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梁培禾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0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睾丸癌是一种病因不明、组织类型和表现不同的一大类恶性肿瘤。睾丸癌可分为生殖细胞瘤(约占 95%)和非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又可再分为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各占约 50%。
常表现为阴囊无痛性肿块。
治疗上,首先要手术切除病变睾丸,然后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决定采取严密监测、淋巴结清扫、放疗或化疗。
睾丸癌在全部男性中相对少见,仅占男性恶性肿瘤的 1-1.5%,但却是15~34岁年龄段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睾丸癌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北美和北欧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亚洲和非洲。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但是睾丸癌的死亡率低,通过合理的治疗,睾丸癌是可以被治愈的。
早期症状不明显,典型表现为睾丸逐渐增大、肿块,无疼痛感,约10%患者有睾丸疼痛。少数患者有鞘膜积液,可能掩盖肿瘤的存在。少数患者因内分泌原因出现乳房女性化。
如果发生转移,则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局部肿块、腰背部疼痛等相关症状。
隐睾是睾丸肿瘤重要的发病原因,比阴囊内睾丸发生肿瘤的概率高甚至数十倍。
但隐睾本身不算特别多见,因此,从数量上来说,发生在隐睾(未降入阴囊,位于腹股沟、盆腔或者腹腔内的睾丸)的肿瘤数量是少于阴囊内的。
睾丸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危险因素包括隐睾或睾丸未降、Klinefelter综合征、遗传因素、对侧睾丸肿瘤,以及不育不孕等。
有一定遗传性。一级亲属中有睾丸肿瘤病史,自身发生睾丸肿瘤的风险会增高。
比如父亲患病,儿子也患病的几率较普通人升高 2~4 倍;如果兄弟有患病,则自身发生睾丸癌风险增高 8~12 倍。
但是睾丸肿瘤的总体发病率低、治疗效果好,仅有家族史而没有明显症状者,不需要特殊筛查或随访,常进行睾丸自我检查即可。
绝大多数睾丸肿瘤患者为年轻男性,主要是 15~35 岁。
以下情况患睾丸肿瘤(其中精原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的风险会增高:
大部分睾丸癌是无痛性或钝痛性,患者多因为阴囊出现轻微损伤时自己摸到阴囊肿块,而前来就诊。
及时自查对早发现阴囊异常增生,今早接受治疗有帮助,可以提高治愈率。除了自查到睾丸肿块外,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建议患者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
初步需要进行阴囊查体和 B 超,X 线胸部检查(判断有无肺部转移)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检测,其他进一步检查根据情况选择,如尿路造影。
考虑可能引起肿瘤播散和种植,并不推荐穿刺或切除活检,一般首选经腹股沟睾丸切除术,术后做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需要与附睾炎、鞘膜积液、睾丸外伤、精液囊肿、腹股沟疝等鉴别。
肿瘤科或泌尿外科。
无论何种类型的睾丸肿瘤,首先需要切除睾丸,做病理切片。然后根据肿瘤性质和分期,选择采取严密监测、淋巴结清扫、放疗或化疗。
精原细胞瘤一般需要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
非精原细胞瘤采用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完全缓解率为 80%。
放疗副作用主要有: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肠炎、慢性胃炎、生精抑制和不育、心血管毒性和放射野(放射照射部位)继发恶性肿瘤。
化疗副作用包括骨髓移植、性腺毒性(损害生育能力及相关激素分泌)等。
鉴于放疗和化疗均有一定毒副作用,故早期肿瘤术后也可以选择密切随访监测,而不做其他治疗。
睾丸癌最常见的就是精原细胞瘤,为了及早发现复发,治疗以后,需要密切复查至少5年。
对于I期精原细胞瘤推荐 5 年随访计划:
IIa/IIb期进展性患者,临床检查、肿瘤标志物和胸部X线片治疗后 3 年内每 3 月查1次,以后每6月1次直至第5年,以后每年1次。腹部盆腔CT扫描每半年1次。
IIc-III期患者,化疗后常有残留肿瘤,如果肿块大于3cm,PET-CT诊断价值高。建议每半年做 CT 检查。
其他类型的睾丸癌复查原则大致相同,具体复查时间和项目有所区别,遵医嘱进行复查即可。
现代综合治疗手段使得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病死率从 50% 降到 10% 左右,生存率明显提高。
患者的结局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分期等因素有关。精原细胞瘤恶性程度较低,治疗效果较好,非精原细胞瘤生存情况稍差。
经过规范治疗,复发几率较低。
患者合并有一些危险因素,例如隐睾症、性腺发育不全、不育、克氏综合征等,本身生育能力就低下,或者没有生育能力,需要对这些疾病进行相应治疗。
肿瘤本身的影响:肿瘤对睾丸局部产生不良影响,也能影响相关激素分泌调节,最终影响生精功能,导致弱精少精等。
手术的影响:手术切掉一个睾丸,由原来的两个睾丸变成一个睾丸,生精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正常睾丸能够代偿,可抵消这部分的影响。
术后的辅助放疗或者化疗:放疗和化疗可以严重影响生精功能,导致不育。有生育要求者,如果需要辅助放疗或者化疗,在治疗前要进行精子保存。
如果在治疗之后有生育要求,应当在治疗后至少间隔 12~18 个月,再考虑生育,尽可能减少后代潜在畸形的可能。
通过精液冷冻保存和辅助生殖技术,30%~60% 接受了肿瘤治疗的患者能实现生育。
饮食上无特殊禁忌,健康、均衡饮食即可。比如烹饪时注意少放盐,少放油,少用含盐高的调料,少吃腌制菜、腌制肉等;主食不要只吃精米白面,可以用粗粮、杂豆、薯类、南瓜等替代部分主食;荤素合理搭配
生活中无特殊注意事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不要吸烟,避免超重和肥胖。每天保证足量的睡眠;当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学会自我调节。
隐睾是睾丸癌重要的危险因素。大部分研究认为,此类患者在青春期前进行手术,将睾丸下降移入阴囊并固定,能够减少睾丸生殖细胞瘤的发生,同时,如果发生了肿瘤,在阴囊内也比留于高位如腹腔内的睾丸更易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