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就诊科室:肿瘤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潘战和

潘战和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9月21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肝癌是什么病?

肝癌通常说的是原发性肝癌,指的是发生于肝脏内的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通常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的情况下发生[1]

但也有继发性肝癌,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或者直接侵犯到肝脏上。

肝癌分为哪几种类型?

根据病因来源不同,可分为:

  • 原发性肝癌:发生于肝脏内的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 继发性肝癌: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转移至肝脏或邻近器官肿瘤直接侵犯肝脏。

根据组织病理不同,可分为:

  • 肝细胞癌:来源于肝细胞;
  • 肝内胆管细胞癌:来源于肝内胆管细胞;
  • 混合型:包括上述两种类型[1,2]

肝癌怎么分期?

根据肿瘤大小、有无转移、肝功能情况等,可分为: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Ⅳ[1-3]

  • Ⅰa:肿瘤直径 ≤ 5 cm,肿瘤数目一个,无血管侵犯,无肝外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A / B(肝功能分级为估计肝脏储备能力的指标之一);
  • Ⅰb:肿瘤直径 > 5 cm,肿瘤数目一个,无血管侵犯,无肝外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 / B,或者,肿瘤直径 ≤ 3 cm,肿瘤数目 1~3 个,无血管侵犯,无肝外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A / B;
  • Ⅱa:肿瘤直径 > 3 cm,肿瘤数目 1~3 个,无血管侵犯,无肝外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A / B;
  • Ⅱb:肿瘤数目 ≥ 4 个,无血管侵犯,无肝外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A / B;
  • Ⅲa:有血管侵犯,无肝外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A / B;
  • Ⅲb:有肝外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A / B;
  • Ⅳ:不论肿瘤、癌栓、转移情况,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C[1-3]

肝癌常见吗?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原发性肝癌的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 42%~50%,即全球每年每新增 100 个肝癌患者,就有 42~50 个人是来自于中国。男性较女性具有更强的易感性,在高发区男女患者比例约 (3~4):1[1]

image

症状

肝癌有哪些症状?

不同类型的肝癌,其症状表现大多相同。早期肝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出现下列症状:
右上腹轻至中度的疼痛(最常见),疼痛多为胀痛或钝痛,可伴有乏力,腹胀,一般餐后腹胀明显;

  • 逐渐出现体重减轻或者消瘦;
  • 不能吃油腻食物,食欲减退;
  • 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 39 ℃ 以上;
  • 下肢水肿或者腹水;
  • 眼睛巩膜或者皮肤发黄,皮肤瘙痒,上腹部有可以摸到的肿块[1,2]

肝癌有哪些并发症?

  • 肝性脑病:轻微意识缺失、注意力缩短、昏睡或冷漠等,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局部疼痛或急性腹痛,腹胀,大量出血可致休克或死亡,约 10% 肝癌病人发生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 上消化道出血:突发大量呕血或柏油样便,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性休克[1,2]
病因

肝癌的病因有哪些?

病因与慢性肝脏疾病有关,大部分的肝癌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而肝硬化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酗酒或者长期大量饮酒史,其它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环境、药物、寄生虫病、遗传等因素有关[1]

肝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危险因素主要指的就是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酗酒史,肝癌家族史、铁过量摄入、毒素暴露(黄曲霉毒素)[1]

有以上危险因素的人,视情况进行体检筛查,如男性超过 35 或 40 岁后,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腹部 B 超和甲胎蛋白 AFP,女性超过 45 岁或 50 岁后,每半年筛查一次腹部 B 超和甲胎蛋白 AFP。

肝癌会传染吗?

肝癌本身是不会传染的;但是一部分病人伴有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需要判断病人是否处于活动期,如果是活动期的病毒性肝炎,可能会通过母婴、血液及性接触传播。

肝癌会遗传吗?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如果近亲属中有肝癌患者,本人得病概率会上升,当出现疑似肝癌的症状,建议及早就医。

诊断

怀疑肝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 体格检查:医生会触摸腹部,判断是否具有腹痛、腹胀、肝脏肿大等症状,便于初步了解病情。
  • 血液检查:主要是检查甲胎蛋白,也叫 AFP,是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的标志物,广泛用于肝癌的各级诊疗中。在中国,原发性肝癌病人中,60% 存在AFP 明显升高(> 400 ng/mL)现象[1]
  • 影像学检查:肝脏的超声、CT 或者磁共振,一般能发现直径在 1 厘米以上的肿瘤,需考虑本病的可能,并进一步完善检查;增强 CT 或者磁共振分辨率和准确性更高,还有助于引导肝穿刺活检。
  • 肝脏穿刺活检:就是在超声或者 CT 引导下,从体外用一根细针,穿刺到怀疑肝癌的位置,取一块或者多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果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肝癌。该检查为有创检查,一般用于其他方式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1-4]

肝癌确诊时需要做肝脏穿刺活检,穿刺活检有哪些风险?

