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睡行症是一种在睡眠中出现的以行走或其他异常行为活动为特征的睡眠障碍[1]。常表现为入睡后突然起身,离床行走,表情迷茫、意识模糊,难以唤醒,患者第二天醒来后对睡行症无任何记忆。
睡行症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经过积极治疗后可缓解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睡行症发作时患者屋内自行活动,很容易导致外伤。睡行症频繁发作,还会引起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
睡行症是儿童异态睡眠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小儿期 5~12 岁之间,发生时间多为入睡后的前两三个小时,可持续多年,在小儿期偶有发生的比率约为 1.3% (就是 1000 个儿童里面可能有 13 个儿童发生过睡行症),且发生率男多于女[2]。
睡行症一般发生在青春期前,进入青春期后大多数小儿患者的睡行症可以自行消失,应该及早发现早治疗。
睡行症可能会遗传,可能与DQB1基因有关[3]。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患病史(如有无帕金森、脑炎、癫痫等病、新生儿病史等)、用药史、家族史(家族中有无睡行症患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夜晚睡眠后突然起床,做一些复杂的动作,表情迷茫,双目向前凝视,反应迟钝等)、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后可以进行初步诊断。
自己是无法知道自己有没有睡行症的,因为患者在睡行症发作时没有任何记忆,所以需要让家属或一起居住的人观察夜间是否有突然起身,做一些复杂的动作,且有无表情迷茫、反应迟钝等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睡行症。
诊断睡行症需要做以下检查:
睡行症若频繁发生,且对家人或自身带来伤害,影响学习和生活时,需及时就医。
睡行症一般先挂精神心理科,儿童可以优先挂儿科。也可以挂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
因为每个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体质等不同,睡行症的治疗周期也会不同。一般需要几年(大概 2~3 年)的治疗时间,个别患者治疗时间可能会更长。
睡行症很难治愈,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睡行症频繁发作会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影响生活和学习,还可能会引起精神心理疾病。
儿童出现睡行症时,家长首先要了解其有无思想负担、有无压力过大,跟孩子进行交流、谈心,改善其思想情况,缓解精神压力。如果睡行症发生的非常频繁或者造成危险时,需进行治疗。
需要复查,需按医嘱进行复诊。
在梦游的时候一般都是发生在深睡眠期,这个时期本来就不容易被叫醒,梦游中也一样不容易被叫醒。
不建议强行唤醒,尤其禁止大喊大叫去惊吓患者。
将一个人被从深度睡眠强制唤醒会使他们陷入一种认知缺损的状态(想象早上被闹钟吵醒,有时会觉得很困,不得不起来后会呆滞一段时间才逐渐清醒),并导致梦游者出现惊慌、迷惑、焦躁等症状。由于认知缺损状态,他们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理清思路,而不能立刻识别出你的身份,因而,他们可能会对你做出推搡、攻击等行为。所以若有人出现睡行症症状,不要粗暴唤醒他,可以进行温柔的交流,引导其回到安全处。
睡行症不是心理疾病。睡行症属于睡眠障碍,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主要是因为病人睡觉时,自身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的,也有部分是由疾病引起的。
睡行症可以预防,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