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潘战和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29日
结直肠癌指的是来源于结肠和直肠黏膜的恶性肿瘤,病理学上指穿透黏膜层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或更深层结构的结直肠上皮性肿瘤。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炎症、遗传因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原因。
常见。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原因。2018 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为 180 万,死亡人数约为 88 万[1]。且本病发病率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
结直肠癌的分期目前主要依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 2018 年第八版癌症分期系统,根据肿瘤大小及浸润范围(T)、淋巴结情况(N)、是否有远处转移(M),可以分为 Ⅰ~Ⅳ 期,分期越早预后越好[2]。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下列症状:
很多人有便血的症状后往往担心是不是得结直肠癌了,首先要了解便血量的多少,是便中带血还是便后有血,是黑便还是鲜血。
其次,先不要紧张,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引起便血,比如痔疮、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但是,有便血的症状,提示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建议尽快就医。
不是。
结直肠可能会出现肚子疼和大便不成形或者大便性状的改变,所以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需要尽快就医,但是其它良性疾病也可能出现以上症状,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
结直肠癌可以通过局部浸润、淋巴系统、血液系统转移到其它部位,常见转移部位有肿瘤临近器官、腹腔淋巴结或者浅表淋巴结、肝脏、肺脏、骨等部位,在复查或者随访时需要注意这些部位的检查。
目前结直肠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是饮食、疾病、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饮食因素:
疾病因素: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和腺瘤等疾病均与结直肠癌有关。
遗传因素:遗传相关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约占全部病例的 20%,即每 100 个结直肠癌的病例中,就有约 20 个病例与遗传因素相关[3]。
结直肠癌好发于以下几类人群:
结直肠癌是不会传染的。
有一定遗传倾向。遗传因素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结直肠癌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 1.76 倍[5]。
便秘并不会导致结直肠癌,但亦不能轻视。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这些:
便秘并不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果担心自己有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可以在 40 岁以后开始接受结直肠癌肠镜检查,平均 3~5 年复查一次。
若有发现腺瘤或恶变的息肉应及时切除,持续三年每年复查,然后每 3~5 年复查一次。
但是,经常 3~4 天以上才大便一次的朋友也要注意,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或运动来改善「便秘」情况。
对于有结直肠癌症状的人,需要去医院检查,确定诊断需要行结肠镜检查,对可疑部位进行病理活检,病理可以确定是否得了肠癌。
首先患有结直肠癌多数伴有体内基因的改变,某些基因对癌症的预后有提示作用。
其次,随着基因技术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出现了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作用靶点和适应证,对于特定类型的晚期病人使用靶向药物能够到达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 RAS 基因检测,如果是野生型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可以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
第三,是对于一些常用的化疗药物,不同的基因类型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或者不良反应,对这些基因检测可能会对治疗有指导作用,如微卫星不稳定性、UGT1A1 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有意义的基因和检测技术。
首先,医生会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如浅表淋巴结情况、腹部检查、肛门指诊(尤其是怀疑直肠癌的病人)。
其次,会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便常规和潜血以及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然后会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怀疑有肿瘤的部位进行活组织检查,也就是病理检查。
确诊结直肠癌后,为了尽可能的明确分期,还会做 CT、磁共振或者超声等检查。
可以。正常情况下,结直肠癌术后建议每年复查一次结肠镜,造瘘术后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肠镜检查时可以通过造瘘口进镜。
肿瘤科、消化内科、普外科、肛肠外科或胃肠外科。
目前对于早中期的结直肠癌多数是可以治愈的,但存在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
这是一个经常会问,但是很难回答的问题,整体上讲,目前早中期的病例,通过正确治疗大部分都是可以治愈的,也就意味着这些病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即使伴有单独的肝转移或者肺转移的晚期病人,也有很多通过综合治疗治愈的病例。
根据确诊时的分期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差异,整体建议行多学科综合讨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原则上早中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可采用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确定是否联合化疗,部分直肠癌病人可能还需要放疗。晚期则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临床上一般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和各个脏器功能状况、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等决定治疗方案。
