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刘秀芬角膜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23日
巩膜炎是累及巩膜的炎症性眼病,发病急,以眼红和眼痛为主要特征,可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前巩膜炎和后巩膜炎,也可按病变累及深浅分为深层巩膜炎和表层巩膜炎。
造成巩膜炎的原因较多,可与感染相关,如结核、带状疱疹、梅毒、眼部手术后。此外,也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系统疾病相关的巩膜炎对局部用药反应性一般,若巩膜炎症位置深在且累及广泛,则治疗比较困难,且容易反复。
巩膜炎病情严重时,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
巩膜位于眼球最外一层,它前面与角膜,后面与视神经硬膜鞘相连。前巩膜构成平时我们所看到的「白眼仁」。眼球前部的巩膜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的结膜。巩膜和角膜(位于「黑眼仁」的表面)构成了眼球的外壳,起到保护眼球内部组织的作用。
表层巩膜炎因为病变位置比较浅,治疗起来相对简单,部分患者不需要特殊处理也能自行好转。
深层巩膜炎病变位置较深而广泛,同时很可能是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这种类型则治疗相对困难,治疗周期长,且特别容易迁延反复,需要医生和患者足够的耐性和配合。
眼球与地球一样,也用两极和赤道来定位,黑眼仁的中心为一极,对应的眼球最后端为另一极。一般以眼球的赤道部为界限,可分为前巩膜炎和后巩膜炎,赤道以前的为前巩膜炎,赤道以后的为后巩膜炎。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巩膜炎,巩膜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痛,眼部可呈紫红色充血,部分患者充血不明显,伴或不伴有视力下降。
一般不会影响视力。
深层巩膜炎多有并发症,如巩膜葡萄肿(长期炎症发作导致巩膜变薄,在眼球内部组织和眼内液体的压力下,巩膜膨出,形成巩膜葡萄肿)、葡萄膜炎、白内障、角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多见合并视力下降的情况,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较重可导致失明。
得巩膜炎的人相对来说不多,巩膜炎发病率仅占患眼部疾病总数的 0.5%,女性得病较多。
表层巩膜炎好发于 20~50 岁青壮年,女性发病率是男性 3 倍。深层巩膜炎好发于 40~60 岁,女性发病率高。
目前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多数专家认为是一种过敏反应,常常伴有以下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红斑狼疮、痤疮、胶原血管病等免疫性疾病。
全身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梅毒、带状疱疹等;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
其他原因,如痛风、眼部外伤后感染扩散等。
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分析。比如自身免疫性巩膜炎,不传染。但是对于梅毒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巩膜炎,是否会通过泪液等体液传播,尚缺乏足够证据。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梅毒、结核患者都会并发巩膜炎。
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分析。比如明确的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巩膜炎不遗传,但是因自身基因突变等导致的自身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巩膜炎可能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尤其有家族史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眼部检查:如裂隙灯、眼底镜、深层巩膜炎要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眼部彩色超声、眶部 CT 或核磁共振检查等,以便与其他眼部疾病进行区分鉴别;
全身检查:如血细胞分析、血沉、结合菌素实验、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血尿酸检测和胸片,多用于深层巩膜炎患者,寻找病因。
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是在患者的肘部静脉注射血管显影剂,可以明确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视网膜和脉络膜是衬于巩膜内面的的两层膜,对眼睛完成感光有重要作用)。
巩膜炎是否影响眼球内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可清楚辨别,有利于与其他眼底病的鉴别。巩膜遭到破坏后,荧光素可发生渗漏,眼底照相机可以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造影剂有过敏的风险。但眼科应用的造影剂剂量很小,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等情况的概率很低,并且应用前会做皮试。
此外,由于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是在一个较暗的环境下进行,需要患者的配合,因此难免紧张,少部分患者在注射造影剂时有恶心呕吐的感觉,1~2 分钟后即可缓解,不必紧张。如果难以坚持也可以向医生护士说明情况稍作调整,然后最好能继续配合医生完成检查。总体来说,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是安全的。
绝大多数可以治愈,一般发病后 2~4 周炎症消退,恢复正常,本病能有自限性,也就是不用药也能好,但是用药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较难治愈,但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减少发作次数、降低严重程度。
深层巩膜炎因为反复发作,巩膜结构受到实质破坏,同时每次发作都有或轻或重的并发症,会导致视力下降,治疗的意义在于使炎症稳定下来,不继续损害巩膜,保存现有的视力。
多数巩膜炎通常为全身免疫性疾病在眼部的表现,因此是否根治和复发,与患者全身疾病的控制以及免疫功能有关。
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类或激素类药物的滴眼液,一般不需全身用药。
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确对身体有一些副作用,但不是每个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人都会出现严重副作用,总体来说,在深层巩膜炎的治疗中,应用这些药物的利大于弊,并且医生会严密观察是否出现一些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饮食方面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总体来说,营养均衡,规律作息等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减少复发。
大部分患者会反复多次复发,本病多于劳累,情绪不佳等免疫力下降时发病,因此规律的作息,劳逸结合,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避免复发,同时,如果伴有全身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还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