疼痛、感染、出血、种植转移。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种植转移,也就是在穿刺过程中肿瘤细胞可能会粘附在穿刺针的外表或者顺着穿刺针的通道种植转移到其它部位,发生的风险报道不一,大约在 2%~3%,且肝穿刺活检有 30% 患者有假阴性,需慎重确定活检指征及结果[1,2]

体检发现肝脏占位,一定是肝癌吗?

不一定。肝脏占位只是一个宽泛的说法,很多肝脏上的血管瘤、肝硬化结节、囊肿等,而且有时候在超声下或者普通 CT 下很难跟肝癌鉴别,通常都会报告为肝脏占位性病变。

大部分肝脏的占位性病变,仍是以良性的病变为主,主要为血管瘤和囊肿。可进一步完善上腹部增强 CT、抽血查甲胎蛋白(AFP) 等检查鉴别。

检查发现甲胎蛋白 AFP 升高,就是肝癌吗?

不是。甲胎蛋白并不是只有肝癌的时候才会升高,在活动性肝癌、妊娠、畸胎瘤等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异常升高。所以如果甲胎蛋白轻度升高,也不必过度紧张,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没有发现异常的人群,需要定期的检查 AFP 和肝脏超声,如果伴有肝癌高危因素,需要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治疗

肝癌患者一般去哪些科室就诊?

肿瘤科、肝胆外科、普外科。

肝癌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肝癌对放化疗相对不敏感,所以常用以下方法治疗[1]

  • 手术切除:将肝脏肿瘤和周围的部分肝脏组织切除,但只适合单发、无血管生长并且肝功能较好的患者。手术之前医生通常会让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来评估手术能否切干净。根治性切除后五年生存率在 60% 以上,目前仍为首选治疗[2]
  • 肝脏移植: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在找到合适的肝源后,可选择进行肝移植。肝移植是唯一可能永久治愈肝癌的方法。需要移植的患者通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在等待期间,医生通常会采用消融等其他方式进行治疗。
  • 射频消融:主要适用于直径 ≤ 3 cm 的肝癌患者,通过高温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高热能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隔离带,使血管不能向肿瘤供血,还能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是肝癌微创治疗中最常用的消融方式。
  • 栓塞治疗:属于介入治疗,适用于不愿手术切除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肝癌,或原发性肝癌体积大,先行栓塞缩小肿瘤,便于手术切除;或肝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预防复发。
  •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药物和靶向治疗。

肝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等,但有效率不高。

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晚期患者,常使用索拉菲尼、仑伐替尼等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1]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已做为晚期肝癌的治疗推荐,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应用于临床。

image

肝癌都需要手术治疗吗?

在确诊肝癌后,接着要明确病人处于肝癌的哪个阶段,因为阶段不同,病人的治疗方式也不同。对于早中期的肝癌常规推荐手术治疗,但是,一些小肝癌或者状态不是很好的病人也可以选择射频消融、介入等治疗方案。

对于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肝功能分级 Child-Pugh A 级),或肝功能分级属 B 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恢复到 A 级;肝储备功能基本在正常范围以内;无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性肿瘤的病人,建议手术治疗。

肝癌手术治疗后还需要化疗、放疗吗?

肝癌对放化疗相对不敏感,目前还没有大量的证据表明,早中期肝癌病人术后进行放化疗可以降低复发或者转移的几率。所以,不建议根治手术后的病人进行放化疗。但是,根据病人的状态,术后肝功能情况,可以行免疫治疗。

对于非根治手术后的病人,也就是有体内残留肿瘤病灶的病人,可以根据身体状态、病灶位置等因素,考虑给予放疗、化疗或者靶向治疗。

肝癌的介入治疗是什么?