以期最大程度地根治肿瘤、并保护脏器功能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下列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下列情况下不建议手术治疗:
根据结直肠癌的病变部位不同,可能会对吸收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直肠癌手术多数不会影响消化和吸收。
人的肠道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多数情况下结肠癌术后的病人很少会出现消化或者吸收功能障碍。
因为正常大肠具有将水分及盐类吸收至血管,凝固大便的作用。结直肠癌术后会造成结肠黏膜面积变小,所以大便在肠道停留时间短,里面的水分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就会出现腹泻,比较常见。
建议选择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少量多餐。另外,部分患者在术后需进行化疗,因化疗药对肠壁有毒性作用,可损伤肠道上皮细胞,增加肠管蠕动,影响水分和营养吸收,从而出现腹泻。
结直肠癌属于创伤较大的手术,手术风险和肿瘤的大小、部位、病人的状态、是否合并其它慢性疾病、心肺功能等很多因素有关。
常见的风险有出血、腹腔感染、麻醉意外、肠梗阻;心脏、呼吸和静脉血栓栓塞,如肺栓塞;吻合口漏、伤口感染。在糖尿病、肥胖和免疫下降患者更易发生感染。
另外也可能出现手术失败、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
医生在手术前会全面评估各种风险的发生情况,和病人及家属交代相应风险,并尽可能的减少风险的发生;病人及家属应做好心理准备和部分护理工作,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降低风险的发生。
理论依据是对于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可能会残留有微小转移灶或者肿瘤细胞,通过辅助化疗,尽可能的将这些转移灶或者肿瘤细胞杀灭。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上大型临床研究的证实。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需要和适合化疗的,如早期(Ⅰ 期)病人是不需要化疗的。
情况和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类似,对于局部浸润范围较大或者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病人需要术后放疗,一般针对于肿瘤距离肛门 12 cm 以内的直肠癌。
对于确诊是肿瘤较大或者局部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人,为了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切除范围,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先行放化疗治疗,这样可以缩小肿瘤或者降低分期,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一般放化疗的时间不会很长,而且会及时复查,评价疗效,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延误治疗的。
根据治疗指南的建议,目前 Ⅱ 期伴有高危因素:组织学分化差(Ⅲ 或 Ⅳ 级)、T4、血管淋巴管浸润、术前肠梗阻/肠穿孔、标本检出淋巴结不足(少于 12 枚)者需要化疗,Ⅲ 期及 Ⅳ 期病人需要化疗,具体还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状态和意愿等情况。
目前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常用的药物有氟尿嘧啶类的药物,如 5-FU、卡培他滨等,铂类药物,如奥沙利铂等,具体方案可以选择上述药物的联合或者单药方案治疗(部分药物不能单独应用),具体还要结合病人的分期、状态等情况确定[2]。
根据化疗的药物选择不同,不良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是否选择造瘘手术主要和肿瘤的部位、大小、距离肛门的距离等有关,医生通常会尽量采用非造瘘的手术,但是为了达到治愈的目的,有时需要行造瘘手术。一般手术前都会和病人及家属沟通,医生和家属应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另外,部分晚期病人,为了防止出现肠梗阻,或者已经出现了肠梗阻,可能会行姑息性造瘘术。
术后化疗一般适用于 Ⅱ、Ⅲ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通常于术后八周内开始[6]。
结直肠癌术后的辅助化疗一般建议化疗满半年的时间,具体和方案、病人的状态、化疗反应等有关,个别病人反应较大,可以按要求降低化疗药物剂量。
结直肠癌术后的复查时间建议术后两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两年至五年,每六个月复查一次,五年后每 12 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期间有不舒服的情况可以随时找医生[7]。
结直肠癌术后的检查项目包括:
如果是吻合口局部复发,需要检查其它部位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发现其它部位的转移,建议肿瘤外科医生会诊能否手术治疗。
根据转移部位、数目和大小的不同,可以考虑手术、射频消融、放疗、化疗等治疗。
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或没有症状,部分病人可能在发现时已经出现了肝脏转移。
首先应该确定其它部位是否还有转移,对于单纯的肝转移,可以进行多学科综合讨论会诊。部分病人可以行同时性肠癌和肝转移瘤切除术,或者先行肠癌的切除术,等恢复一段时间后再行肝脏转移瘤的切除术或者射频消融等治疗。
通常全国或者全球的临床试验都要经过国家药监局、伦理委员会等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在进入临床试验前,已经进行过一定的基础研究,对于多数适合的患者都是有益的。
当然也存在有害或者无效的可能,但是,新药上市前都要经过临床试验的阶段,而且病人能够得到比较新的和合适的药物治疗,所以各治疗指南,均建议满足条件者可以参加临床研究。
术后需要等到排气后才能进食。
开始先是少量清淡少渣流食,逐渐增加进食量和食物种类,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适当进食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冷食,根据恢复情况可以逐渐增加高蛋白、肉类食物。
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家属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应该给予病人精神、物质上的支持,开导病人、给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接受适合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
其次,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例如:给病人准备平常喜欢吃的饭菜(医生允许的食物)、多陪病人聊聊天等。
通过下列措施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