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型人格障碍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周晓波

周晓波精神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什么?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分看重秩序、追求完美、自制和自控的人格障碍,总是导致任务完成缓慢或不能完成任务。男性更多见。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多吗?

不少,普通人群中约 2.1% 的人存在强迫型人格障碍。

症状

强迫型人格障碍有什么表现?

人格障碍多在青春期中至晚期出现,并持续存在于整个成年期。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有:

  • 过分要求自己,表现得特别死板。
  • 责任感特别强,同时又墨守成规。
  • 在处事方面常常由于过分认真而重视细节、忽视全局。
  • 遇事优柔寡断,难以作出决定。
  • 情感以焦虑、紧张、悔恨时多,轻松愉快满意时少。

强迫型人格障碍会导致哪些问题?

可能会导致抑郁障碍、酗酒等问题。

病因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家族中有强迫特质、限制情感表达和完美主义有关。

诊断

强迫型人格障碍如何诊断?

DSM-5(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多种背景之下,至少有下列中的 4 项表现:

  • 沉湎于细节、规则、条目、次序、组织或计划,以至忽略了活动的重点。
  • 表现为妨碍任务完成的完美主义者(例如,因为不符合其过分严格的标准而不能完成某一个项目)。
  • 过度投入工作和追求绩效,以至于无法顾及娱乐活动和朋友关系(不能用明显的经济需要来解释)。
  • 对道德、伦理或价值观念过度在意、谨慎和缺乏灵活性(不能用文化或宗教认同来解释)。
  • 不愿丢弃用坏的或无价值的物品,即使是这些物品毫无情感纪念价值。
  • 不愿意将任务委托给他人或与他人共同工作,除非他人能精确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 对自己和他人都采取吝啬的消费方式,将金钱视作可囤积起来应对未来灾难的东西。
  • 表现为僵化和固执。

强迫型人格障碍需要与哪些疾病区别?

需要与强迫症、回避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进行区别。通过询问病情、进行某些量表检查,医生可以区别这些疾病。

治疗

强迫型人格障碍有哪些治疗方法?

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自我教育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或者在病情出现危机时短期住院治疗。

心理治疗是人格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以医生和病人谈话的方式进行。

药物治疗仅作为心理治疗的补充、辅助,主要用于解决由强迫型人格障碍导致的一些特定问题,如抑郁、焦虑、自残、冲动等。

image

生活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应如何调整自己的内心?

  • 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过分理智,应该适当放松精神压力,顺其自然;
  • 不要把自己绑定在规矩和习惯中,开放自己的思想,学会幽默,轻松地与他人交流。
  • 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预防

强迫型人格障碍怎么预防?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发病与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其中前两项是可以干预,防患于未然的。

我们每一个人应当为自己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来自于外界的不良刺激,对自己不要过分苛求,待人接物学会灵活变通,具有弹性,不要认死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不断的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都能对强迫症起到预防的作用。

就诊