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什么?

发生在结肠的恶性肿瘤就是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肿瘤之一,病因暂未完全明确,与遗传、疾病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1]
早期结肠癌大多无明显不适,晚期可出现便血或黑便、腹痛、腹部肿块、贫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癌细胞可以向全身各处转移,引发各种临床表现[2,3]若需自测风险,可点击此处尝试
目前结肠癌治疗的主流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4,5]。结肠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结肠癌有治愈的希望,晚期结肠癌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显著增高[6]
结肠癌的结肠在身体哪个部位?
结肠是消化道的终端部分,成年人的结肠平均长度约为 150 cm,主要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个部分,结肠与其下面的直肠共同组成我们常说的「大肠」[1]
结肠是空腔器官,结肠壁有 4 层,由内到外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在结肠的周围还有一些淋巴结。
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也能吸收葡萄糖、电解质和部分胆汁酸,还能储存和转运粪便,吸收功能主要发生于右侧结肠。此外,结肠能分泌碱性黏液和数种胃肠激素,可起到保护肠道黏膜、润滑肠道的作用[1]
结肠癌常见吗?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
结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有 110 万新发病例,约 50 万人因此死亡 [6]。我国结肠癌的高发年龄为 40~50 岁,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 [7]
image
更多

结肠癌有哪些常见临床表现?

早期结肠癌患者大多无明显不适,多数是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发现的。随着病情的进展,一般常有以下一些典型表现:腹痛、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部分患者还可在腹部摸到肿块,到了晚期还会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水肿等全身症状 [1,3]
  • 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或是二者交替出现。
  • 粪便性状改变:表现为粪便变形或变细,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
  • 腹痛:常表现为腹胀感或是持续性隐痛,疼痛具体部位不明确。
  • 腹部肿块:肿块大多质地坚硬,呈结节状,常可以推动,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位置。
  • 肠梗阻症状:一般为结肠癌中晚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
  • 全身症状:由于肿瘤的慢性消耗,可以出现贫血、消瘦、乏力及发热等表现,晚期还可出现黄疸、水肿、腹水等症状。

  • 结肠癌的严重程度怎么判断?
    结肠壁由内到外分为 4 层,癌症侵犯的结肠壁层数越多、侵犯结肠周围淋巴结的个数越多,就意味着癌症越严重,分期越晚。
    医生们常将结肠癌分为 1、2、3、4 期,4 期是最严重的,1 期是最早期。具体分期在此不再详述,多为较专业内容,可咨询主诊医生。
    结肠癌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不治疗,肿瘤会不停的生长,最后会引起肠梗阻、出血、疼痛、穿孔等严重后果。
    如果肿瘤转移到其它脏器,就会产生相应的症状,例如结肠癌肝转移就会出现右上腹疼痛、食欲减退、浑身乏力、黄疸等症状;结肠癌肺转移就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 [3]
    更多

    结肠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于结肠癌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主要与胃肠道疾病、遗传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1,3,8]
  • 胃肠道疾病:例如结肠息肉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绒毛状腺瘤和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等胃肠道疾病,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细胞生长和分化异常,显著增加了转变为结肠癌的风险。
  • 遗传因素: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结肠癌患者的人群,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是常人的 2~4 倍,家族性多发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疾病也是高危因素。
  • 生活习惯: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会引起结肠癌。

  • 结肠癌与哪些危险因素有关?
  • 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脂肪含量过高会抑制肠道对胆汁酸的重吸收,在胆汁酸含量增高的同时摄入高蛋白,则容易产生致癌性的氨基酸产物,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 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膳食纤维有助于吸收水分,可以促进排便,减少肠黏膜与致癌物的接触。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若是缺乏容易导致多种疾病。例如,长期缺乏叶酸可导致胃肠道细胞核变形,甚至发生癌前病变;
  • 长期食用腌制品或加工肉:长期食用腌制的泡菜、肉制品等食物,会增加患病的风险,因为这些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丰富,而亚硝酸盐会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 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的人群,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 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的增加,结肠癌的患病风险也显著提高,并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3,8]

  • 结肠癌病因中的林奇综合征是什么?
    林奇综合征也称作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简单的说是病人具有一种遗传上的突变,这种突变能够导致很多癌症,包括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肝癌、胃癌、子宫癌等。这类病人的子女中发生结肠癌的可能性高达 80%~85%,也就是说每 100 个林奇综合征患者的子女中,就有 80~85 个人可能会患有结肠癌 [1,3]
    结肠癌的常见于哪些人群?
  • 年龄大于等于 40 岁的人;
  • 家族中有结肠癌病史的人;
  • 不论年龄只要有结肠腺瘤或是既往有过结直肠癌病史的人;
  • 自身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
  • 肥胖、吸烟、饮酒的人;
  • 不明原因有慢性便血或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 在 50 岁前曾诊断过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的人 [2,3]

  • 结肠癌患者中为什么会有年轻人?
    如果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林奇综合征),那么患者很年轻就可能得结肠癌,有些病人十几岁或是二十几岁就会患结肠癌。
    而且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吸烟、饮酒、日常饮食高脂肪低纤维;且由于工作原因,缺乏锻炼,久坐或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容易诱发结肠癌 [6]
    结肠癌与结肠息肉有什么关系?
    绝大部分的结肠癌都来源于结肠息肉,但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可以发展成为癌。息肉转变为癌症大约需要 10~15 年的时间 ,但对于有溃疡性结肠炎或是克罗恩病的病人,时间间隔可能要更短 [1]
    结肠癌的发病除了息肉还有哪些肠道疾病?
    多数病人会经历从结肠息肉发展到结肠癌的过程。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是两种容易发生结肠癌的肠道疾病,而此类病人则可以不经过息肉直接发生结肠癌,因此这类病人需要更密切的定期随访 [3]
    查看结肠癌相关内容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做胃肠镜结果是结肠癌

    就医及用药情况:还没来得及去医院呢

    需要解答的问题:
    是否需要手术割掉,情况是否严重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结肠占位性病变

    就医及用药情况:胃肠镜+放射检查CT(平扫+增强)
    需要解答的问题:
    于医生,您好。我母亲结肠问题是否可基本确定为癌症,就CT检查报告结果是否可排出癌转移风险,下一步医治的方案及建议是什么?

    1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无

    就医及用药情况:胃肠镜胃息肉切除

    需要解答的问题:7月9号上午做的胃肠镜,9点40做完。之前3月份单独查的胃镜多发息肉,加上自己父亲有胃息肉个数不多,叔叔去年因结肠癌去世,所以我也觉得有必要自己提前关注一下。

    术后报告如图,今天还在医院,截止现在吃半流质食物没有不适感,医院说今天9点40后可吃鸡蛋糕类的食物试试了,但截止今天还没有排过便。

    想咨询一下,因为我会有暴饮暴食催吐的情况,不知道和我的胃息肉是否有关,还是说我更可能是存在家族遗传的诱因。

    因为胃息肉切的比较多
    ①是不是术后21天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咳嗽?
    ②需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饮食?
    ③如果明天出院咖啡茶饮类能喝吗?
    ④出院后,一般需要多久复查呢,是不是肠子没事,我就可以只复查胃镜呢
    ⑤一个月内有必要再查一下创口恢复情况吗

    1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