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
就诊科室:肿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什么?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分型,包括单纯性乳头状癌和混合性甲状腺癌 [1]。此病生长缓慢,可能会在甲状腺中局限数年,并且发病较为隐匿,可能会被患者忽略。

在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轻,经过手术、药物等治疗后,往往预后较好 [1]

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见吗?

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常见,约占总数的 70%~90%,即为每 100 名甲状腺癌患者就有 70~90 人患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 [2]

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但是儿童和年轻女性(40 岁前)多发,男女比例为 1:1.7 [3]

症状

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哪些常见表现?

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甲状腺结节,大多情况下不出现明显的症状,可能在体检的时候无意发现。少数情况下患者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者远处转移癌的表现 [2]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从而出现相应症状。如气管受压迫时,会出现咳嗽、呼吸受限;食管受压时,会出现吞咽困难或者食管疼痛;侵犯喉返神经时出现声音嘶哑等表现 [2]

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应器官的受累情况。如转移到肺部,可能会出现咯血、胸痛等表现;发生骨转移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功能障碍等表现,预后较差 [1]

病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哪些常见病因?

甲状腺癌乳头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儿童时期接受过外照射治疗,还是核泄漏造成的放射性碘暴露,都可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 [2]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碘的摄入量有关吗?

有资料显示,碘的过量摄入可能与某些类型的本病有关,但是并不能证实两者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目前一般不要求甲状腺癌病人限制碘摄入。

Camargo 等发现过量的膳食碘与慢性甲状腺炎之间存在联系,而慢性甲状腺炎与乳头状癌发病率的增加有关,但 Zimmermann 等发现加碘盐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不存在相关性,没有足够的证据解释世界范围内的增长 [3]

甲状腺乳头状癌会遗传吗?

有一定的遗传性。

遗传因素对于甲状腺癌的发生也是同样重要的,若父母患有甲状腺癌,则子女患病风险增加 3.2 倍,若同胞兄妹患有甲状腺癌,则患病风险增加 6.2 倍 [4]

诊断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是若患者在照镜子或在喉结下方摸到肿块时,应及时就医。

若患者已经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第一时间就医,让医生做出判断,以免耽误病情。

怀疑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在没有转移的情况下,对甲状腺部位的肿物往往难以判断。在治疗前应该进行以下检查来明确病变的范围、甲状腺功能损伤程度等:

  • 甲状腺核素扫描:大多数乳头状腺癌有吸碘功能,此检查以往是术前主要的检查手段,但是随着其他检查的发展,已经少用 [4]
  • B 超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内肿物是多发还是单发、颈部血管受侵犯的情况、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4]
  • CT 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内肿瘤的位置、内部结构情况、钙化情况等。虽然不能做出确切的诊断,但是可以使医生在术前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若可以制成三维成像的 CT 则更好 [4]
  • 磁共振成像(MRI):因在甲状腺的分辨率较低,在无碘过敏患者中,不推荐使用 [4]
  • PET/CT:可以判断肿瘤代谢的情况,主要判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4]
  • 针吸细胞学检查: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医生会结合临床所见,帮助进行诊断 [4]
治疗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去医院一般先挂什么科?

普外科、肿瘤科、头颈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等科室。

甲状腺乳头状癌能治好吗?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较好 [1],大多数在早期发现并进行规范手术、用药的患者在治疗后可以完全治愈。

甲状腺乳头状癌怎么治疗?

  • 手术治疗:本病确诊后,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除了可以清除原发病灶,还可将术中切下来的病理标本进行准确的病理诊断和分期。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不同,常见的术式有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保留部分甲状腺)以及选择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全切除后复发率较低 [2]
  • 放射性碘治疗(131I 治疗):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仍可能会残留部分甲状腺组织。因此,131I 治疗是清除剩余的甲状腺组织以及残留肿瘤细胞的必要手段 [2]
  • TSH 抑制治疗:最佳的 TSH 抑制水平需个体化,宜结合病人复发风险和甲状腺激素治疗的风险综合考虑制订个体化的 TSH 抑制目标。主要治疗目的是满足患者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以及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2]
  • 新型靶向药物:目前已经研制出,针对甲状腺乳头癌的靶向药物,如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和凡德他尼等,对于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一般怎么确定手术方式?

在手术前,医生会根据以下因素来确定甲状腺切除的范围,并根据各种手术方式的利弊、患者的治疗意愿等情况来确定手术方式:

  • 肿瘤大小;
  • 是否侵犯了周围的组织;
  • 有没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 童年是否有接触过放射线;
  • 有没有甲状腺癌或者甲状腺癌综合征的家族史[2]。

甲状腺乳头状癌治好后还会再发生吗?

可能会复发。

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复发和转移发生在术后的 5~10 年内,且在复发或转以后预后较差 [2]

image

生活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患者应膳食丰富,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可以进食蛋类、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手术伤口的恢复。
  • 尽可能做到规律饮食,少食多餐。
  • 影响到食管的患者可以选择较软的食物或流食,如米粥、面条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 患者需要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加药或不服药;
  • 患者尽量避免劳累,可以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适合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
  • 若患者出现了情绪低落,担心疾病复发等情绪,可以多听音乐、看综艺、与病友交流病情或向医生、护士了解关于疾病的知识来缓解,避免忧虑过度,耽误病情恢复。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家属应该注意什么?

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家属应注意关怀患者,若患者出现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以与其多交流,或让患者与朋友多交流沟通,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以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必要时复查甲状腺素水平排除甲状腺素补充不足等情况。

甲状腺乳头状癌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建议患者进行终身随访,至少每年进行 1~2 次检查,包括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临床评估、颈部超声、CT、必要时核素扫描或者 PET-CT 等 [2]。由于患者病情不同,具体情况应根据医生医嘱进行复查。

预防

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预防吗?怎么预防?

因甲状腺乳头癌的病因尚不明确,所以目前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减少发生的概率:

  •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 非必要情况,尽量避免接触电离辐射,若无法避免,建议患者做好防护措施,如正确穿防护服、佩戴手套等 [2]
  •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减少内分泌失调对身体的损害,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甲状腺乳头癌的发生;
  • 已经出现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病情变重,发展成甲状腺乳头状癌。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