肝癌的介入治疗一般分为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 灌注化疗:用动脉导管经过外周血管到达给肿瘤供血的血管,把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组织,这样可以提高肿瘤组织内的药物浓度,从而起到杀死肿瘤的目的。
  • 栓塞治疗:把导管送达肿瘤的供血血管后,注射栓塞剂,阻塞肿瘤的供血,使肿瘤组织因缺血而坏死。

临床上有时候会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以期达到最大程度杀死肿瘤的目的。

肝癌介入治疗适用人群有哪些?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例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肝癌介入治疗需要进行多次吗?

介入治疗的次数根据治疗的效果而定,一般从介入术后恢复 3 周以上复查。效果好的暂不作介入治疗,在肿瘤不进展的情况下延长治疗间隔,以保证肝脏功能的恢复。在治疗间隔期,可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评价肝脏肿瘤的存活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治疗。

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是什么?

射频消融的主要原理是用高温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高热能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隔离带,使血管不能向肿瘤供血,还能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是肝癌微创治疗中最常用的消融方式。

原发性肝癌需要放疗吗?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放疗已经在肝癌的治疗中变得更加重要,对于小肝癌(肿瘤直径 ≤ 5 cm)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根治性放疗。对于大肝癌(肿瘤直径 > 5 cm),放疗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主要适用于肝门区肝癌的局部放射治疗,禁用于全身情况差或肝功能严重不良的患者,放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肝肾功能及血常规[2]

肝癌晚期需要化疗吗?

对于晚期肝癌不能采用手术、射频消融等治疗方式或者伴有远处转移的病人,可以选择全身化疗,多采用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但目前有效率相对较低,新的药物和方案还正在研究探索阶段。

肝癌能用生物治疗吗?

目前大多数生物治疗方法或技术尚处于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小部分已应用于临床。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但可作为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情况下的治疗选择。

肝癌的靶向治疗如何?

目前国内已批准的用于治疗肝癌的靶向药物为索拉菲尼(多吉美),是一种口服的药物,具有副作用小、有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晚期患者。但是价格昂贵,所以,这个药的厂家和中华慈善总会有协议,符合一定条件的病人,在购买一定疗程的药物后可以赠药。

另外,也有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部分满足条件的患者有可能免费获得最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具体可以在省级三甲肿瘤医院咨询。

肝癌患者能活多久?

这是一个经常会问,但是很难回答的问题,病人的预后和分期、肝功能、病人状态、治疗方案等多种因素有关。

整体上讲,目前早期的病例,通过正确治疗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也就意味着这些病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晚期病人的预后相对较差,但也有很多通过综合治疗达到长期生存的病例。

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 15% 左右,意思是,平均来说,肝癌患者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约有 15% 的人可以存活五年以上[5]

生活

肝癌患者刚做完手术,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开始先是少量清淡少渣流食,逐渐增加进食量和食物种类,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 可适当进食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冷食;
  • 根据恢复情况可以逐渐增加高蛋白、肉类食物;
  • 严格戒烟戒酒。

肝癌术后患者需要复查吗?怎么复查?

肝癌术后的复查时间需要根据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效果的评价有关,一般开始不宜间隔时间过长,通常建议两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两年后可以延长至半年一次。如果期间有不舒服的情况可以随时找医生。

肝癌术后的检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甲胎蛋白(AFP)等;肝脏超声、CT 或者磁共振等检查。另外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检查项目。

肝癌病人的家属能为他做些什么?

在肝癌的治疗中家属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给予病人精神、物质上的支持,开导病人、给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接受适合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其次,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例如:给病人准备平常喜欢吃的饭菜(医生允许的食物)、多陪病人聊聊天等[3]

预防

肝癌能预防吗?怎么预防?

通过下列措施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或者早期发现肝癌:

  • 积极了解肝癌的疾病知识。
  • 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避免进食发霉的食物,如发霉的花生、小麦、大豆等,还要避免饮用易受藻类污染的池塘水,避免接触毒物、预防肝脏寄生虫病。
  • 调整饮食:少吃高脂油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 运动: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尤其是肥胖者,能够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 戒酒、戒烟。
  • 正确防治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按规定接种乙肝疫苗。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高危因素的人,更应该定期体检,建议至少每隔六个月进行一次[1-4]

肝癌并发症能预防吗?如何预防?

  • 有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应减少蛋白质摄入[3],少吃鸡蛋、肉类等高蛋白食物;
  • 有黑便的患者应高度警惕上消化道出血,应停止进食,并及时就医;
  • 有并发症倾向的所有患者,均需要及时就医生,以便及早做出干预措施。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