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肉瘤
就诊科室:肿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脂肪肉瘤是什么?

脂肪肉瘤是一种起源于脂肪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之一[1],好发年龄为 40~60 岁,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脂肪较多的四肢及腹膜后[2]

脂肪肉瘤常见吗?

不常见。软组织肉瘤占成人实性恶性肿瘤的 1%(即每 100 位实性恶性肿瘤中约有 1 位是软组织肉瘤患者),脂肪肉瘤占恶性软组织肿瘤的 16%~18%(即 100 位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中约有 16~18 位是脂肪肉瘤患者)[1]

脂肪肉瘤的发生部位都有哪些?

四肢和腹膜后发病率较高,其次为腹腔、肩背部、臀部,占比分别为 33.33%、29.17%、12.50%、 6.25%、6.25% [3]

脂肪肉瘤可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细胞遗传学将脂肪肉瘤分类为:
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黏液样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 [1,2]

症状

脂肪肉瘤可有哪些表现?

脂肪肉瘤的典型症状为缓慢增大的软组织肿块或腹部不适,发病早期一般无疼痛感,但后期肿瘤较大时,可能出现疼痛症状。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可有如下差异:

  • 下肢:酸胀感,走路时小腿容易疲劳和疼痛。
  • 腹腔:早期一般无症状表现,随着瘤体增大,可出现腹围增加、腹部疼痛、过早饱胀感[4]

脂肪肉瘤会有哪些并发症?

  • 肠梗阻:腹腔内瘤体过大时,容易压迫胃肠道导致肠梗阻,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
  • 压迫神经:瘤体增大可压迫附近神经,一般表现为肢体麻木、酸胀等不适感。
病因

脂肪肉瘤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脂肪肉瘤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确,可能与环境、基因、放射性治疗有一定关系。

  • 环境: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如,砷、苯氧乙酸等,可能会增加患本病的风险。
  • 基因:研究发现, CDK4 基因的扩增可能是引发本病的危险因素。
  • 放射性治疗:既往因患其他肿瘤而接受过放射性治疗,或长期接触放射线的医护人员,可能会增加患本病的风险。
  •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大量饮酒、长期熬夜、情绪不良都是容易诱发肿瘤的不良因素[5]

脂肪肉瘤常见于哪些人群?

  • 家族中有本病家族史的人群: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基因遗传性,所以家族中可能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
  • 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的人群:肺癌、乳腺癌、肠癌等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常可能会受到放射线的损伤而患病。
  • 长期具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的吸烟、酗酒、熬夜、焦虑等人群。

脂肪肉瘤会遗传吗?

有一定的遗传机会。

诊断

脂肪肉瘤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 如在体检中发现四肢、腹膜后等处有可疑肿瘤,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发现缓慢增大的软组织肿块或腹部不适,需及时就医。

医生怎么诊断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非常困难,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CT 或 MRI,术后依赖于病理确诊。

  • CT:用于早期发现肿瘤和精确显示肿瘤范围。当肿瘤生长迅速时,可显示侵犯临近的组织结构。
  •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可清楚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界限。
  • 病理检查:活体组织检验是该病诊断金标准,对切出的病例组织进行检测,确定脂肪肉瘤的具体性质[6]

脂肪肉瘤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怎么区分?

由于脂肪肉瘤与一些良性细胞肿瘤的症状相似,故容易发生混淆。医生会通过发病年龄、部位、超声特点等进行鉴别。

  • 血管脂肪瘤主要发病患者群为男性青壮年,上肢发病率高,多发常见。
  • 冬眠瘤是罕见的良性脂肪组织肿瘤,多见 30~40 岁成年人,肩、颈、腋 下、肩胛区等是常见的发病部位,腹部、下肢少见[1]
治疗

脂肪肉瘤患者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普外科、肿瘤科。

脂肪肉瘤应该如何治疗?

  • 手术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肿瘤的范围、发病部位、大小,并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将肿瘤切除。手术后可能还需进行化疗、放射治疗,以此降低复发的机会。
  • 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也适用于晚期转移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异环磷酰胺、蒽环类、曲贝替定、艾瑞布林等。用药期间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还可出现骨髓抑制、免疫力降低等不良反应。
  • 放射治疗:作为辅助治疗,用于手术之前可缩小肿瘤的体积,增加手术成功切除的范围;用于手术之后,可降低肿瘤的复发风险[4]

脂肪肉瘤会复发吗?

腹腔、四肢、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复发率较高 , 占比分别为 50%、43.75%、35.71% ;阴囊、乳腺发病率最低 ,占比分别为 2.08%、2.08%[3]

脂肪肉瘤的预后如何?

经过积极治疗后,高分化脂肪肉瘤及黏液性脂肪肉瘤预后相对较好,5 年生存率可达 80% 左右,而多形性、去分化型脂肪肉瘤 5 年生存率仅为 20%~50%[2]

image

生活

脂肪肉瘤需如何护理?

  • 术后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避免感染。
  • 术后注意活动力度,避免缝合口裂开。
  • 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睡眠,提倡规律生活。
  • 家人应给予安慰、陪伴,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脂肪肉瘤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注重食物多样化及色、味、香俱全,增进食欲,缓解放疗、化疗后食欲不振的症状。
  • 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肉、牛奶、蛋类食物;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
  • 手术病人忌喝含酒精的饮料。

脂肪肉瘤需要复诊吗?

需要复诊。放疗、化疗的患者根据症状及时复诊,医生可以根据复诊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康复周期一般需 2~3 个月,需根据实际手术方式确定复诊时间,具体复诊间隔时间遵医嘱。

预防

脂肪肉瘤应该如何预防?

该病病因尚未明确,暂无有效措施。但可改善日常的不良习惯,减少本病的发生机会。

  • 健康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劳逸结合;注意饮食卫生;清淡饮食,均衡营养。
  • 合理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 放松心情:压力过大、抑郁、烦躁、失眠等情况均可使身体处于虚弱状态,日常可以多听音乐、看电影,放松心情,保持心情愉悦。
  •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发展过快。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