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光
就诊科室:眼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畏光是什么?

畏光,又称为「羞明」,是指眼睛对光的敏感性增高,产生不适感(眼睛刺痛、流泪等),从而导致回避行为(闭目、眨眼等),有些人可能还会出现头痛的症状[1]

引起畏光的原因有很多,有些眼表的疾病,比如干眼症、慢性结膜炎、角膜炎都会有畏光的现象,这是因为角膜上皮密布着很多感觉神经纤维,眼睛干涩、泪液不足或者炎症都会刺激感觉神经纤维导致放射性畏光。

畏光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光刺激间接转化成痛觉刺激的抑制功能减弱或者缺乏激活三叉神经痛觉传导径路相关[1]

畏光表现为正常或者较弱的光刺激即可引起眼睛刺痛、闭目、流泪、眨眼的症状,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头痛的症状。

缓解方式

畏光如何缓解?

畏光多由疾病引起,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

眼部炎症导致的畏光:

  • 结膜炎:包括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和衣原体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需要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点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病毒性结膜炎可使用含抗病毒药(如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过敏性结膜炎可使用抗组胺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如盐酸左卡巴斯汀滴眼液、色甘酸钠、洛度沙胺等)[2],具体应用何种药物,应严格遵从医嘱,若同时在使用其他药物或患有其他疾病,应向医生咨询,勿随意用药。
  • 角膜炎:根据病情使用针对性的药物,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角膜溃疡的愈合,减轻瘢痕形成。

非炎症性眼部疾病导致的畏光:

  • 干眼症:轻度干眼症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长期较严重的干眼症需要使用有抗炎作用的滴眼液(如环孢素滴眼液)结合口服四环素综合治疗[2]
  • 青光眼:需根据青光眼的类型和病变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目前常用药物有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曲伏前列素等。

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畏光:

可先使用滴眼剂缓解症状,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遗传性疾病导致的畏光:
如虹膜缺损、白化病等,无特殊治疗方式,外出可佩戴墨镜,平时室内光线不宜过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畏光,或者畏光加剧了,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给予相应有效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畏光会影响视力吗?

是否影响视力,应视情况而定。由于眼部疾病导致的畏光可能会引起视力下降。

当眼部的屈光系统,即角膜、前房、晶体、玻璃体、视网膜受到影响后,视力也会随之改变。

患者自身患有干眼症、青光眼,或者由其他原因引发角膜炎、结膜炎等炎症疾病时应及时干预,接受正规治疗,否则视神经会进一步损害,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畏光患者平时饮食应注意什么?

  • 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对眼睛好的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鸡肝、猪肝等);促进眼内细胞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橘子、橙子、西兰花等);提高眼组织活性的维生素C(西柚、西红柿、猕猴桃等)[3]
  • 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宜吃瘦肉、鱼肉、鸡蛋等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image

就诊判断

畏光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畏光伴随以下症状和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反复或持续出现畏光;
  • 出现眼痒、眼痛眼分泌物增多、流泪等症状;
  • 伴有视线模糊、头痛等。

畏光患者就诊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 外出时佩戴墨镜,有助于缓解眼部不适;
  • 医生可能要对眼部进行检查,患者应避免眼部化妆、佩戴隐形眼镜,以免影响检查;
  • 提前预约挂号,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和就诊卡;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将相关病例、检查报告以及化验单一并携带。

畏光患者去医院一般先挂什么科?

眼科。

畏光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 裂隙灯检查:对角膜、结膜、虹膜等眼部结构进行检查,了解病变情况。
  • 泪膜检查:用于辅助诊断,检查患者泪液的分泌量,判断是否有干眼症。
潜在疾病

畏光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畏光可能与以下原因相关:

  • 眼部炎症:包括结膜炎、角膜炎、角膜异物、角膜上皮损伤、虹膜睫状体炎等,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角膜结构导致畏光。
  • 非炎症性眼部疾病:青光眼发作期间瞳孔会扩大,导致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从而出现畏光[4];干眼症因缺乏足够的泪液滋润,导致角膜直接暴露在光线下,容易出现畏光。
  • 外部因素:如化学烟雾,碱性、酸性的液体进入眼睛,手术、异物等刺激角膜,或者眼部被紫外线灯、电焊的光线刺激均会引起眼睛刺痛、伴有畏光、流泪等症状。
  • 全身性疾病: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膜炎、脑出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均会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从而出现畏光[1]
  • 光适应:畏光不一定是疾病的表现,正常人在光适应时,也可出现畏光。人眼在黑暗环境中瞳孔处于散大状态,突然到达光亮处后,短时间内瞳孔不能迅速回缩,强光刺激视网膜,可出现畏光症状。

畏光会遗传吗?

部分畏光会由遗传性疾病引起,如白化症、虹膜缺损。由于色素缺乏,这类患者的虹膜颜色通常会比较淡,无法抵御阳光的照射,从而出现畏光症状[5]

此外,全色盲症患者识别色彩比较困难,导致其对光线敏感,也会出现畏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