 26/100 000。
藏毛窦的发病有男女或种族差异吗?
骶尾部藏毛窦多于青春期发病,体毛较旺盛的人群多发,以 20 岁左右人群为主,其中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 4:1,在人种方面,白种人多见,黑种和黄种人少见乃至罕见。
更多

藏毛窦多具有哪些临床表现?

患者的表现差异很大,既可表现为无症状的藏毛腔或藏毛窦,也可能表现为急性感染或慢性炎症伴排出分泌物的开放性伤口,伤口大小不一。
  • 急性期:由急性感染所致。患者坐位或拉伸臀间裂皮肤时(如弯腰、仰卧起坐时),臀间区域会突发轻至重度疼痛。患者还可能感觉该区域有间歇性肿胀,以及有黏液性、脓性或血性液体溢出。当臀间区域出现疼痛伴波动感的肿块时,提示有脓肿的形成,脓肿未引流的患者常有发热和全身不适。

  • 慢性期:患者表现为急慢性脓肿反复发作或反复溢出分泌物的窦道,同时伴有与周围皮肤不相连的毛发从窦口中生长。如无感染,常无症状,只是骶尾部凸起,有时感觉骶尾部疼痛和肿胀。在骶尾部中线皮肤处可见不规则小孔,直径约 1 mm~1 cm,周围皮肤红肿,常有瘢痕,有的可见毛发。


  • 更多

    藏毛窦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藏毛窦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两种说法:
  • 先天性:有人认为藏毛疾病是先天性上皮残留或先天性皮肤凹陷所致,或者是骶尾区中央缝畸形发育导致皮肤内涵物形成囊肿所致,说的通俗点就是胎儿期的发育畸形。

  • 后天获得:有人认为藏毛窦是走路时臀部扭动、摩擦,特别是多毛的男性,使臀中裂之间的毛发刺入附近的皮肤,形成短管道所致。发生于脐部、头皮、指(趾)间、双乳间的藏毛窦支持了这一获得学说。


  • 藏毛窦的发生有哪些危险因素?
    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容易发生藏毛窦:
  • 超重 / 肥胖;

  • 臀间裂局部受过创伤或反复刺激;

  • 缺乏运动,久坐;

  • 臀间裂较深;

  • 臀间裂区域的毛发旺盛;

  • 有藏毛窦的家族史等。


  • 藏毛窦可以遗传吗?
    尚无证据表明藏毛窦与遗传相关,但具有藏毛窦家族史者更容易发生。
    藏毛窦可以传染吗?
    由上述病因可知,藏毛窦的发生不涉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因此不具有传染性。
    查看藏毛窦相关内容

    患者问:

    医生您好
    症状及患病时长:
    藏毛窦手术切除5月30日,开放性创口已经一个月了
    就医及用药情况:
    目前在用康复新液纱布每天换药
    需要解答的问题:之前渗液都是淡黄色,偶尔出血,昨天和今天渗液突然绿色了是正常的吗

    4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一个月

    就医及用药情况:没用药她自己好像好了我今天洗澡的时候拍了一下,它破了一个口,然后流出来了好多脓,然后那个硬疙瘩好像下去很多,但是我需要怎么去给他消毒?

    需要解答的问题:上次向您问过诊

    2人看过

    患者问:

    患者女,29岁,上周四时,尾椎骨处感觉异样,触碰或受力会感觉疼痛,但正常活动不受影响;上周六起,不适感加重,坐着或躺着就会有明显不适,周日去医院拍了片子(见附件),医生诊断是筋膜炎,开了艾瑞昔布片和虎力散片,周二发现尾椎骨处肿起来,周三肿胀处变硬,且一到晚上疼痛难忍(偶发性刺痛)。周四晚上医生建议把药换成了迈之灵片和西乐葆胶囊,周五上午做个B超(见附件),医生说有发炎情况,让注射头孢,中午开始就打了点滴。今天上午去医院做了磁共振和血项检查(见附件),附件肿胀为周四晚上拍摄。病人并未摔伤,也一直没有发热,整体疼痛感感觉有减轻,触痛感也不明显,晚上疼痛感会比较明显(刺痛感),今天外科医生提出说应该是藏毛囊肿,建议尽快切开手术治疗,请问是否有必要?

    4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